沁園春·祝中日恢復邦交
作品欣賞
赤縣扶桑,
一衣帶水,
一葦可航。
昔鑒真盲目,
浮桴東海,
晁衡負笈,
埋骨盛唐。
情比肺肝,
形同唇齒,
文化交流有耿光。
堪回想,
兩千年友誼,
不同尋常。
豈容戰犯猖狂,
八十載風雷激大洋。
喜霧霽雲開,
渠成水到,
秋高氣爽,
菊茂花香;
公報飛傳,
邦交恢復,
一片歡聲起四方。
從今後,
望言行信果,
和睦萬邦。
1972年秋作於北京
導讀
1972年9月29日,中日雙方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揭開了中日兩國關係史上的新篇章,標誌着中日兩國之間自甲午戰爭以來不正常狀態的中止。從此開啟了中日兩國關係新的起點,確定了兩國之間一種新的信賴關係,奠定了亞洲和平的基礎。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郭沫若為祝賀這一歷史性事件,寫下了這首《沁園春——祝中日恢復邦交》。
詞的上闋生動概括了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悠久歷史和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赤縣、扶桑是中國與日本的別名,鑒真、晃衡則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傑出代表人物。中國揚州大明寺鑒真和尚六次東渡,雙目失明仍堅持赴日本傳授佛經和盛唐文化;日本遣唐留學生阿倍仲麻呂,入唐後改名晁衡,終身仕唐,並與中國詩人李白、王維等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詞的下闋表達了雙方停止戰爭,重修睦鄰友好,對未來和平共處的寄望。
「八十載風雷激大洋」,指1894年7月25日,日本聯合艦隊打響了甲午戰爭的第一炮。此後中日兩國籠罩在近半個世紀的戰火硝煙當中,直至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停戰詔書》,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兩國間的戰爭結束。27年後,在兩國人民共同努力下,終得雲開霧散,兩國恢復邦交,「從今後,望言行信果,和睦萬邦」。[1]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