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沁源縣伏貴村農村新天地原圖鏈接來自聯盟中國 的圖片

沁源縣位於山西省中南部、長治市西北部,地處太岳山東麓,晉東南、晉南、晉中交匯之地,西漢置縣,初名谷遠,後因地處沁河之源而得名,全境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74公里,國土面積2549平方公里,轄5鎮9鄉254個行政村。

生態環境優美,山清水秀、天藍地綠、四季分明、氣候溫潤,被譽為「天然氧吧」。全縣森林面積220萬畝、天然牧坡120萬畝、連片草場72萬畝,森林覆蓋率超過56.7%,居全省之首,是全國「油松之鄉」。境內有沁河、汾河兩大水系,年均降水量656.7毫米,年均徑流量2.6億立方米,是山西相對富水區,素有「三晉生態第一縣」之美譽[1]

目錄

歷史沿革

沁源,因沁河之源而得名,古為冀州之域,春秋為晉之地,戰國前期屬韓後屬趙,秦屬上黨郡,西漢置谷遠縣,王莽時,改谷遠為谷近縣,三國為魏之地,晉廢縣,屬上黨郡。

北魏孝帝元子攸)建義元年,(公年528年)始置沁源縣,縣治在今城南一里許。同年,於沁源縣置義寧郡,領團城、義寧、安澤、沁源等縣。北齊,北周時,沿用不改。

隋文帝楊堅)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治沁州,州治在沁源縣城南。同年,沁源北部始置綿上縣,屬西河郡。隋煬帝楊廣)大業初,沁源屬上黨郡;隋恭帝楊侑)義寧元年,仍復義寧郡。

唐高祖武德初,復沁州治。同年,又在沁源西部,分設招遠縣,沁州,三年廢,招遠縣仍歸沁源縣。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公年742年)改沁州為陽城郡。領沁源、和川、綿上。唐肅宗李亨)乾元初復稱沁州,故治在沁源縣。

北宋時屬威勝軍,宋太宗趙炅即匡義,亦名光義)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威勝軍在銅亂柳石圍中,即今沁縣城置沁州,從此,沁州便從沁源遷到沁縣,沁源縣仍屬沁州,金初沁源亦屬沁州;金宣宗完顏王旬)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始治谷州,谷州治在沁源。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間廢谷州,屬沁州。明清時,仍屬沁州,州治在今沁縣城。

民國三年(1914年)。沁源屬冀寧道,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廢道,屬山西省。

1942年10月,為適應戰爭需要,在朱鶴嶺以北地區分設綿上縣,綿上縣政府駐東村赤石橋水峪等地。1945年4月11日,沁源和綿上又合併為沁源縣,縣政府駐郭道鎮。太岳區的岳北專署駐沁源城關。1949年太行區的長治專署和太岳區的岳北專署,合併為長治專署後,沁源縣政府,從郭道遷到城關。

1958年沁縣和襄垣合併不久,又和沁源三縣合併為沁縣,縣政府駐沁縣城。1960年沁縣、沁源、襄垣又按原地分為三縣,沁源縣政府從沁縣遷回城關鎮,至今[2]

地理位置

沁源縣地處太岳山東麓、長治市西北部。東鄰沁縣,南接屯留縣安澤縣古縣,西連靈石縣霍州市,北靠平遙縣介休市

行政區劃

人口民族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沁源縣常住人口158702人。

沁源縣有漢族滿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分布。

自然資源

賦存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鋁土礦石灰岩等18種,其中煤炭探明儲量128億噸、可采儲量90億噸、含煤面積占總面積的80%,鋁礬土儲量2.8億噸,是全國重點產煤縣和全省主焦煤基地縣。

野生資源有草本植物百餘科600多個品種,盛產連翹黃芩黨參等564種中藥材;縣境內有鳥類40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38種、國家二級保護76種[4]。   

文化底蘊深厚,有建於唐宋明清時期的古建築46處和1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主要景點

景區有靈空山[5]沁河源頭花坡芊林背龍鳳峽等自然景觀,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抗日圍困戰紀念館等紅色文化景觀,聖壽寺、菩提寺等宗教文化景觀,百草文昌樓、介公廟等人文景觀。

光榮稱譽

革命傳統光榮,抗戰時期是太岳區黨政軍機關所在地,「沁源圍困戰」[6]名震中外,在1942年底至1945年上半年被延安解放日報》報道百餘篇,毛主席譽為「模範的沁源,堅強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據地的一面旗幟,是敵後抗日的模範典型之一」。艱苦奮鬥、不屈不撓、勇於奉獻、敢於犧牲的太岳精神。

視頻

沁源相關視頻

中國天然氧吧 山西綠色沁源《宣傳片》震撼
沁源一中舉行2019家高開百日衝刺動員大會

參考文獻

  1. 縣情概況,中國政府網
  2. 歷史沿革,中國政府網
  3. 行政區劃,中國政府網
  4. 生態資源,中國政府網
  5. 靈空山,博雅旅遊分享網
  6. 沁源圍困戰: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蹟,長治市情網,2018-07-19,邢璐霞,肖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