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
沂南縣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地處魯中地區,東鄰莒縣,西接蒙陰,南鄰市區。
沂南古屬琅琊陽都,是諸葛亮、顏真卿的出生地和祖居地。境內文物古蹟、人文景觀眾多,漢代古蹟有近百處,素有「齊魯敦煌」之美譽;史載:「陽都,臨沂之上游,英賢輩出,煙水之勝,軼於江南」。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省級民主政權誕生在沂南,陳毅、徐向前、羅榮桓、粟裕等都曾在沂南戰鬥和工作過。
沂南縣總面積1719平方公里,山地、平原、丘陵各占1/3。
2021年6月11日,山東省政府發布關於2020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結果的通報,沂南縣獲評為高質量發展進步縣。[1]
目錄
建制沿革
夏(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今沂南地屬東夷。
商(公元前16世紀~前1046年),今沂南地屬人方。
周(公元前1046~前221年),西周時期,今境西部屬魯國,東部屬莒國。春秋時期,部分地域為陽國。戰國時期,楚滅莒、魯後,今境交替為楚、齊所有。公元前223年,秦滅楚,今境東部屬秦國,西部仍屬齊國。
秦(公元前221~前207年),今境屬琅琊郡莒縣。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今境大部地域屬兗州城陽國:南為陽都縣,北為東安縣,東北部屬莒縣,西北部屬盧縣(「盧」一作「慮」)。此外,南石門鄉全境及雙堠、青駝兩鄉鎮西部屬兗州泰山郡華縣,今境南部和東部少數地域屬徐州的琅琊郡、東海郡:大王莊鄉南部、蒲汪鄉大部屬新山縣,葛溝鄉南部屬魏其縣,青駝、高里、磚埠3個鄉鎮的南部屬臨沂縣,葛溝鄉西南部屬開陽。
東漢(公元25~220年),今境大部地域屬徐州刺史部琅琊國,為陽都、東安、莒縣、開陽、臨沂等縣地,少數地域屬兗州刺史部泰山郡:西北部屬蓋縣,西南部屬費國(侯國,縣級)。
三國·魏(220~265年),今境大部屬徐州:南為琅琊國陽都縣、臨沂縣地,北屬東莞郡東安縣;東部湖頭、大王莊、蒲汪一帶屬青州城陽郡莒縣;西南部屬兗州泰山郡費縣、華縣。
晉朝及十六國(265~420年),西晉,今境大部屬徐州琅琊國:今境中心地區為陽都、東安兩縣地,南部少數地區屬華縣、費縣、臨沂縣。東北部屬青州城陽郡莒縣。自327年始,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等國,政區設置均沿用西晉制度。
南北朝(420~581年),南朝劉宋時,今境分屬徐州東安郡發乾縣、東莞郡莒縣、琅琊郡費縣。北魏時,435年屬東徐州東安郡發乾縣,東莞郡莒縣,北徐州琅琊郡即丘縣、臨沂縣、費縣。大部地區為發乾縣地。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東徐州改稱南青州。今境大部地區於534年後屬東魏南青州東莞郡,572年後屬北齊南青州東安郡。
隋(581~618年),開皇三年(583年)廢郡設州,今境分屬莒州東莞縣、莒縣和沂州臨沂縣、費縣。開皇四年(584年),東莞縣改稱東安縣。開皇十六年(596年),東安縣改稱沂水縣。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現境屬琅琊郡的沂水、臨沂、莒縣、費縣。
唐(618~907年),武德四年(621年),置沂州,今境南部屬之,分隸臨沂、費縣。次年,今境中心地區屬莒州:大部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貞觀八年(634年),撤銷莒州,沂水縣改屬沂州(琅琊郡),東部隨莒縣改屬密州(高密郡)。沂州、密州均屬河南道。至德(756~758)年間廢道,今境屬兗海觀察使沂州。
五代(907~960年),政區建置基本上沿襲唐制。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今境均屬沂州,為沂水等縣地。
北宋(960~1127年),屬京東東路。大半屬沂州:今境中心地區屬沂水縣,南部屬臨沂縣、費縣。東部屬密州莒縣。
南宋(1127~1279年),1128年起,今境屬金山東東路莒州(大部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和沂州(青駝一帶屬臨沂縣、費縣)。1130年,金立劉豫為齊帝,今境屬齊。1137年,劉豫被廢,今沂南地仍屬金。1218年,紅襖軍一部的首領李全投南宋。次年,李全攻下青、莒等州,今境屬南宋的京東路。宋寶慶三年(1227年),李全降蒙古,今境屬元。
元(1206~1368年),1227年始,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沂水縣、莒縣和沂州臨沂縣、費縣:今境大半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南部屬臨沂縣,青駝鎮西部屬費縣。
明(1368~1644年),洪武元年(1368年),今境分屬山東行中書省青州府莒州和濟寧府沂州:大半屬莒州沂水縣,東部直屬莒州,今青駝鎮東部及高里鄉直屬沂州,青駝鎮西部屬沂州費縣。洪武九年(1376年)山東行中書省改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沂州於洪武五年(1372年)改屬濟南府,洪武七年(1374年)改屬青州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至明末屬兗州府。
清(1644~1911年),清初,今境分屬山東省青州府莒州和兗州府沂州。雍正二年(1724年),沂州升為直隸州。雍正八年(1730年)莒州升為直隸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沂州升為府,並設附郭蘭山縣,莒州及所領沂水、日照、蒙陰3縣歸沂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降削莒州所領3縣。至此,今境大半地域屬沂水縣,今東張家哨、湖頭、大王莊、蒲汪4鄉的全境及蘇村鎮的楊家官莊、姚家官莊,庫溝鄉的蔡家窪,辛集鄉的高家屯、李家屯,葛溝鄉的黃家屯屬莒州,高里鄉全境及葛溝、磚埠、青駝、雙堠等鄉(鎮)的部分村莊屬蘭山縣,青駝鎮西部屬費縣。
中華民國(1912~1949年),民國元年(1912年),行政區劃沿襲清末舊制。1913年,廢府、州,沿用道制,今境屬岱南道的沂水、莒縣、蘭山、費縣。是年,蘭山縣改稱臨沂縣。1914年,岱南道改稱濟寧道。1925年,今境屬琅琊道。1928年裁道,各縣直屬山東省。1936年,各縣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分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沂水、莒縣、臨沂及第十五行政督察區費縣。1947年,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沂水、莒縣、臨沂、費縣。1948年,今沂南全境解放。
1938年,中共中央派幹部來山東,開闢抗日革命根據地。1939~1949年,今境各地曾先後分別隸屬於沂南、沂中(後改稱沂水)、臨沂、臨費沂邊聯縣(後改稱沂臨邊聯)、蒙陰、費東、沂東、莒縣、莒中、莒臨邊聯等10縣。以下只介紹沂南縣的建置沿革:1939年10月,建立中共南沂蒙縣委。12月,建立南沂蒙聯防辦事處(相當於縣政府)。1940年3月,南沂蒙聯防辦事處改稱沂南行署,直屬山東分局。1941年2月,屬沂蒙專區。1942年6月,屬魯中區行政聯合辦事處。1945年7月,屬魯中行署。8月,山東省戰工會改稱山東省政府。1948年7月,屬魯中南行政區第二專署。1949年3月,屬山東省人民政府魯中南行政區沂蒙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建國初,屬魯中南行政區沂蒙專署。1950年5月,屬沂水專區。1953年8月,隸屬臨沂專區。1958年11月撤銷,1961年8月再置。縣政府駐地界湖鎮。1994年12月17日,臨沂撤地設市,屬臨沂市。1997年12月26日,撤銷雙堠鄉,設立雙堠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底,沂南縣轄13個鎮、1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大莊鎮、孫祖鎮、岸堤鎮、雙堠鎮、青駝鎮、張莊鎮、磚埠鎮、辛集鎮、蒲汪鎮、湖頭鎮、蘇村鎮、銅井鎮、依汶鎮、馬牧池鄉、沂南經濟開發區。共有572個行政村。[2]
自然環境
位置境域
沂南縣縣境南北最大縱距47千米,東西最大橫距54千米,總面積1774平方千米,山區、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
地形地貌
沂南縣位於沂蒙山區中部,蒙山東北邊緣,屬魯東南低山丘陵區。地貌分區特徵比較明顯,自西而東依次為低山區、平原、丘陵。西部為低山區,屬山東地台的一部分,面積1029.68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58%,海拔400~762.8米,相對高程200~400米。山間溝壑縱橫,山下有小塊平地。中部為平原區,位於沂河兩岸和汶河、蒙河下游地帶,為洪、沖積平原。海拔88~100米之間,面積412.73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23.3%。該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縣境東部為丘陵區,海拔100~240米之間。丘陵連綿起伏,丘頂多呈渾圓狀。丘岡間有小塊窪地、平原。丘陵區面積331.67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18.7%。
沂南孟良崮
沂南縣境內共有大小山頭3400餘座,大多在縣境西部,其中海500米以上的有19座,其餘在200~400米之間。自北向南依次是北大山山脈、孟良崮山脈、五彩山山脈。北大山山脈位於縣境北部,西起岸堤鎮佛山頂,西北—東南走向,至銅井鎮的歷山折向南,終於大莊鎮的鳳凰山,長44千米,平均寬8千米,主要山峰有高板場、大崮。孟良崮山脈,位於汶河與蒙山之間,西起岸堤鎮的岩山,西北—東南走向,終於磚埠鎮的大山肚子,長42千米,平均寬12千米,主要山峰有大崮頂、孟良崮、大庵頂、蒙陰頂子、鼻子山。五彩山山脈,位於縣境西南與費縣、蒙陰縣交界處,西起雙堠鎮的大青山,西北—東南走向,終於青駝鎮的蘆山,長22千米,平均寬4千米,主要山峰有貓頭山、大青山、五彩山、大頂子。
水文特徵
沂南縣屬淮河流域,除東部小部地區屬沭河水系外,余皆屬沂河水系。河流流向多呈自北而南或西北—東南流向,少數河流為東北—西南流向或由南而北。沂河自沂水縣入境,境內幹流長度46千米,流域面積1540平方千米。汶河自蒙陰縣入境,境內流長70千米,流域面積673.06平方千米。蒙河自蒙陰縣入境,境內流長37千米,流域面積305.4平方千米。
土壤特徵
沂南縣境內土壤分棕壤土、褐土、潮土、砂礓黑土、水稻土等五個土類。棕壤土,主要分布在縣境西部酸性岩山區的雙堠、青駝、孫祖、岸堤、馬牧池等鄉鎮及東部的蘇村、辛集、大莊、楊家坡、湖頭、蒲汪、葛溝等鄉鎮的丘陵地帶,面積105.4萬畝,占總可利用面積的47.16%,是面積最大的土類,土體性質是:土壤呈中性和微酸性反應,含磷、鉀較多。褐土土類,主要分布在縣境西部的鈣質岩山區,面積74.8萬畝,占總可利用面積的33.5%,土體性質是:成土母質均由石灰岩風化洪積形成,剖面中各層次有不同程度的石灰反應,土壤酸鹼度一般是中性呈微鹼性反應,地下水位較深,多數土壤中均具有較粘重的心土層,土壤自然肥力差。
氣候環境
沂南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氣候。受季風影響比較明顯,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8℃-14.0℃之間。年降水量多在900毫米左右。[3]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沂南縣截至2005年礦產地130餘處,探明儲量的礦產16種,其中金屬礦產5種,礦產地5處,以金、銅為主;非金屬礦產9種,礦產地122處;水氣礦產1種,礦產地1處;能源礦產1種,礦產地2處。
沂南縣截至2005年已探明儲量的金、銅、鉬、銀及部分鐵礦,主要分布在銅井鎮的銅井村一新汪溝、金廠村一棗林莊一白石窩及蘇村牛家小河一帶,楊坡、辛集也有零星分布,沉積變質成因的單一鐵礦主要分布在泰山岩群內,以岸堤、馬牧池等鄉鎮為主。
探明儲量的金屬礦產資源有金、銅、鉬、銀和鐵,以金、銅為主,累計探明金、金屬量13.061噸,礦石量638萬噸,銅金屬量32500噸,礦石量637.2萬噸,銀礦石量172.2萬噸,鉬金屬量195噸,礦石量27萬噸,鐵礦石量81萬噸,金屬礦產除岸堤庵子溝為沉積變質型單一鐵礦外,其他均為接觸變質型(矽卡岩型)熱液型的共(伴)生礦,主要分布在金廠、銅井兩地。經多年開採及礦山探礦,至2005年底保有資源量為:金金屬量1759千克,礦石量60.34萬噸,銅金屬量3754噸,礦石量60萬噸,鉬礦礦石量4.3萬噸,金屬量70噸,銀礦礦石量68萬噸,金屬量13噸,鐵礦石量193萬噸。2002年在蘇村牛家小河一帶的沂沭斷裂帶內發現金礦並進行勘查,至今已探明332十333級金金屬量1000千克,礦石量50萬噸。沂南金礦為全國十大金礦之一。
非金屬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沂河以西各鄉鎮,其中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青駝、雙堠、張莊、匣石、孫祖、鼻子山、黃崖頂、代莊、依汶小南峪、北大山、銅井魯莊、馬牧池的拔麻等地,礦體呈北西南東方展布,以雙堠、青駝、孫祖為主。
石灰岩分布最廣,縣境內除辛集、楊坡、蘇村鎮無石灰岩外,其他各鄉鎮都有分布,但以馬牧池、岸堤、銅井、雙堠等鄉鎮最多。脈石英主要分布在依汶宅科子北及馬牧池橫河北等地。白雲岩主要分布在界湖歷山、依汶的燕子山、百子山等山體的中上部。螢石、重晶石主要分布在湖頭鎮路家莊東嶺及蘇村牛家小河一帶。飾面用石材主要分布在張莊上、下峪村北一帶。頁岩主要分布在銅井、張莊、青駝、孫祖及葛溝鎮。陶瓷用原料主要分布在青駝趙家嶺、朱家崖子、高里、北唐山子、孫祖孤山後及趙家成子一帶。沂南縣青駝鎮南10公里處徐公店村附近的硯石溝特產硯石,名曰「徐公硯」,是魯硯中的重要品種,曾作為國禮贈送。
水資源
截至2005年沂南縣境內已發現礦泉水礦點3處,但經勘查評價的只有楊家坡鎮小徐瞳村南的石龍泉水,該泉水為受斷裂控制的天然泉水,日湧水量100立方米,水質清撤,無異色、異味,水中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理化成分,其中偏硅酸達到國標GB8537-1995飲用天然礦泉水的要求,定名為偏硅酸天然礦泉水。
地熱資源
沂南縣縣內能源礦產主要為地熱,截至已發現地熱田兩處,一處在銅井新汪溝;一處在張莊松山。銅井地熱田C十D級資源總量相當於241.88萬噸標準煤的產熱量,可利用資源相當於36.28萬噸標煤的產熱量。
銅井地熱水地表熱水溫度73.5℃,屬低溫地熱資源中的熱水類型,水化學類型為S·04C1—— Na·Ca型,礦化度1658.11—2159.7mg/L,總硬度389.65—525.16mg/L,總鹼度68.21—119mg/L ,PH值7.5—7.8,鍶含量1.54—3.76mg/L ,鋰含量0.54—0.78mg/L,氟化物含量2.5—5.5mg/L,偏硅酸含量61.1—91.4mg/L,氟化物、偏硅酸含量達到命名礦水濃度,命名為氟,硅複合型醫療熱礦水。松山地熱田,調查計算地熱總資源量5.15x10j,相當於17.6萬噸標煤的產熱量,地熱水地表溫度48℃一 55℃,屬低溫地熱資源的溫熱水型,水化學類型為C1SO4—Na型,礦化度2g /L,屬低礦化度熱水。熱水中的氟、鋰、氡、鐳含量達到醫療礦水濃度。[4]
經濟
綜述
沂南縣農業基礎較好,保持平穩發展,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工業生存效益顯著提高,金融業形勢良好,國內外貿易不斷擴大。
2020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2.92億元,增長4.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56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80.83億元,增長4.2%;第三產業增加值104.53億元,增長4.6%。三次產業增加值占比為20.4:34.7:44.9,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20年,全年播種糧食作物87.42萬畝,同比持平。糧食總產35.52萬噸,同比增加1.3%。其中,夏糧總產15.09萬噸,增加3.6%;秋糧總產20.42萬噸,減少0.36%。糧食畝產406.32公斤,同比增長1.32%。經濟作物產量有減有增。蔬菜及食用菌面積24.67萬畝,產量105.43萬噸,分別同比下降2.7%和2.6%。瓜果面積1.96萬畝,同比增長18.9%,產量4.90萬噸,同比下降16.3%。果園面積5.64萬畝,園林水果產量10.24萬噸,分別增長5.6%和5.4%。全年豬、牛、羊、家禽出欄65.1萬頭、3.66萬頭、17.48萬隻和13252.48萬隻。年末全縣生豬存欄51.21萬頭、牛4.92萬頭、羊12.16萬隻、家禽3294.27萬隻。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26.72萬噸,禽蛋產量2.92萬噸,牛奶產量3.41萬噸。
2020年,新建優質農產品產業園區10個,總數達31個;新增種植業基地面積0.5萬畝,總面積達1.5萬畝;新培育農業品牌1個(長虹嶺花生);「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國家級6個、省級4個;山東省農產品企業品牌5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7個;「三品一標」新認證9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個、綠色食品認證5個,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1個),總數達321個。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一直穩定在98%以上。新增省級特色產業名品村19個;新增農業產業化省重點龍頭企業2家(長潤食品、迪雀食品),全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92家(省級10家、市級82家);新增省級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家,創建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6家、省級農業「新六產」示範主體1家,沂南縣獲評山東省農業「新六產」示範縣。
第二產業
2020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0家,完成工業產值308.95億元,同比增長13.58%。其中,股份制企業完成產值295.71億元,同比增長12.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完成產值9.14億元,同比增長13.54%;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完成產值4.10億元,同比增長113.95%。在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輕工業完成總產值222.31億元,同比增長16.06%;重工業完成總產值86.64億元,同比增長7.68%。輕重工業產值比例為100:39(輕工業為100),輕工業占比71.95%。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7.7%,實現營業收入304.48億元,同比增長11.89%;實現利稅14.30億元,同比增長39.76%;利潤總額9.95億元,同比增長65.80%。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建築業和房地產開發2020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6%。其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7%,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6%。「四新」經濟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5.3%,比去年所占比重提高了11.9個百分點。全縣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8.9%,製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55.9%。
2020年,全縣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38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6.98億元,總產值同比增長5.6%。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07.99萬平方米,建築竣工面積91.79萬平方米。
2020年,全縣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3.92億元,增長24.3%;新開工面積153.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3%。商品房銷售面積87.78萬平方米,增長44.9%。
國內外貿易
2020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5%。限額以上單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21.45億元,增長5.0%。其中,批發業實現零售額0.05億元,下降80.3%;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6.04億元,增長7.0%;住宿業實現零售額0.12億元,增長0.1%;餐飲業實現零售額5.24億元,增長3.1%。
2020年,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30.7億元,同比增長89.5%。其中,出口29.1億元,同比增長86.1%;進口1.6億元,同比增長184.4%。全縣共有13家企業進出口過千萬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額7748萬美元,同比增長472.2%。
財稅、金融
2020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41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2.17億元,同比增長5%,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74%。分稅種看,增值稅同比增長8.2%,企業所得稅同比減少32.6%,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15.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2.2億元,同比增長6%。
2020年,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486.89億元,比年初增加72.35億元。其中,住戶存款395.19億元,較年初增加59.53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78.82億元,比年初增加50.23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148.41億元,比年初增加21.00億元。[5]
社會
文化事業
2005首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於5月21日上午在諸葛故里山東省沂南縣隆重舉行。沂南縣自2005年先後每年5月份舉辦一屆,打造了「諸葛故里、紅嫂家鄉、溫泉之都、休閒勝地」四大旅遊品牌。
諸葛故里
2020年,以提高群眾文旅生活滿意度為出發點,先後籌備舉辦了「文化迎春·藝術為民」、文旅部「三下鄉」走進沂南、「踐行沂蒙精神·最美抗疫人物」頒獎典禮文藝演出等大型活動;創新送文化下鄉形式,「一年一村一場戲」、農村公益電影創新執行群眾評價制度,全年送戲下鄉573場、送電影下鄉5172場。縣圖書館新館建成並投入使用,縣文化館完成提檔升級。全縣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296個行政村(社區)全覆蓋。建成農家書屋320家,歷史文化展示室63處,新建文化小廣場90個,基本實現自然村文體廣場全覆蓋;培育莊戶劇團43個、廣場舞隊伍1000餘支。境內現已查明的田野古文化遺存有35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3個點),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20個點),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6處(17個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6處。沂南縣館藏的文物13372件,其中珍貴文物22件。
榮譽
沂南縣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特色產業百強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 「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電商進農村示範縣」「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示範縣」「全省雙擁模範縣」。
2021年2月,入選「2021中國縣域電商競爭力百強榜」榜單。
2021年6月11日,山東省政府發布關於2020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結果的通報,沂南縣獲評為高質量發展進步縣。[6]
地方特產
柿子
柿樹是沂南縣的主要經濟樹種之一,在柿樹生產栽培技術上,沂南縣於1990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諸葛亮家酒
沂南縣酒廠生產的諸葛亮家系列白酒1991年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產品、山東省優質產品;1995年被評為山東省食品行業優秀產品質量獎、 44度諸葛亮家在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上獲得國際食品金獎; 1996年被山東省一輕廳、山東省白酒工業協會評為優質產品; 2003年, 38度諸葛亮家被山東省輕工業辦公室、山東省白酒工業協會評為優質產品; 2004年, 39度諸葛亮家酒被山東省工商局審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
沂南生薑
沂南生薑又叫沂南大姜,主要在大莊、銅井、蘇村、界湖、楊家坡等鄉鎮種植年種植面積 1萬畝,總產 2萬餘噸, 90%用於加工保鮮出口。 2002年6月獲「臨沂市優質瓜菜名優產品」稱號, 2005年5月獲臨沂市綠色優質農產品十佳品種。2004~2006年連續參加三屆煙臺國際果蔬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