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沃野鎮故城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建於北魏,是北魏重鎮,交通要衝,是鮮卑族為抵禦柔然部落而建造。沃野鎮是北魏六鎮之一,也是六鎮之中最西方的鎮。對中國歷史進程發生過重要影響的北魏六鎮起義發生在此地。因山洪和黃河水沖涮致使城牆倒塌被沙土覆蓋,最終消亡。故城為中、東、西三城連城,呈「凸」字形。城內到處遺有磚瓦和碎陶片,曾出土有瘦蓮花紋瓦當,均屬北魏遺物。

2006年05月25日,沃野鎮故城作為南北朝古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目錄

史書記載

沃野故城在廢夏州西,漢縣,屬朔方郡,後漢末廢。晉末,赫連勃勃復置城邑於此,後魏平赫,置沃野鎮。(《後魏紀》)

延興元年,統萬、沃野二鎮敕勒判,源賀討平之,正光四年,沃野鎮民破六韓拔陵聚眾反,殺魏將。孝昌初,拔陵為柔然所破,乃棄沃野,南徙渡河。(《魏志》)

沃野縣屬偏城郡,蓋於鎮城兼置縣也,後周保定四年,楊忠約突厥伐齊,因引兵出沃野,尋引還,隋並縣入豐州,志云:縣地沃衍,水土盡墨,功省數倍,七月成熟,又有鹽官。後魏置鎮於此,又於沃野縣鹽澤北之黑池西,置涼城郡,今故城猶在焉。胡氏曰:魏平赫連,置統萬、沃野二鎮,不在六鎮之列。(《唐志》)

魏沃野鎮城在天德軍北六十里。(《風土記》)

後魏改朔方故城為沃野鎮,距統萬八百里,似誤。案後魏置六鎮於漠南,除最東懷荒一鎮不隸綏境外,其餘五鎮皆在省界陰山之北。據《魏書·太武帝紀》,神加二年,討東部高車凱旋,列置新民於漠南,東至濡源,西暨五原陰山,竟三千里,此即後魏分置六鎮之嚆矢也。

乃顧氏讀史《方輿紀要》敘六鎮之名,列御夷而不列沃野,並謂沃野鎮即漢朔方郡屬沃野縣故地。是說也,不特與《元和郡縣誌》顯相違戾,即與《魏書》所敘沃野事跡亦格格不能相入。如顧氏引《魏書》破六韓拔陵為柔然所破,乃棄沃野,南徙渡河。假使沃野鎮即漢沃野縣故地,則漢沃野縣本在河南,又何須棄沃野鎮南渡河耶,混漢縣與魏鎮而一之,此顧氏之一誤也。

又考《魏書·孝文帝紀》,太和十八年詔賜六鎮及御夷城貧老人廩粟,鎮與城並舉,則城不在六鎮之內,顯然可見,乃列御夷城為鎮而削沃野,此顧氏之二誤也。後魏六鎮地理,原不難辨,只以顧氏一誤再誤,遂使後人聚訟不已。茲為糾顧氏之誤,重列六鎮之名:日沃野、日懷朔、日武川、日撫冥、日柔元、日懷荒,此從西向東之次序也。魏孝文帝北巡,先到懷朔、次武州、次撫冥、次柔元,西不到沃野、東不到懷荒,是亦六鎮序列之一證雲。 (《綏遠通志稿·卷十二中》)

歷史大事

沃野鎮發生了對中國歷史進程發生過重要影響的北魏六鎮起義。北魏末年各種矛盾錯綜複雜空前尖銳。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沃野鎮民破六韓拔陵率先在沃野鎮起義。義軍先破沃野殺鎮將,立號真王元年,後又南下圍武川,攻懷朔。起以前後長達六年,人數曾達百萬,起義極盛時擁有燕、幽、定、瀛、滄七州之地。

故城現狀

古城東西長1040米,南北寬680米。在其南牆東部還存有東西長約340米,南北寬約200米的外牆。城牆殘高0.5~1.3米。城東北角有一高大夯土堆,可能是角樓遺址。城內到處都有磚瓦和碎陶片,曾出土有瘦蓮花紋瓦當,均屬北魏遺物。 [1] 沃野古鎮是北魏重鎮,為中、東、西三城連城,呈「凸」字形。中城長而大,向南突出,東西寬375米,南北長600米;東城東西寬334米,南北長571米;西城東西寬282米,南北長571米。城牆早已坍塌成土壟,現存壟寬40米,殘高1-2米,中城向南開一門,門東、西兩側有高大土堆,殘高8米,為古鎮城的瞭望樓遺址。[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