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其韩
沈其韩,1922年4月27日生于江苏海门。中科院院士、地质学家。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国土资源部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早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岩石学等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个人经历 50年代从事铁、铜详勘;参与中国前寒武系首次总结和1:300万前寒武纪地质图编制。60年代致力于早前寒武纪地质,同位素年代学和变质岩区方法研究。70年代在青海、陕西进行铁铜矿产调查。80年代在华北地台对深变质岩和重大地质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参与主编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及其总结。90年代对早前寒武纪麻粒岩和地层(构造)年代格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小组多次发现最古老陆块。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个人成就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土资源部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变质岩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主任,《科学通报》、《中国科学D》、《地球学报》、《地球化学》、《中国区域地质》、《前寒武纪研究进展》等杂志编委,《岩石矿物学》杂志主编。主要成果:长期从事早前寒纪地质和变质岩石学研究。在华北早前寒武纪变质地质,早前寒武纪地质年代学与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矿以及高温麻粒岩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和进展,其中1:400万变质地质岩图的编制与研究(第二主编)获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均为第二名),《内蒙古中南部太古宙变质岩》、《中国早寒武纪麻粒岩》(均为第一作者)和《华北陆台早前寒开纪重大地质事件》(第三作者)均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成果论文(第二作者)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出版专著11部,代表性著作有《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第二作者)、《山东太古代雁翎关变质火山—沉积岩》(第二作者)、《内蒙古中南部太古宙变质岩》、《中国早前寒纪麻粒岩》(中英文)。发表论文70余篇,主要有《再论麻粒岩的分类命名》、《中国太古宙地质体组成,阶段划分和演化》、《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早产寒武纪变质作用演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