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沈嘉瑞 (1902年3月4日 - 1975年12月22日) 甲殼動物學家[1]中國現代甲殼動物分類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發表甲殼動物新物種百餘種[2]。20世紀30年代初出版了《華北蟹類志》,隨後相繼發表了一系列蟹類分類學論著。20世紀50年代後全面系統地開展了淡水橈足類和湖泊生物學的研究,主編《中國動物志·淡水橈足類》。對中國建立甲殼動物研究基地和標本收藏中心作出了重大貢獻[3]

沈嘉瑞

目錄

個人簡介

沈嘉瑞,字天福。生於浙江省嘉興縣一個家境貧寒的工人家庭,父母都是貧苦的農家子女,在抗戰期間相繼去世。沈嘉瑞靠着家庭微薄的收入,

自己的勞動和刻苦努力於1922年畢業於浙江第二中學,1923年進入南京東南大學生物系。沈嘉瑞在家庭的影響下,生活作風一貫簡樸,對人忠誠寬

厚,富於同情心,主持正義,追求進步思想,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對科學事業對祖國滿腔熱忱。學習期間,他對生物學的每一門功課都是認真學習,詳細

記錄,一絲不苟,特別是對胚胎學、解剖學的每一個細節從不疏漏。在他個人刻苦學習,努力鑽研的精神下,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學士學位。1927年畢業後在廈門集美中學任生物學教員一年。

研究成果

研究中國甲殼動物分類學

1928年受聘於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開始了對中國甲殼動物分類學的研究。在類群繁多的甲殼動物中,與水產事業密切相關的蟹類吸引了他的注意,在中

國長達18000餘千米海岸線的遼闊海域裡,究竟蘊藏着多少蟹類資源?這個問題使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當時在中國甲殼動物包括蟹類的研究領域內,幾

乎是一片空白,國內沒有資料,國外更少報道。他隻身一人,背上簡單的採集工具和行裝,在那崎嶇不平的海岸邊,除了少量的地段依靠一輛破舊的自行

車外,大部分是靠着雙腳,踏遍了遼東半島、渤海灣和山東半島去採集華北半島沿海的蟹類標本,腳上的一雙球鞋,常常陷入泥灘中,他便用麻繩將鞋綁

在腳上,踩遍了泥灘、沙地、岩石岸,挖掘了數以千計的蟹洞,他的汗水換取了靜生生物調查所收藏的第一批珍貴蟹類標本,約700餘號,為無脊椎動物

標本館奠定了第一塊堅固的基石。他夜以繼日的整理研究這些標本,從清洗浸泡,到編號排列,全部自己動手,不僅根據標本繪製草圖,並且親自復墨制

版,同時還要收集文獻,打制卡片,鑑定種類,進行撰寫。他希望早日為中國的甲殼動物研究,作出成績,在國際上取得一定的地位。

承擔生物調查所的行政管理工作

沈嘉瑞不僅擔負着開創中國甲殼動物的重要課題,而且還承擔整個生物調查所的行政管理工作,他以所為家,勤懇負責,身上隨時掛着大串的鑰匙,成為

靜生生物調查所的好管家。就在此期間,他完成了「華北蟹類志」,由於研究工作成績卓著,很快便取得了中華基金會獎學金,於1932年前往英國倫敦大

學研究院,在著名胚胎學家麥克布來德博士(E.W.MacBride)的指導下進行甲殼動物形態學的研究。他對真軟甲類的平衡器官作了比較研究,特別是對長

尾類中的一些種,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記述。兩年的攻讀,於1934年獲取了哲學博士學位。並受聘在倫敦博物館和普列茅斯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研究了蟹

類後期幼體發育及第二性徵的變化。相繼也研究了蝦類的幼體發育,並發現幼體的變化對追溯十足甲殼類的系統發育是十分有力的佐證。

執教無脊椎動物學

1935年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執教無脊椎動物學。沈嘉瑞為人耿直,忠厚,熱愛祖國,追求進步。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隨校南遷到昆明,

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校合辦的西南聯合大學以及雲南大學任教。他除了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外,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仍孜孜不倦地從事

甲殼類研究,沒有採集用品,就用火柴盒來代替。先後發表有關甲殼類論文多篇。

1946年返回北平,任北平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兼任北京大學動物系、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的教授職務,講授無脊椎動物學,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

立前夕。1947~1948年應英國科學理事會的邀請再次赴英訪問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0年曾入華北人民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一年。結業後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廈門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員兼室主

任。1955年起,先後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室、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兼無脊椎動物室主任,主要從事淡水生物學和撓足類以及蟹類的研究。

他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4]曾致力推動動物

所的工會工作。生前還曾任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和中國水產學會常務理事兼海洋湖沼學會北京分會理事長。自1957年起,先後任「動物學

報」、「動物分類學報」主編、「動物學雜誌」主編及「中國動物志」編委等職。

個人簡歷

1902年3月4日 出生於浙江省嘉興縣。[5]

1918~1922年 浙江省立第二中學。

1922~1923年 在協和醫學院預科學習。

1923~1927年 在南京國立東南大學學習,並獲學士學位。

1927~1928年 任集美學校教員。

1928~1932年 任靜生生物調查所助理研究員。

1932~1934年 在英國倫敦大學研究院攻讀,獲哲學博士學位。

1934~1935年 在英國普列毛斯海洋生物研究室短期工作。

1935~1937年 任國立北京大學理學院教授。

1937~1946年 任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1946~1947年 任北京大學理學院動物系教授。

1947~1950年 任北平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兼北京大學動物系,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

1952~1954年 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廈門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員兼主任。

1954~1957年 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室、動物研究所無脊椎動物研究室研究員兼室主任。

1975年12月22日 在北京因病逝世。

主要論著

英文著作

1、Shen C J. Description of new Isopoda, Dynoidea dentisinus, from the coast of North China. Bull. Fan mem. Insti. Biol., 1929, 1 (4): 65-78.

2、Shen C J. The Brachyura Crustacea of North China. Zoologis Sinica, 1932,9 (1): 1-300.

3、Shen C J.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tatocysts of Eumalacostr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Macrura. Proc. Zool. Soc. London, 1934, pt. 3, 533-557.

4、Shen C J.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ost-larval Development of the Shore Crab Carcinus maena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xternal Secondary Sexual characters. Proc. Zool. Soc. London, 1935, 1-33.

5、Shen C J. Additions to the Fauna of Brachyura Crustacea of North China. Contr. Inst.Zool., Nat. Acad. Peiping, 1936, 3 (3): 59-76.

6、Shen C J. Notes of the Family Hapalocarcinidae (Coral Infesting Crabs)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Hong Kong Naturalist Supplement, 1936, 5a; 21-26.

7、Shen C J. Notes on Collection of Swimming Crabs (Portunidae) from Singapore. Bull.Raf. Mus., Singapore, 1947, 13: 96-130.

8、Shen C J. The Larval Development of Some Peiping Caridea-Caridina (Atyidae), Plaemonetes and Palaemon (Palaemonidae). Fortieth Anniversary Papers of the Nat. Univer. Peiping, 1939, 169-201.

9、Shen C J. On the Collections of Crabs of South China. Bull. Fan Mem. Inst. Biol.,Zool. ser. 10z, 1940, 69-104.

10、Shen C J. The Brachyura Fauna of Hong Kong. J. Hong Kong Fisher. Resear. Stat,1940, 1 (2): 211-242.

11、Shen C J. On a Collection of Crabs from the Shantung Peninsula, with Notes on Some New and Rare Species. Contr. Inst. Zool., Nat. Acad. Peiping, 1946,4 (3): 105-118.

12、Shen C J. On Six Land and Freshwater Isopod Crustacea from Yunnan, China. Contr.Inst. Zool., Nat. Acad. Peiping, 1949, 5 (2): 49-66.

13、沈嘉瑞.雲南兩種端足類

===中文著作===(甲殼動物)的研究報告.動物學報,1954,6(1):15-22.

14、沈嘉瑞.江蘇奉賢近海甲殼動物的研究.動物學報,1955,7(2):75-110.

15、沈嘉瑞.煙臺台魚產卵場橈足類的研究.動物學報,1956,8(2):170-234.

16、沈嘉瑞.(與饒欽止等合著)湖泊調查基本知識.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

17、沈嘉瑞.中國魚類寄生橈足類Ⅰ.劍水蚤目(1),Ⅱ.魚虱目(1),Ⅲ.魚虱目,魚虱科(2),Ⅳ.魚虱目,魚虱科(1).動物學報,1957-1959,9(4):197-327,9(4):351-377,11(1):12-19.

18、沈嘉瑞,戴愛雲.鴨綠江水豐水庫的浮游甲殼動物.動物學報,1961,13 (1-4):135-153.

19、沈嘉瑞,戴愛雲.江蘇無錫無里湖的橈足類Ⅰ.鏢水蚤目,Ⅱ.劍水蚤目,Ⅲ.猛水蚤目.動物學報,1962,14(1):99-118,14(2):225-248,14(3):303-410.

20、沈嘉瑞,宋大祥.黃河三門峽水庫蓄水前後的浮游甲殼動物.動物學報,1962,14(增刊):31-52.

21、沈嘉瑞,宋大祥.中國西藏日喀則和江孜地區橈足類的研究,動物學報,15(1):79-97.

22、沈嘉瑞,劉瑞玉.中國海洋蟹類區系特點的初步分析.海洋與湖沼,1963,5(2):139-153.

23、沈嘉瑞,劉瑞玉.中國的蝦蟹.北京:科學出版社,1976.

24、沈嘉瑞,張崇洲.內蒙古與寧夏的橈足類.動物學報,1966,18(2):209-219.

25、沈嘉瑞,陳惠蓮.中國近海玉蟹屬五個新種的描述.海洋科學集刊,1978,14:75-86.

26、沈嘉瑞主編.中國動物志——淡水橈足類.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

科學成就

開拓並奠定了蟹類分類學研究

20世紀20年代,中國蟹類分類完全是空白。沈嘉瑞即着手對華北沿海的蟹類進行調查研究,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他付出了大量的汗水,採集了幾千號標本,從處理標本到繪圖、照相、纂寫,他一人夜以繼日地干,於1932年出版了「華北蟹類志」巨著。該書概括了中國北方主要的種類,描述詳盡,插圖精

確,同時附有整體圖片,是中國的第一本蟹類專著,也是印度西太平洋區蟹類研究劃時代的作品。書一出版,便在國內外引起極大的反響,成為這個領域

內主要的參考書之一,發行面極廣,直至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的學者仍向國內索購該書。

他在北京大學任教期間,除擔任教學的重任外,還進一步調查研究補充了北方沿海蟹類的種類約90餘種,包括20餘個新種,基本完成了華北蟹類的區系組

成,迄今沒有太多補充。相繼又發表了華南蟹類研究多篇,總計報道約200餘種,包括不少新種。單就香港一處的蟹,便記有180餘種之多,其中還包括了

淡水蟹新種,從此揭開了中國南部蟹類研究的歷史,為中國蟹類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


匯集中國整個海岸帶的蟹類種群,沈嘉瑞和他的學生共同編寫了中國動物圖譜,包括275種之多,於1964年出版。由於圖文並茂,深受水產、生態、環保

等部門的歡迎,圖譜很快脫銷。直至20世紀90年代,仍有國外學者向他索要此書。

他和學生還對整個中國海的蟹類區系特點進行分析,並與近海區的蟹類組成作了比較。他為中國現代蟹類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奠定中國甲殼動物的研究基礎

沈嘉瑞對甲殼動物學的研究具有很高的造詣,研究範圍極為廣泛。從20世紀30年代起,他不僅對蟹類有精通的研究,並對魚的寄生甲殼類、蝦類、等足

類、端足類、鰓足類等均有一定的研究,曾先後發表了雲南的魚虱新種,昆明的「魚怪」以及西南的米蝦新種等論文多篇。不僅研究範圍廣泛,而且結合

實際,從而為中國的甲殼動物學研究奠定了基礎,開闢了道路。

20世紀50年代,在他擔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無脊椎動物室主任期間,他對整個甲殼動物的研究有一個宏偉的規劃,組織人力,對主要的優勢類群開展

全面深入的研究,包括魚類的寄生橈足類、浮游橈足類、等足類、端足類、蟹類等。除分類外,還涉及形態學、生理學、生態學等方面的內容,並力圖為

中國培養多方面的研究人才。此外,他同時還兼顧室內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淡水貝類等方面的業務指導工作。

普及應用分類學

在獻身分類學研究的同時,他還十分關心分類學的知識和普及應用,為了便於實際工作中的使用對照,他曾帶領學生們編著了一套甲殼動物圖譜共三冊,

包括1961年出版的鰓足類、介形類、蔓足類;1964年出版的蟹類;1978年出版的撓足類。在他工作的基礎上,他的學生們於1980年又編寫出版了寄生撓足

類。這些圖冊在水產工作、教學、生態調查、科學研究中都起到了指導作用。其中蟹類一冊早已脫銷,至今仍有許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到處尋購、複印。

他還撰寫了不少科學普及文章和小冊子。他和學生共同編著的《我國的蝦蟹》一書,1957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1965年修改補充後由科學出版社再版,

由於受到多方面的歡迎和需要,1976年又作了較大的增補,由科學出版社再次發行,雖然每次出版數千冊之多,但仍然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

培養與教育青年一代

沈嘉瑞除致力於研究工作外,還十分重視青年一代的培養與教育。他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特別強調野外調查、生境的記錄、室內的詳細觀察對比和親自繪製草圖等方面的動手能力,並着重鍛煉青年人獨立思考能力。在患病期間,甚至是在住院時,他還隨時指導青年人的研究工作,惦記青年一代的成長。他對工作一貫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對所擔任的學報、雜誌等編輯工作認真負責,逐字逐句地審閱修改。國內許多科技工作者均直接或間接受惠於他的指導。目前他的許多學生已經成為中國甲殼動物學方面的專家和學術帶頭人,成為發展中國甲殼動物學和節肢動物研究的骨幹力量。

開拓湖泊生物學和淡水橈足類的研究

20世紀50年代以來,沈嘉瑞將主要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中國的湖泊生物學的開拓工作中,1956年他與有關專家聯合出版的「湖泊調查基本知識」,對當時

湖泊養魚的基礎生產力調查起到了關鍵性的指導作用。對水體初級生產力的調查,不僅作定性研究,亦進行定量(數量及生物量)的統計,對不同類型的

水域養殖業,提出科學性建議,這些方面的有關論文,曾多次在太平洋西部漁業研究委員會上宣讀,獲得國際上的好評。

為了適應淡水養殖及科研、教學等方面的需要,多年來致力於中國淡水橈足類的分類研究,既聯繫了生產實際,又填補了中國這一領域的空白門類。他發

表的甲殼類新種僅淡水橈足類部分就有72種。經20餘年的努力,除台灣省外,在全國各省區採集了大量標本,收集了有關文獻,並指導培養青年人共同完

成了《中國動物志·淡水橈足類》專著。

老驥伏櫪

20世紀70年代初,沈嘉瑞的身體已逐漸衰弱,但他仍全神貫注主持淡水橈足類的編寫,在家裡自己還頑強堅持用顫抖的手認真地撰寫他特別感興趣的哲水

蚤部分。全書共約58萬餘字,附255插圖。分總論和各論兩大部分,在總論中對橈足類的研究簡史、分類系統、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經濟意義、生態和

生物學等方面進行了扼要的介紹和討論。各論部分記述了哲水蚤,猛水蚤,劍水蚤三個目206種和亞種,分隸於18科69屬,每種除文字描述外,均附精確

而詳盡的插圖,並有地理分布、生活環境等記錄。該書是沈嘉瑞後半生的工作結晶。可惜他未能見到書的出版,便於1975年12月22日與世長辭了。該書於

1979年出版後即獲國內外同行專家的好評,加拿大學者特為之撰寫了書評,刊登在國際甲殼動物期刊上,給予很高的評價。1984年日本同行將其譯成日

文,出版了日文專著。《中國動物志·淡水橈足類》於1986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進步獎二等獎。

傑出貢獻

沈嘉瑞一生工作勤懇,發表了近百篇的論文和專著。他在推動中國甲殼動物學的建立和發展,培養造就年輕的甲殼動物學研究人才方面作出了顯著貢獻,

他的工作得到國內外有關學者的一致公認,在世界甲殼動物學界具有廣泛的影響,他的工作不論是在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方面,都密切結合國家經濟建

設的需要,尤其是在水產事業上,圍繞魚類養殖、水體生產力的預測預報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視頻

參考文獻

  1. 沈嘉瑞 (1902年3月4日 - 1975年12月22日) 甲殼動物學家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9-21
  2. 發表甲殼動物新物種百餘種 ,業百科 - www.yebaike.com/2...- 2021-6-29
  3. 對中國建立甲殼動物研究基地和標本收藏中心作出了重大貢獻 ,百度文庫 - wenku.baidu.com/v...- 2011-2-24
  4. 沈嘉瑞嘉興當代人物專題_博雅人物網
  5. 沈嘉瑞楚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