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沈恪
南北朝時期將領

字 號 :字子恭

民 族 :漢族

爵 位 :東興侯

官 職 :散騎常侍、特進、金紫光祿大夫

追 贈 :翊左將軍

諡 號 :元

出 生 地 :吳興武康

出生時間 :509年

去世時間 :582年

沈恪(509年—582年),字子恭,吳興武康人。在平定侯景之亂中多有出力。因功封東興侯。

高宗陳頊即位,加散騎常侍、都督廣、衡、東衡、交、越、成、定、新、合、羅、愛、德、宜、黃、利、安、石、雙等十八州諸軍事、鎮南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後為特進、金紫光祿大夫。

目錄

人物專題

人物生平

沈恪,字子恭,吳興武康人。生性深刻沉着而富有辦事的才能氣度。梁朝新渝侯蕭映擔任郡守時,徵召他為主簿。蕭映調北徐州,沈恪跟隨蕭映到鎮所。蕭映調任廣州,用沈恪兼府中兵參軍,常常領兵討伐俚洞。盧子略反叛,沈恪抗禦有功,被任命為中兵參軍。高祖與沈恪是同郡人,感情好很親近,蕭映去世後,高祖向南征討李賁,於是讓妻子兒女隨附沈恪還鄉。不久委任他為東宮直後,以嶺南的功勞任命為員外散騎侍郎,隨後派他招集同姓叔伯兄弟的子弟。

侯景圍困台城,沈恪率領所部人員進入朝廷禁省守御,依隨條文慣例加任右軍將軍。賊兵在東西方向壘起兩座土山攻城,城內也堆土成山相應對峙,沈恪為東面土山的主將,晝夜抗擊。因有戰功被封為束興縣侯,食邑五百戶。升任員外散騎常侍。京城陷落後,沈恪從小路悄悄地回到故鄉。高祖討伐侯景時,派人告知沈恪,沈恪就在東方起兵響應。平定侯景後,沈恪到京口拜見高祖,當天被任命為都軍副。隨即又擔任帥府中的司馬。

當高祖定計誅討王僧辯時,沈恪參與了策劃。造時王僧辯的女婿杜寵鎮守吳興,高祖就派世祖回到長城,設立柵欄防備杜寵,又派沈恪回到武康,招集兵員。到王僧辯受誅後,杜寵果然派副將杜泰領兵到長城襲擊世祖。沈恪這時已經帶兵到縣城之外捕殺杜寵黨羽,高祖也迅速派周文育援救長城,周文育到了,杜泰才逃走。世祖於是與周文言一道殺出郡城,沈恪的軍隊也到了,駐紮在郡南。到平定杜寵後,世祖襲擊東揚州刺史張彪,派沈恪監理吳興郡。

太平元年,沈恪被任命為宣猛將軍、交州刺史。這年又調任永嘉太守。沈恪還沒有接受這一任命,又被派去監理吳興郡。後來從沈恪入朝任職。高祖受禪時,派中書舍人劉師知召調沈恪,命令他帶兵進入宮中,保護梁敬帝離開正宮去別宮。沈恪就推門進去見高祖,叩頭請罪說:「我沈恪曾經為蕭家王朝服務過,今天不忍心目睹它的滅亡,我甘願受死,也不接受這道命令。」高祖嘉許他的心志,就不再強迫他,另外調跳蕩軍的主帥王僧志代替他。

高祖登上帝位後,任命他為吳興太守。永定二年,調他監理會稽郡。適逢余孝頃陰謀接應王繼,從堡叫出兵攻打且迪,於是直擔任命選監為壯武將軍,率兵越過東興嶺救援周迪。余孝頃聽知撾到了,就退走了。三年,升任為使持節、通直散騎常侍、智武將軍、吳州刺史,從近便的小路去壁匱。不久有聖旨把他追回,調他代理會擅饗政務。這年,被任命為散騎常侍、忠武將軍、會稽太守。

世祖繼承了帝位,提升選恪擔任都督會稽、東陽、新安、臨海、永嘉、建安、晉安、新寧、信安九郡諸軍事,將軍、太守二職仍舊。

天嘉元年,增賜食邑五百戶。

二年,天子徵召他入朝為左衛將軍。不久又調出京城擔任都督郢武巴定四州諸軍事、軍師將軍、郢州刺史。

六年,天子徵召他入朝擔任中護軍。隨後升任護軍將軍。

光大二年,調任使持節、都督荊武佑三州諸軍事、平西將軍、郢州刺史。還沒有赴任,改任護軍將軍。

高宗即位,這坦加任散騎常侍、都督廣衡塞墮交越盛定面金墨愛擅宣董到室互雙總共十八州諸軍事、鎮南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沈恪赴任還沒有到互嶺,前刺史歐陽紇發兵在險要之地拒守,受阻前進不了,朝廷派遣司空章昭達統率各軍討伐歐陽紇。歐陽紇被平定之後,沈恪才得以進入廣州。州內遭遇戰火和災荒,處處都殘缺破損,沈恪收集安置流民並加以安撫關切,廣施恩惠,嶺表地區依靠他才得以平安穩定。

太建四年,天子徵召他入朝擔任領軍將軍。等到新老刺史交接完畢後他才返回朝廷,卻因為路程太遠沒能按時到達,被有關官員奏劾而免任。

十一年,復職擔任散騎常侍、衛尉卿。這年被任命為平北將軍、假節,監理南兗州。

十二年,調任散騎常侍、翊右將軍,監理南徐州。朝廷又派遣電威將軍裴子烈率領五百匹馬,幫助沈恪沿着江岸防守。

十三年,沈恪被調入朝廷擔任衛尉卿,常侍、將軍二職仍舊擔任。不久加任侍中,升任護軍將軍。

後主即位,沈恪因患疾病調任散騎常侍、特進、金紫光祿大夫。逭年去世,時年七十四歲。追贈為翊左將軍,天子下旨賞給皇家棺木,接着又出宮前往舉哀,喪事所需財物,全部由國庫資助供應。諡號是元。[1]

史籍記載

  • 《陳書·沈恪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