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沈鲸(约公元一五七三年前后在世),明戏曲作家。字涅川,一字涂川。浙江平湖人。生卒年不详,主要生活在嘉靖、隆庆年间。工乐府,曾做过嘉兴府知事。[1]

目录

作品

所作传奇今知有4种:《鲛绡记》,演魏必简沈琼英遇合事,以鲛绡为聘礼,故名。《缀白裘》收入《草相》、《写状》、《狱别》、《监绑》四出,今尚有演出者。有清顺治沈仁甫钞本传世。《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 《双珠记》,演王楫夫妇悲欢离合事。吕天成《曲品》称其“情节极苦,串合最巧,观之惨然。”昆剧演有《卖珠》、《投渊》诸出,有末汲古阁原刊本传世。《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 《易鞋记》,演程鹏举与妻白玉娘易鞋为别,始离终合事。有明文林阁本传世。《古本戏曲丛刊初本》据以影印; 《青琐记》全文佚,仅《怡春锦》选有《赠香》1出。 [2]

《双珠记》

明代传奇剧本。沈鲸撰。《曲品》著录。取材于元陶宗仪《辍耕录·贞烈墓》,人物姓名及情节已有改动。写唐王楫代伯父谪戍,挈妻子至郧阳投军。离家时,母以家传双珠中一颗与之,留作纪念。至戍所后,营长李克成谋占楫妻郭氏,陷害楫入狱。郭氏暗将明珠系于其子九龄颈上,卖与陕西客商,然后投渊自杀,神灵护之使不死。郭氏上京鸣冤,遇楫母避乱上京,同寄寓于母姊韩媪亲戚家。适朝中大臣袁天纲被征召进京路过,郭氏托袁救夫。袁天纲乃谏天子,大赦天下,王楫免死,改谪剑南。楫友陈时策时为边将,劝楫从军,共立边功。楫妹慧姬入宫为宫女,因在寒衣上题诗,为陈时策所得,天子赐两人结婚。慧姬赴剑南途中,将双珠中另一颗遗失,被人拾到去韩媪家易酒。楫子九龄已长大成人,应科举中状元。后来,珠联人合,全家团圆。吕天成称赞此剧“情节极苦,串合最巧,观之惨然”(《曲品》)。昆曲演出有《二探》、《卖子》、《投渊》、《天打》、《中军》诸出。今存明刻本及清抄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明末汲古阁原刊本影. [3]

 
[3]

《易鞋记》

[4]

明代有传奇剧本《易鞋记》,为明董应翰所作。有明文林阁刊本,见《古本戏曲丛刊》。以后又有明陆采、沈鲸等人所作的《分鞋记》。这两个剧本的故事,多取材于元陶宗仪所作《辍耕录》中的《贤妻致贵》。其故事概括介绍如下:


宋代程鹏举白玉娘]因遭兵乱,都被掳劫到兴元张万户部下。张将他们配为夫妻,留家为奴。两人不甘受迫,程潜逃出走,白也被赶出,寄居尼庵,带发修行。两人告别时,各易一履,说“后日倘能再逢,当以此为证。”戏中在他们分别时有一段对话,十分感人:

  玉娘:(白)夫,我和你俱是異鄉門地,今日分離,不知你身在何處?求取功名,又非一朝一夕。(唱)怕聚首無憑,沒處相求。

  鹏举:(白)恁的有何凭证?   玉娘:(白)夫,我与你月下分离,既无鸾笺可书,又无菱花可剖,铁石之心甚难真吐,冰霜之节不易留题。程郎,不免你取凤履一支,我取鸾鞋一支,各自收藏,以为日后相逢遗证。(唱)这凤履鸾鞋,好做个意券心符踌躇。   玉娘:(白)鞋呀,当初做你时候,本自成双一对。(唱)到今朝分形破影,知何日共偶同俦。(作悲痛哭状) (白)他是个男子汉,别奴此去,知他人心意何如(唱)又怕他重婚懒(赖)记。(白)程郎若是个好人,没有此鞋,千里之远也来顾盼;若是个无情无义之人呵,(唱)虽有此也休休(把鞋丢下)。   鹏举:(白)妻,你多疑了,我程鹏举乃读书之辈,岂是忘恩负义之流。(唱)我本是读书儒,岂肯亏心短行,负了白头。但愿成名,即便归访林丘。凝眸细看来青丝红,怎能去浪迹闲游。(把鞋重还玉娘)(唱)从今去,把此鞋作一个山盟海誓,两地思悠悠。(白)玉娘,今已夜深了,恐怕张家有人知觉。回去把,我便就此起程了。

  三十年後,程鵬舉作了省參政,未忘其妻,派人攜履尋訪,最後夫妻團圓。
  這個劇目,以易鞋為中心,展開引人入勝的故事。其情節曲折,感人至深。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一對夫妻因戰亂帶來的悲歡離合的遭遇,也歌頌了這對情侶至死不渝的堅貞情操。
  無獨有偶,直到近代,我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也鍾情上這個纏綿動人並帶有愛國主義色彩的故事。他以《易鞋記》為基礎,重新改編為京劇,取名《韓玉娘》,就是後來的《生死恨》。梅蘭芳改編時,其故事情節基本保留,但它的結局卻從夫妻團圓,變為悲劇結束。其中改動之處有三:1、原來為玉娘主動贈鞋,作為今後見面信物,改為鵬舉和玉娘告別時,遺鞋一隻為玉娘拾去,留作紀念;2、鵬舉作官,命家丁尋找另一隻鞋,遍訪玉娘下落;3、玉娘見鞋,傷感不已。因而得病,最後與鵬舉訣別而歿。

[4]

  

参考文献

  1. 徐桂峰. 《艺术大辞海》. 台湾: 辞海出版社. 1991-06-01. 
  2. 明清小说网 >沈鲸
  3. 明清小说网>沈鲸
  4. 鞋与戏曲初探--明传奇《易鞋记》到京剧《生死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