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速率
沉积速率是中国生态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在汉字的历史上,人们通常把秦代之前留传下来的篆体文字和象形文字称为“古文字[1]”,而将隶书和之后出现的字体称为“今文字”。因此,“隶变[2]”就成为汉字由古体(古文字)演变为今体(今文字)的分界线。
目录
名词解释
沉积速率(deposition rate)是指沉积物对可容空间充填的速度。沉积速率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之间的相对关系控制着沉积水体深度和准层序组的叠置方式,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小于沉积物沉积速率时,沉积物向盆进积,沉积水体深度变浅;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大于沉积物沉积速率时,沉积物向陆退积,沉积水体深度变大;可容空间增长速率与沉积物沉积速率相当时,沉积物向上加积,沉积水体深度也基本保持稳定。
沉积速率用某一期间净沉积作用的平均值表示,单位为厚度/时间,cm /yr [1] 。
其计算方法有:①直接观测法,用系统比较新老测深和地质测量资料求得,适用于沉积速率较大的港湾和三角洲地区;②理论计算法,是从特定时间内进入盆地的沉积量,减去从盆地中移出的沉积量,求得单位时间内的沉积量;③放射性测年法,为利用14C、10Be、26Al、234U、230Th、23P、210Pb等同位素测年法,测定沉积层上、下界面的时代并与沉积厚度相比较求得,其中长半衰期者适用于深海缓慢沉积,短半衰期者,如210Pb可用于近岸快速沉积区;④古生物学法,因最后冰期结束于11000年前,温水种有孔虫和冷水种有孔虫的比值发生突然变化,可据此确定地层年代后,可计算相应期间的沉积速率;⑤氨基酸消旋法,用沉积速率与特殊氨基酸消旋作用速率的比例关系计算;⑥污染物质厚度测定法,可提供相关沉积物的数据,如DDT、ABS、55Fe、137Cs及其他微量金属元素,用于测定近岸或港湾工业污染物质的沉积速率。据上述方法测定的沉积速率为,红粘土是1~4毫米/千年、抱球虫软泥是1~3厘米/千年、硅质软泥为1~10毫米/千年、大陆边缘的粘土和粉砂为60厘米/千年或更大
参考文献
- ↑ 什么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识别出来的,搜狐,2021-03-26
- ↑ 隶变,变什么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