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沙仲達男,1957年7月生,中專,中共黨員,工程師,一級項目經理,任北京市政路橋控股公司市政集團—公司項目經理。他自1999年擔任項目經理後,先後承建了北京萬泉河立交、四豐立交及豐北路改擴建、彩和坊立交、展西路、香山南路以及北京奧運場館等多項重點工程。他曾獲2005年首都五一勞動獎章、2007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0年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1]

沙仲達
4034970a304e251fd00ca343a786c9177e3e5395.jpg
出生 1957年7月
國籍 中國
職業 工程師
知名於 2010年全國勞動模範

目錄

個人簡介

沙仲達所在項目部的前身是由全國勞動模範魯宗祥帶出的、在北京市政系統名聲顯赫的北京市政一公司二工區三隊。作為老勞模的接班人,沙仲達在繼承和發揚「123隊」光榮傳統的同時,融入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把項目部建成了一支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特別能戰鬥的團隊。沙仲達曾榮獲「全國優秀項目經理」、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1994--2005年七次獲得北京市政總公司先進生產(工作)者、2003--2004年北京市政一公司先進生產(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人物事跡

強化管理

沙仲達把「永爭一流」的企業精神作為項目部工作的動力。為此他在項目管理上創造了多個「第一」:第一個在項目部開展了CIS試點工作,規範了辦公區、民工宿舍區、食堂及施工現場的視覺形象。把項目部變成集中展示市政企業文化的窗口,建成企業文化樣板工地,其做法在總公司、一公司範圍內推廣。第一個實現了虛擬互聯網(VPN)。2001年,項目部建立了局域網,實現了施工現場與公司管理指揮系統的資源共享。2004年初,他又第一個在項目部的施工現場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真正實現了通過電腦坐在辦公桌前就能指揮現場施工。第一個在項目部設立主任經濟師,率先在項目部制定了以主任經濟師為核心的項目成本管理辦法,進行全面的成本控制。第一個在項目部簽訂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書,實現了連續5年無安全生產事故。

創新工藝

沙仲達十分注重技術創新工作。為此,他提出項目部要成為施工技術創新的基地,成為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基地。在四豐立交1#匝道橋施工中,他率先在試驗段採用了預製節段逐跨拼裝技術施工,該工藝在國內罕見。豐北路Z7匝道橋的大跨徑鋼樑其主跨鋼樑採用的是無支架施工工藝,在北京市是第一次使用。沙仲達和技術人員反覆研究施工方案,一方面指定專業工程師針對各部位、各工序的特點編製作業指導書、安全技術交底書,對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和施工培訓。另一方面經過同技術人員的反覆論證,改變了以往外加工鋼樑的做法,採取了先將西側鋼樑施工完成,再根據中間C梁的實際情況安排加工製作的方法,保證了梁體吊裝的精確度。兩項新工藝首次使用就獲得成功,贏得了業主和各協作部門的高度讚譽。

凝聚隊伍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沙仲達始終把員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下大力量改善項目部的食堂、宿舍,讓所有員工包括外施隊在內,吃上可口飯,睡上安穩覺。他的項目部安置了大批的待崗人員,他說:「多安置一人,員工隊伍就穩定一分;只要你對得起員工,員工就對得起你。」豐北F1輔路的施工因離現狀居民樓太近,遲遲不能開工,最後在相關部門的協調下,業主要求十日內必須完工。該條二百餘米的輔路除上水、雨水、電信、電力等綜合管線外,還有道路附屬設施和安裝隔音屏,按正常工期需要用一個月的時間。為了不影響居民正常休息,夜間不能安排施工。在沙仲達的合理安排下,員工們克服各種困難,用不到十天時間就圓滿地完成了施工任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