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
沙棘
沙棘別稱醋柳果、醋刺柳、酸刺、黑刺、醋柳、沙棗、達爾、大爾卜興、酸刺子、酸柳柳、其察日嘎納、黃酸刺、酸刺刺植物沙棘為胡頹子科沙棘屬,是一種落葉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鹼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於水土保持。國內分布於華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為藥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莖、葉、花、果,特別是沙棘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其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高,素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可以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輕工、航天、農牧魚業等國民經濟的許多領域。沙棘果實入藥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沙棘可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發作,還有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作用。[1]
目錄
生長習性
沙棘為雌雄異株風媒傳粉植物,花單性。葉腋中花芽分化於結實前一年發生。雄花芽分化早,雌花芽分化晚,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初,花芽分化定形後,雄株花芽比雌株花芽大1~2倍,雌花鱗片5~10片,雄花為2片,花芽大小及鱗片數量可作為雌雄株形態區分的標準。花期一般在4~6月份,未授粉的柱頭3~4天後,呈帶狀螺旋形。從開花至果實成熟需12~15周,坐果率60%~90%。沙棘的結果主要在二年生枝及三年生枝上,三年生枝上除了刺之外,幾乎每個芽子上可坐果4~8個,且不易落果,坐果率較高。種子播出的苗3齡為結果期,其中根櫱苗兩年可進入盛果期。通過適當修剪,調節營養生長與結果的矛盾,及時使樹體更新復壯,可以延長結果年限。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沙棘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區。北方高緯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帶及緩坡丘陵的下部,在部分地區河谷、坡地山頭葉有分布,尤其海拔1500~2100米以上地區生長茂密,結果多。沙棘喜光,耐低溫能力強,二年生幼齡期可發出就大量的根櫱條,這對防止土壤流失具有重要意義。[2]
化學成份
沙棘果實含黃酮類成分:異鼠李素(isorhamnetin),異鼠李素-3-O-β-D-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O-β-D-glucoside),異鼠李素-3-O-β-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O-β-rutinoside),芸香甙(rutin),紫雲英甙(astragalin)以及槲皮素(quercetin)和山柰酚(kaempferol)為甙元的低糖甙。還含維生素(vitamin)A、B1、B2、C、E,去氫抗壞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葉酸(folic acid),胡蘿蔔素(carotene),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兒茶精(catechin),花色素(anthocyanin)等。種子含油,其中脂肪酸為: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s),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亞麻酸(linolenic acid),非皂化部分有:玉蜀黍黃質(zeaxanthin),隱黃質(cryptoxanthin),a-,γ-和δ-胡蘿蔔素(carotene),谷甾醇(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以及磷脂(phosphatide)。皮含5-羥色胺(serotonin),葡萄糖歐鼠李甙(glucofrangulin)。葉含抗壞血酸,去氫抗壞血酸,異鼠李素(isorha-mnetin)胡蘿蔔素。根皮合生物鹼,根瘤含氯化血紅素(hemin)。 [3]
形態特徵
沙棘落葉灌木或喬木,高l-5米,生長在高山溝谷中可達1-8米,棘刺較多,粗壯,頂生或側生;嫩枝褐綠色,密被銀白色而帶褐色鱗片或有時具白色星狀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黃色或銹色。單葉通常近對生,與枝條着生相似,紙質,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30-80毫米,寬4-10(-13 )毫米,兩端鈍形或基部近圓形,基部最寬,上面綠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狀柔毛,下面銀白色或淡白色,被鱗片,無星狀毛;葉柄極短,幾無或長1-1.5毫米。果實圓球形,直徑4-6毫米,橙黃色或桔紅色;果梗長1-2.5毫米;種子小,闊橢圓形至卵形,有時稍扁,長3-4.2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澤。花期4-5月,果期9-10月。[4]
營養價值
沙棘果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脂肪、蛋白質、糖類、鹽類和維生素,並且含量豐富。每100g沙棘果汁中含維生素C 500mg-400mg、維生素E250mg-400mg、維生素B1含0.05mg-0.3mg、維生素B2含0.03,g-0.15,g、維生素B12含0.2mg-0.88mg、維生素K族化合物115、P族維生素20mg-350mg。沙棘素有「維生素C」的美稱,每100克沙棘果汁中,維生素C含量高達825-1100毫克,其含量是是獼猴桃的2-3倍。另外,沙棘中還含有多種維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亞油素、沙棘黃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質和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科學家對沙棘進行研究,發現其果實含有30多種生物活性成分,這30多種成分可提高人體的免疫機能。[5]
十大功效
第一大功效:沙棘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從沙棘中提取的沙棘總黃酮、不飽和脂肪酸等成份能有效調節血壓、血脂、血糖,直接清除超氧自由基和羥自由基,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過度聚集、軟化血管、改善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對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缺氧等病症有極好的防治作用。另外對改善心功能、緩解胸悶、心悸、氣短等症狀也有很好的作用。
第二大功效:沙棘對糖尿病的輔助治療作用從沙棘中提取的有效成份(沙棘黃酮、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SOD等)能降低血糖、穩定糖尿病的病情。
第三大功效:沙棘對免疫系統的作用沙棘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E、類胡蘿蔔素、SOD 、沙棘黃酮都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
第四大功效:沙棘對癌症的預防保健作用沙棘中的生物活性成份白花青素、苦木素、香豆素、5—羥色胺、β胡蘿蔔素等具有明顯的抗癌作用。
第五大功效:沙棘對呼吸系統疾病的預防保健作用沙棘在傳統醫學理論中就具有止咳平喘、利肺化痰的作用,對慢性咽炎、支氣管炎、咽喉腫痛、哮喘、咳嗽多痰等呼吸道系統疾病均有很好作用。
第六大功效:沙棘對消化系統疾病的預防保健作用由於沙棘中含有大量氨基酸、有機酸等多種營養成份,可以促進胃酸、胃液分泌。因而沙棘具有消食化滯、健脾養胃、疏肝利氣的作用。
第七大功效:沙棘保護肝臟的作用沙棘中含有的蘋果酸、草酸等有機酸具有緩解抗生素和其它藥物的毒性作用,促進受損的肝細胞加快癒合,降低轉氨酶,保護肝臟。同時對肝臟多餘的脂肪有消除作用。
第八大功效:沙棘的抗輻射作用沙棘中含有五羥色胺具有很強的抗輻射作用。原蘇聯把沙棘油列入宇航員的必需保健品。
第九大功效:沙棘抗炎生肌、促進組織再生的作用沙棘中提取的沙棘油富含VE、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β—谷甾醇、不飽和脂肪酸等,可促進這機體新陳代謝,有利於損傷的組織恢復,增強炎症中心的抗炎作用,以及明顯的促進潰瘍癒合作用。因而沙棘油在臨床上對輻射損傷、燒傷、燙傷、皮炎、粘膜炎、口腔潰瘍、子宮內膜炎、宮頸糜爛和胃及十二指潰瘍等有很好的療效,對手術後傷口癒合,消除疼痛、減少不良反應,也有很好作用。
第十大功效:沙棘的護膚養顏、健腦益智作用沙棘含有的多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不飽和脂肪酸、SOD等對防止皮膚老化、淡化老年斑、黃褐斑、改善睡眠質量、提高記憶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體力均有良好的作用。
[6]
長在什麼地方
1,沙棘,是一種胡頹子科、沙棘屬落葉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鹼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於水土保持。
2,沙棘是陽性樹種 ,喜光照,在疏林下可以生長,但對鬱閉度大的林區不能適應。沙棘對於土壤的要求不很嚴格,在粟鈣土、灰鈣土、棕鈣土、草甸土、黑護土上都有分布,在礫石土、輕度鹽鹼土、沙土、甚至在砒砂岩和半石半土地區也可以生長但不喜過於粘重的土壤。
3、沙棘對降水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應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如果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屬河漫灘地、丘陵溝谷等地亦可生長,但不喜積水。
[7]
種植技術
1、準備工作:種植時結合整地,每畝施入2500-40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起壟施入壟底,注意和土壤摻均勻,以免出現燒根現象。
2、播種:春播前將種子浸脹,行距10~15厘米條播,深度3厘米。1星期後出苗,當出現第1對真葉後,開始間苗,出現第4對真葉時,第2次間苗,株距保持5厘米。秋播宜在晚秋進行,播後畦面覆蓋,冬季澆水封凍,翌年出苗。
3、扦插:插條選擇中等成熟的生長枝,插期以6月中旬至8月未為好,插時行株距為(10~15)×(5~10)厘米。第2年春移植,行株距為(30~60)×(15~17)厘米。用1~2年無性繁殖苗造林,種植密度以密植為好,行株距4×2米。
4、種植密度:沙棘樹每畝種植220株左右,株行距1.5×2米。沙棘樹是雌雄異株,栽植時注意雌雄合理的配比,一般8株雌株配植1株雄株,樹穴的規格樹苗的大小而定,一般為直徑35厘米、深35厘米,苗齡以二年生的嫩枝扦插苗為好。
5、生長周期:沙棘的生長分幼苗期、掛果期、旺果期、衰退期四個階段,定植後二年內以地下生長為主,地上部分生長緩慢,3~4年生長旺盛,開始開花結果,成年沙棘樹高2~2.5米,冠幅在1.5~2米,第五年進入旺果期,一般樹齡15年後進入衰退期。
6、整剪樹形:沙棘樹要及時清理剪除病枝、死枝,刮除病皮,並在其刀剪傷口處及時塗抹愈傷防腐膜,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病菌侵襲感染,分別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噴施壯果蒂靈,增粗果蒂,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
7、促花分化:沙棘樹體掛果的大小年使得樹體承載失衡,既影響均衡收益,也影響果園樹體健康,要在每年的花芽分化期環刷促花王2號一次,即可大大促進花芽分化,提高開花坐果率,抑梢狂長,徹底均衡大小年。
8、病害防治:沙棘主要病害是干縮病,在栽植時應選擇抗病品種,同時加強田間管理,定期鬆土,增強土壤通透性,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化學防治是在4月下旬開始,開穴澆灌40%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月1次,連續3~5次。
9、適時採收:沙棘果的成熟期以特有的顏色和果實大小為標誌並依此決定採收期,由於長有許多棘刺,果實小,皮薄易破,果柄短不能自然脫落,給採收帶來許多困難,所以採收所用的勞動幾乎占栽培沙棘勞動的90%。
[8]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