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鎮
沙田鎮是廣東省東莞市下轄鎮,位於東莞市西南部,東江南支流出海口與獅子洋交匯處,素有「魚米之鄉」美譽。
沙田鎮龍舟歷史輝煌,是全國首個「龍舟之鄉」,境內疍家文化深厚,保留大量疍家風俗、民居,鹹水歌是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錄
簡介
沙田鎮
沙田鎮位於東莞市西南部20千米,珠江獅子洋和東江南支流的出口交匯處。距廣州和深圳均一小時車程,鎮內高速公司主要有廣深沿江高速和虎門港支線。是珠江三角洲的幾何中心地帶。全鎮面積106平方千米,轄管16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全鎮共有97829人,其中常住人口36342人,外來人口61487人。[1]
歷史沿革
沙田鎮是一片汪洋,經過長年累月的沖積,在東江南支流和獅子洋交匯處逐步形成灘涂和沙洲。至清代中葉才有一些「疍民」和周邊的貧苦農民在沙洲上拍圍立村,散居在各條圍的基堤上,從此才有沙田人居住生活的歷史。建國前,沙田分別由虎門、厚街、麻涌等地多方管屬。至建國後的1954年6月東莞縣在東江口一帶成立第11區,1955年9月改稱沙田區,1957年東莞縣撤區拼大鄉時,撤銷沙田區,1961年6月成立沙田人民公社,管轄沙田、新沙、大洲和立沙4個片,從此真正成為一個政治經濟的區劃實體。1983年改稱沙田區,1987年4月撤區建鎮,稱沙田鎮。
農業
1958年沙田人民大搞水利建設,開挖河涌,修建水閘,築堤聯圍。改變沙田地區支離破碎的狀況,使沙田由25個小圍逐漸形成一個近5萬畝的大圍。1958年至1963年間,全社總共建水閘5座,堵河35處,總長4234米,開河30千米,共完成273.847萬個土石方,大大地改變沙田的自然面貌,提高了對颱風和咸潮等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為沙田的工農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七八十年代以前沙田公社以農業為主,以水稻、甘蔗、香蕉三大作物為農業支柱。由於1977年至1979年連續三年農業大豐收、水稻畝產由原來六七百斤增至超千斤,1979年沙田公社被評為全國農業先進單位,受到國務院嘉獎。
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沙田鎮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0年工農業總值190226萬元(當年價,下同),是1980年的1657.4萬元的114.8倍,是1990年8041.7萬元的23.6倍。其中工業總產值為161606萬元,是1980年117.5萬元的1396倍,是1990年4215.7萬元的38倍;農業生產總產值為28620萬元,是1980年1540萬元的18.6倍,是1990年3826萬元的7.5倍。外資企業發展迅速,到2000年止全鎮共有「三資」企業98家、「三來一補」企業62家,年產值141168萬元。共有5個工業園區和一個港口區。民營企業發展迅猛,至2000年有民營企業215家,是1990年的8.6倍,產值61883萬元,是1990年66萬元的937倍。沙田占有黃金海岸線28千米,具有天然建設良港條件,至2000年積極引進外資24億元,建成並投入使用的碼頭14座,其中3.5萬噸級舶位一座;1萬噸級舶位3座;5千噸級舶位10座。1997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沙田貨運港與太平客運港合併為虎門港,升格為一類口岸,直接對外國船舶開放。交通、郵電、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從1980年至2000年建成公路32.8千米,公路橋14座,合計長1145米;建成自來水廠3座,其中規模較大的沙田水廠2000年的年供水量為1144萬立方米;建成110千伏變電站2座,年供電量31980萬千瓦時,年總用電量30788萬千瓦時;程控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6000門,安裝電話11300門。隨着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農民人均收入5819元,是1980年408元的14.3倍,是1990年1391元的4.2倍。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大大增強,鎮政府加強對環境的整治力度,到2000年底,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01公頃,建成公園2個,占地面積51公頃,「三化」建設總投資474萬元,通過對街道改造,使沙田鎮貌煥然一新。
科教文衛
百業俱興,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1985年沙田中學新校舍建成,1995年又新建一所中學。目前每年在校的中學生有3200多人,1995年已普及高中教育。沙田鎮男女龍舟隊多次參加國內外龍舟大賽,並屢獲殊榮。1997年沙田鎮成功地承辦了第二屆「炎黃懷」世界華僑華人龍舟系列賽東莞賽區的賽事,沙田龍舟隊受國家委派參賽並奪得男女混合組總冠軍和男子隊單項冠軍。1998年沙田鎮受男子龍舟隊國家委派參加在馬來西亞檳城舉行的「第三屆亞洲龍舟錦標賽」勇奪男子250米和500米兩項冠軍,同時囊括「檳城龍舟邀請賽」男子國際項目的兩面金牌。同年六月代表國家參加「1998年香港國際龍舟賽」奪得冠軍。1999年9月沙田鎮女子龍舟隊受國家委託參加在英國諾西漢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龍舟錦標賽,一舉囊括女子250米、500米、1000米等三項比賽的世界冠軍。2000年1月沙田鎮被國家授予全國第一個「龍舟之鄉」稱號。
文化與旅遊
濃厚的龍舟文化
歷史沙田鎮具有濃厚的龍舟文化歷史,沙田龍舟隊曾多次代表國家出征歐洲、亞洲、參加國際性的比賽,力壓群雄,成績優異,並於2000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了全國第一個「龍舟之鄉」的稱號。在每年的5月12日前後,在具有水鄉特色的淡水湖上會隆重舉辦一年一度的龍舟賽事,以此傳承和發揚該鎮的龍舟文化。
海鮮長堤
觀山望海、詩情畫意品海鮮。沙田地處珠江獅子洋和東江南支流的出口交匯處,河流縱橫交錯貫穿於整個沙田,因此,沙田的海鮮河鮮特別豐富,而且沙田具有28千米的海岸線,風景優美的「海鮮長堤」就位於沙田鎮西南面的西大坦村的海岸線上,它是鎮委鎮政府打造「發展港口經濟、建設濱海城市、構建和諧沙田」這一戰略目標的一張特色牌。
五一長假,不下數萬遊客從各地專程開車輾轉來到東莞沙田一個名不經傳的靠海小村,在「孤帆遠影碧空盡」的意境中體味這謎人的海景與誘人的海鮮,坐在建於海上的吊腳樓上用餐,憑海臨風,濤聲陣陣,大虎山和小虎山就正對着這些別致的海邊大排檔,著名的虎門大橋也遙遙雄踞南面。
晴天時,夕陽西下,落霞滿天,歸來的漁船和遠航的貨輪就從眼前緩緩駛過。雨天時,大虎山和小虎山在雨中約隱約現。此情此景,讓人頓時覺得旅途的疲憊立消,這是任何豪華的星級酒店都無法比擬的。有美景助陣,慕名而來的食客們自是胃口大開,海邊大排檔的海鮮更是新鮮生猛、又平又靚,有約一百多個品種,其中一些特價海鮮如麻蝦、瀨尿蝦等500克只要20元,這裡還有一些其他地方吃不到的沙田土菜如正宗燜南瓜鹹蛋炒冬瓜等,這些都是地道的普通農家菜,但卻是顧客們每次必選的心水選擇。如果你是一家老少從喧譁的城市來到這裡,想過上一天農家的田園生活,你可以到菜地里自己挑選新鮮的蔬菜或到漁塘邊垂釣,親身感受一下農家的田園生活。
正如一位食客所說,那麼多人不辭偏遠,慕名而來,最重要的還不是在這裡吃到什麼更便宜的海鮮,而是找到一種真正的舒適放鬆,在海邊一邊欣賞海景,一邊吃海鮮的新鮮感和樂趣,沙田海面附近都是農田,沒有受到任何污染,保留了大海的自然情致,這才是吸引食客的真正原因。
立沙島:典型的濱海水鄉
立沙島位於沙田鎮西北面,島內設有4個村民委員會,總面積30978.6畝,戶籍人口9500多人,島內三面環水,其古樸的風貌和濱海水鄉的特色讓無數涉足過島內的人們大為驚嘆,稱其可與蘇杭的江南水鄉媲美。立沙島內地勢平坦,河道如織、石橋縱橫,島上大部分村民依水而居,房屋臨河而築,前街後河,處處綠波蕩漾,家家臨水映人,呈現典型的濱海水鄉景致。在立沙島內遊覽,眼裡滿是水的影子,人在橋上走,船在水上游,自有一股悠然自得的情趣。在東莞這繁華的大城市中,這樣古風猶存的濱海水鄉小島,實為難得。
先鋒村:漁歌晚唱的風情畫
先鋒村位於沙田鎮西北,西臨東江南支流,與立沙島對面而望,水陸交通便利,土地面積0.7平方公里,總人口2036人,村民以漁業為主,是個純漁業村。
全村現擁有捕撈船隻190艘,各種小船不計其數。捕魚時節,在碧波蕩漾的東江南支流上將呈現百柯爭流的壯麗的景觀;當夜幕降臨之際,這裡的岸邊更是點點風帆、燈光閃爍、漁歌晚唱。隨着漁船維修基地以及水產綜合市場的逐步落成使用,這裡將成為我鎮繼「十裏海鮮長廊」又一個假日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親臨於此,你將忘記都市的煩囂,既可寄情於漁船捕撈的另一番情趣,又可以賞閱東江漁歌晚唱的風情畫,更可以隨意在岸邊海鮮大排檔品嘗到新鮮捕撈出來的各種海鮮。當中的風情意境和享樂情趣,也許在親臨其境中才能慢慢地感受到!
沙田從1961年成立人民公社至今,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沙田人民經過幾十年的辛勤勞動、改造自然、大搞水利和路橋建設,奮發圖強,大力發展經濟。1987年8月廣東省政府批准沙田鎮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重點工業鎮之後,沙田的經濟發展更是一日千里。近年來,沙田鎮委、鎮政府正在精心規劃,抓住機遇,加大力度,打好「城市牌、外資牌、民營牌」,朝着把沙田建成現代化港口重鎮這一目標前進。[2]
南環河景觀帶
環湖景觀工程位於沙田鎮中心區,總陸地面積為441503m2,分為兩期工程建設。對於整個河道的景觀定位為:以水為紐帶,融合生態與城市,體現自然與人文,以生態保護、觀光游賞、水上娛樂、居住休閒、文化展示為主要功能的城市濱水景觀帶。整個景觀帶根據周邊的用地分析及景觀特點可分為三個區七景。三區:動感活動區、湖濱休閒區、生態體驗區。七景:南環集慶、沙田飛龍、濱水盈波、水岸晨曦、五色草塘、蘆汀蓮渚、莞塘花香。
一期工程總陸地面積為136817m2。包含兩個景觀區:動感活動區、湖濱休閒區,四景:南環集慶、沙田飛龍、濱水盈波、水岸晨曦。
其中動感活動區的景觀綠地主要與規劃的商業用地相連接,考慮到商業用地人流量大、活動密集等特性,因此在設計時,主要以「休閒、參與、歡樂」為主題。包含的景點有為遊人提供觀景休息,為附近商家提供表演的歡樂舞台;環境優美的濱水咖啡廳;漁人碼頭;濱水觀景台階等等。
湖濱休閒區則主要與住宅用地及文化中心用地相連接,因此在設計時,考慮此處成為豐富居住區的綠色空間的同時,形成可供人們親水、戲水、玩耍、散步的場所,引入公共活動空間,結合市民廣場,增添了城區的休閒氛圍。在與文化中心相接處,將設置龍舟文化公園,主要通過雕塑小品、燈光等景觀元素對龍舟文化進行全新的詮釋,使人們對當地的文化有更深的體會及了解。主要的景點有:體現當地龍舟文化的龍舟文化廣場、為附近居民提供表演、健身、休閒場地的下沉式舞台、晨曦廣場、親子廣場、休息平台等。
相關視頻
美麗的沙田鎮中心區
榮譽記錄
2018年10月,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沙田鎮排第9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