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羅單竹
沙羅單竹 |
中文學名:沙羅單竹 拉丁學名:Schizostachyum funghomii 界:植物界 |
沙羅單竹(學名:Schizostachyum funghomii McClure)是禾本科、(竹思)簩竹屬竹類植物。稈直立,高達可達24米,尾梢勁直,圓筒形,粗糙,具硅質,初時多少被糙伏毛,稈環平,光亮,籜環稍隆起,稈每節分枝多數。稈籜遲落,質硬而脆,背面具硅質,邊緣無毛,較薄,紙質,鞘口繸毛顯著,棕黃色,基部被微小糙硬毛;籜舌無毛,邊緣淺裂,籜片線狀披針形,小枝具葉,葉鞘下部多少具硅質;葉耳不顯著,葉舌邊緣有淺裂成流蘇狀,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假小穗着生於無葉花枝之各節,圓柱形,被白色柔毛;薄紙質,邊緣無毛或近無毛;苞片長圓形,紙質,具多脈,小穗含小花,外稃長圓狀披針形,質硬而脆,強烈內卷,內稃具多脈,近無毛,花葯棕黃色,子房無毛,具短柄,花柱淡黃色,柱頭紫色,羽毛狀。果實紡錘型。7-8月筍期。4-5月開花;7-8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雲南、廣東及廣西的西江流域,越南北部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下濕熱的溝谷地帶。常見的混交植物有番龍眼、白顏樹、四數木、垂穗金刀木、野樹波羅、小葉紅光樹和木奶果等。
沙羅單竹竹材纖維性能好,是良好的造紙原料和編織材料。筍質極嫩,無苦澀,味美,最宜鮮食,也可製成罐頭、筍乾等。
目錄
目錄
形態特徵
稈直立,高達14-18米,最高達24米,直徑7-9厘米,最粗達16厘米,尾梢勁直,節間60-70厘米,最長者可達130厘米,圓筒形,粗糙,具硅質,初時多少被糙伏毛,稈壁厚3-5毫米,稈環平,光亮,籜環稍隆起,稈每節分枝多數。稈籜遲落,質硬而脆,長約為基部寬的2/3,背面具硅質,被有貼生的白色或淡黃色糙毛,邊緣無毛,較薄,紙質,頂端近截平或微凹;籜耳缺如或在大的稈籜上為極狹而高僅1-2毫米的皺摺帶狀物,鞘口繸毛顯著,長5毫米,棕黃色,基部被微小糙硬毛;籜舌高1-2毫米,無毛,邊緣淺裂,被3-5毫米的流蘇狀毛;籜片線狀披針形,外翻,在稈下部節上者長不超過籜鞘之一半,背面無毛,腹面基部被一簇與繸毛等長的剛毛,其餘部分被糙伏毛。小枝具葉6-9枚,葉鞘下部多少具硅質;葉耳不顯著,繸毛多數,長5-6毫米,基部被微小糙硬毛;葉舌約1毫米,邊緣有淺裂成流蘇狀,葉柄長3-5毫米;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0-30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上表面除基部及中脈附近被極稀疏白色長柔毛外,余處無毛,下表面被白色小糙硬毛。
假小穗着生於無葉花枝之各節,圓柱形,被白色柔毛;先出葉長圓狀倒卵形,長5-7毫米,薄紙質,具2脊,脊上被白色小纖毛,頂端鈍,邊緣無毛或近無毛;苞片1至數枚,長圓形,長6-15毫米,紙質,具多脈,頂端鈍圓,具短尖頭或三角狀尖頭,小穗含小花1-2,通常頂端的1枚能發育,孕性小穗長3厘米,不孕小穗長1.8-2.2厘米;外稃長圓狀披針形,長15-17毫米,質硬而脆,強烈內卷,密被白色柔毛,具多脈,頂端急尖,具粗糙芒尖,長1-2毫米;內稃長達26毫米,具多脈,基部螺旋狀圓卷,近無毛,上部有顯著縱溝,被白色纖毛,頂端2齒裂(見於孕性小穗中)或為不等長的2脊(見於不孕小穗中),花絲白色,長達18毫米(未伸出時長僅2-3毫米),常成對在基部合生,花葯棕黃色,長達12毫米;子房無毛,長達9毫米,具短柄,花柱淡黃色,長達15毫米,柱頭3,紫色,羽毛狀。果實紡錘型。
種子為穎果,長15.46-24.42毫米,寬2.03-4.51毫米,平均長寬比為5.91;外帶穎殼(分內稃、外稃),外稃易脫落,頂端無芒,果皮質薄幹燥略開裂,內稃與種皮緊密不易分離;其形狀為狹卵形或卵狀橢圓形,腹部近光滑,表明有一條明顯的腹溝,胚位於穎果基部,成熟時呈褐色,種子淨度;將種子上的外殼、廢種子、夾雜物去除後,種子的淨度為72%,種子千粒重;沙羅單竹種子帶殼(內、外稃)千粒重為58.36克,去殼千粒重為51.18克。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下濕熱的溝谷地帶。常見的混交植物有番龍眼、白顏樹、四數木、垂穗金刀木、野樹波羅、小葉紅光樹和木奶果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德宏、臨滄、西雙版納地區和金平、河口、屏邊、文山等地)、廣東及廣西的西江流域,越南北部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