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河南道:唐朝地方行政區名。道,在隋唐屬於監察區名稱,在唐前期是監察機構而非正式行政機構。

相當於山東省河南省大部,江蘇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轄有一府、二十九州,共一百二十六縣。 1府29州分別為:河南府、虢州、 陝州、汝州、汴州、許州、陳州、蔡州、鄭州、滑州、潁州、亳州、宋州、徐州、泗州、宿州、海州、濮州 、曹州、登州、萊州、密州、青州、沂州、兗州、淄州、齊州、鄆州、棣州、濠州。[1]

目錄

歷史沿革

安史之亂後,地方割據興起,道成為事實上的地方行政機構,並伴隨各地節度使,成為藩鎮割據的開始。唐貞觀元年(627年),置十道,河南道屬其一,

轄境在黃河之南,故名,東盡海,西距函谷,南濱淮水,北臨黃河。領虢、陝、汝、鄭、滑、汴、許、陳、蔡、潁、亳、宋、徐、泗、宿、海、濮、曹、登、萊、密、青、沂、兗、淄、齊、鄆、棣、濠和河南府,共30個州府。轄境相當於山東省、河南省全境,江蘇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治洛州洛陽縣(現河南洛陽市東北)。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為十五道,分置都畿道,以京官遙領河南道。開元中汝州臨汝郡入,共2個府州。河南道遂改治汴州浚儀縣。

視頻

河南道 相關視頻

河南道中書院馮文舉——讀經之路
《中國通史》 安史之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