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河姆渡文化遺址

河姆渡文化遺址

中文名: 河姆渡文化遺址

館藏地點: 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

出土時間: 2005年1月

出土地點: 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

總面積: 達4萬平方米

河姆渡文化遺址,發現於1973年,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疊壓着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


河姆渡文化遺址,通過1973年和1977年兩次科學發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干欄式建築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


河姆渡文化遺址的發掘為研究當時的農業建築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佐證,是我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國展覽,深深地震撼着整個世界。[1]


目錄

考古研究

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於2005年1月宣布,經4個多月搶救性發掘,在寧波市江北區境內,位於寧紹平原東部,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首次發現了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早期原始村落——傅家山遺址。


此次發現的傅家山遺址是浙江省繼河姆渡遺址發掘之後規模最大,出土器物最多,保存遺址最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着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2021年11月,位於舟山白泉鎮的「王家園遺址」確認為河姆渡文化遺址,是舟山地區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這一重大考古發現,把舟山群島的歷史追溯到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早期。


發掘物品

發掘的器物顯示,傅家山遺址是一處以耜耕農業為主的原始村落,屬於耜耕、漁獵和採集經濟並存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類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在寧波市區範圍內首次發現的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遺址。


寧波市考古所副所長褚曉波說,這次發掘出來的傅家山遺址與河姆渡遺址相距近20公里,和前不久發現同屬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遺址相距五六公里。三處遺址的地理位置構成三角形狀,其共同的特徵是圍繞姚江逐水而居,因此,也可以說寧波姚江流域是河姆渡文化的故鄉。


記者在發掘現場看到,傅家山遺蹟為木構建築基址,面寬方向長度30餘米,並在南北兩端的地層中延續。建築基址進深方向寬度約16餘米,有7至8排木樁。基址殘留較多的是樁木、木板,還有少量帶有榫和卯孔的建築構件。其中樁木成排、成組有規律地向面寬方向分布,木板散亂於其間。


根據樁木用材的大小、走向和建造的手段分析,考古專家推測出這裡可能有兩種建築類型:一種是樁木和橫木有序結合構成干欄式建築的地基,另一種是柱坑式建築基址。考古人員根據建築遺蹟上部的地層中發現的木炭碎屑推斷,火災是造成傅家山原始村落遭毀的原因。傅家山遺址發掘了大量陶片,有些器形和紋飾在河姆渡文化中屬首次發現。考古專家介紹說,根據功能可分為炊器和盛儲器,主要有釜、罐、盆、盤、缽、器蓋、器座、支座等。


文物保護

據考證,傅家山先民定居以後,種植水稻是它最主要的食物。根據是骨耜農具的使用、夾炭陶中大量摻和的稻穀和陶器上穀粒、稻禾的刻劃紋飾等。除此之外,漁獵和採集是這些先民必要的經濟補充。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河姆渡 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相關信息

⑴新石器時代遺址


河姆渡遺址是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總面積約四萬平方米,堆積厚度四米左右,上下疊壓着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文化層的時代,距今約七千年,是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一。第三、四文化層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蹟和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⑵分布位置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首先發現,故於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着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該文化目前唯一經過較大規模發掘的是河姆渡遺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會、浙江省博物館主持,進行了兩期發掘。1982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在浙江鄞縣辰蛟,寧波八字橋,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發現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遺存。


晚期遺存

河姆渡遺址位於河姆渡鎮金吾廟村(原羅江鄉浪墅橋村)。


它是1973年夏天當地農民建造排澇站時發現的,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自下而上疊壓着4個文化層,根據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500-5000年。


河姆渡遺址於1973年和1977年冬進行過兩次考古發掘,合計面積2630平方米,出土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藝術品等文物6700餘件,還發現豐富的栽培稻穀和大面積的木建築遺蹟、捕獵的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骨骸、採集的植物果實及少量的墓葬等遺存。所有這些,為研究我國遠古時代的農業、建築、制陶、紡織、藝術和東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氣候、古水文的演變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河姆渡遺址第一、二文化層的出土文物與省內湖州邱城遺址下層及嘉興市郊馬家濱遺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層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發現,而且它已擁有較為發達的耜耕農業、採用榫卯技術的干欄式建築,在國內同時代的遺址中它的生產、生活水平處於領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學文化,暫時命名為河姆渡文化。


文化意義

河姆渡遺址發現後,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為儘快把它公諸於世,1976年4月,國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開「河姆渡 遺址第一期發掘工作座談會」(實際是一次研討會),來自北京、上海、陝西、廣東、福建、安徽、浙江的專家學者和餘姚縣、羅江鄉的代表共60多人參加了這次座談會。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在7000年前長江流域同樣有着繁榮的原始文化,與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一致同意了對河姆渡文化的命名。


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相關市縣文管會在寧紹平原作了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普查,近年來在基本建設中又陸續發現了一些,至今共發現河姆渡文化類型遺址47處,分布於錢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區和舟山群島,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計有25處,因此可以說,餘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