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 |
河洛大鼓,河南傳統地方曲種之一,一種以說、唱為藝術表演手段,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歌唱社會生活的傳統音樂。當地人都稱河洛大鼓為「說書」,至今在洛陽一帶常把「說書唱戲」聯在一起。
河洛大鼓的演唱藝術形式有十一種詞牌,知名的藝人有段雁、胡南方、李祿、張天倍、程文和、段界平、王小岳等。
2006年5月20日,河洛大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基本內容
歷史源流
河洛大鼓,起源於清末民初,是在洛陽琴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洛陽琴書舊稱"琴音",早期的伴唱樂器是我國傳統的七弦古琴。洛陽琴書早期演唱方式多為閉目坐唱,其唱腔委婉細膩,字少腔多,節奏緩慢拖沓,其演唱書目也多為才子佳人悲歡離合的中、短篇故事。"琴音"在官宦、商紳和文人之間傳唱,詞曲典雅,流入民間後,改稱"琴書",其琴也改為揚琴。 據洛陽地方志記載,河洛大鼓形成過程和初創時間為:清末以前,洛陽城鄉流傳較廣的曲藝形式稱"琴書"。約在清末民初,偃師縣琴書藝人較集中的段灣村,有段炎等人前往南陽學藝,學會了當地的"鼓兒詞"。並與洛陽方言琴書結合後,逐漸形成了具有洛陽地方特色的大鼓。" 河洛大鼓在發展過程中曾有"鼓碰弦"、"大鼓京腔"、"洛陽大鼓"等名稱,"河洛大鼓"的名稱是在1952年才正式命名的。河洛大鼓最常見的表演形式為,主唱者左手打鋼板,右手敲擊平鼓,另有樂師以墜胡伴奏。演唱風格歡快活潑、氣氛熱烈,常以"願書" 的方式,在鄉村庭院表演。
代表作品
傳統曲目多取材歷史故事,長篇有《雙鞭記》、《溫涼盞》等;中篇有《雙鎖櫃》、《鸞鳳配》等;短篇唱段有《取長沙》、《截江》、《打關西》等。反映現實生活的曲目有《焦裕祿風雪探茅屋》、《巧擺地雷陣》等。
傳承意義
在河洛大鼓傳承過程中,先後出現過許多知名的藝人。第二代傳人有"說書狀元"之稱的張天倍,在洛陽幾乎家喻戶曉;第三代傳人程文和,享譽豫西,並曾代表河南參加全國首屆曲代會,一曲《趙雲截江》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讚賞;第四代傳人段介平,以及原河南省曲藝團團長王小岳等,都曾獨樹一幟,聞名遐邇。
逢紅白喜事不請"響器"(吹打樂器)請"願書",是當地村民已沿襲多年的習俗。求一家平安請書叫"平安書";娶媳婦請書叫"紅書";毛娃過生日待客請書叫"面書";老人做壽請"壽書";還有"掛鞭書"、"立碑書"等名目繁多的各種書場,河洛大鼓成了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所以當地從事河洛大鼓的藝人很多,鼎盛時期就有一、二百餘人。
然而,隨着電視的普及,河洛大鼓的聽眾人數逐年下降,年輕人已無人聽更無人學,[1]特別是年事已高的老藝人大多已謝世,藝人只減不增,所以藝人已不到20人,年齡均在五、六十歲以上,並且大部分已不再從事表演活動,河洛大鼓的生存狀況已跌入令人擔憂的境地。
參考文獻
- ↑ 尚培元/中篇小說《臘月里的一場河洛大鼓》連載,悅文天下,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