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沼泽水》是中国自然地理常识的一个名词术语。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目录

名词解释

蓄积于沼泽表面或含于沼泽草根层和泥炭层中,以自由水(也称重力水)和黏着水(包括毛管水、薄膜水、渗透水和化合水)两种形式存在的水体,称为沼泽水。 沼泽水浑浊,呈黄褐色,有腥臭味。有机酸和铁锰含量较高者,水面常呈现红褐色。除干旱地区的盐沼和海滨沼泽外,矿化度都较低,一般不超过500mg/L。

硬度很低,pH值为3.5~7.5,呈弱酸性或中性反应,其中呈弱酸性者居多。

沼泽水中含有较多的腐殖酸,含量从每升几毫克到上百毫克。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CO↓(2)、O↓(2)、H↓(2)S、N↓(2)等。

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型和硫—氯型两类。

沼泽水有各种补给来源。位于分水岭上的沼泽体,沼泽水的惟一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缓坡上的沼泽体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低洼处常有地表径流过境;地下水出露带上的沼泽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平原地区流域分水线处的沼泽由大气降水和当地径流补给,河流阶地坡脚处还有地下水补给;河漫滩上的沼泽大多为河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共同补给;海滨沼泽由海水和降水补给;内陆干旱区的沼泽多为地下水补给。另外,无论沼泽发育在何种地貌部位上,只要沼泽表面发育成凸形,就只有大气降水补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