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泗頂鎮,隸屬於融安縣,距縣城40公里,是融安縣的東南門,東距桂林市119公里,接桂林市永福縣三皇鄉;南與橋板、沙子兩鄉接壤,是兩鄉往縣城的唯一通道;西接浮石鎮;北與大坡鄉相鄰;省道306線橫穿境內,交通便利,地理區域優越。全鎮轄山貝、馬田、壽局、上洞、振彩、三坡、泗頂、吉照、儒南9個村民委員會和泗頂社區共103個自然屯,集居壯、漢、苗、瑤、侗等民族,是一個以糧為主,糧林礦並舉的山區鄉鎮。[1]

中文名稱:泗頂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廣西柳州市融安縣

電話區號:0772

郵政區碼:545400

面 積:279.05平方公里

人 口:18793人(2017年)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火車站:融安站

車牌代碼:桂B

目錄

基本信息

泗頂鎮東與水福縣壽城鎮相接;南與沙子鄉、橋板鄉相連;西與浮石鎮毗鄰,北與大坡鄉接壤。泗頂於1984年置鎮。省道20171線由桂林至柳州橫貫境內,全鎮大部分村都通城控和移動電話,交通和通信都十分便利。

耕地總面積25940.48畝,其中水田19383.15,旱地6557.33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892畝,其中花生379畝,油菜930畝,糖果蔗281畝,西紅柿種植達4000多畝,羅漢果種植250多畝。全鎮共造林5668.7畝,其中生態林4270畝,豐水梨500畝,椪柑428畝,種植板栗1145.92畝。全鎮飼養生豬1.53萬頭,年末存欄0.54萬頭,出欄0.99萬頭;牛飼養量0.655萬頭,年末存欄0.283萬頭,出欄0.732萬頭;飼養山羊0.582萬隻,年末存欄0.302萬隻,出欄0.28萬隻;飼養家禽8.443萬羽,全年出欄2.064萬羽;水產類總產量185噸。

地理位置

鎮政府原所在地位於馬鞍山白面山臘燭山和元寶山之間,三條溪水匯合處,故取名泗頂,意為三條溪水四座山之頂。泗頂1950年屬於融縣六區,1952年屬於融安縣六區,1960年建立新街搬遷(現政府所在地),1984年改名泗頂鎮。該鎮地屬石灰岩山區,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多丘陵,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溫暖潮濕,年均氣溫17.8攝氏度,年降水量189.9毫米,土地肥沃,鎮內盛產竹木、板栗、柑果、香菇、木耳、薏米、筍乾等經濟作物,蘊藏有豐富的鉛鋅、鐵、硫鐵、硫磺及爐甘石、重晶石等礦產,其中以鉛鋅礦儲量最為豐富,距鎮政府僅2公里駐有省區屬企業泗頂鉛鋅礦。

礦產資源

泗頂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鉛、鋅、鐵、礦鐵、硫磺及爐甘石、重晶石等,其中鉛鋅最為豐富。自治區重點礦產企業泗頂鉛鋅礦便在泗頂鎮地界內,距鎮政府僅2公里。2002年泗頂鎮的耕地總面積為26112畝,糧食總產量7047噸。泗頂鎮的經濟作物主要有西紅柿、板栗、筍乾等,其中西紅柿種植面積達2789畝,產品遠銷省內外,泗頂鎮的山羊養殖量也較大,2002年的存欄數為5269頭。

農業發展

一是農業結構優化調整。在切實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同時,發揮比較優勢,積極發展高效經濟作物,以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為主攻方向,靠規模基地增效益,靠特色產品添活力,靠品牌效應拓市場。認真組織實施了「3、5、8、10」工程,即不同類型田地每畝經濟效益分別達到3000、5000、8000、10000元。同時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主攻科學養殖、規模養殖、高效養殖,儘快形成養殖產業基地。二是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提高。緊緊圍繞畜牧、小麥、棉花、林業、山芋、油料六大主導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堅持以工業的理念抓農業,把壯大龍頭企業作為提升農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不斷加大爭取國家、省、市項目和龍頭企業扶持資金力度,重點扶持一批效益好、發展潛力大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三是勞務經濟不斷壯大。採取多種形式擴大農民培訓覆蓋面,本着「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認真組織實施「陽光工程」,提高受訓農民轉移就業率,打造泗縣勞務品牌。積極扶持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搞好跟蹤服務,加大維權保護力度,解除外出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

農村建設

編制實施了新一輪村莊規劃,主要抓了鄉鎮所在地、村委會所在地和自然村建設,逐步推進整治空心村,縮減自然村,撤併小型村,搬遷偏遠村,形成基礎設施配套、分區建設合理的新型村莊布局。同時加快了農村道路建設,實施了村村通工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實施了老濉河治理等工程。加強了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推廣沼氣等清潔能源。

企業發展

泗頂鎮重視鄉鎮企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2002年的鄉鎮企業營業性收入突破億元大關,達1.041億元,總產值達9268萬元。鄉鎮企業的重點是礦產企業。為改變礦產資源這一不可再資源枯竭後的落後面貌,泗頂鎮加大產業結構工作力度,重點是抓住全鎮退耕還林近萬畝的機遇,在經濟作物的發展上下大力氣,種柑甘蔗、板栗、豐水梨等,同時把發展草食動物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好抓實。

黨政建設

示範村鎮建設穩步推進

為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開展,儘快落實《安徽省財政新農村建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文件精神,縣新農村建設辦公室組織人員對省級示範鎮大莊鎮、省級示範村大莊鎮的田莊村和佃莊村、黃圩鎮的三侯村、泗城鎮的大吳村和關廟村、長溝鎮的劉圩村、墩集鎮的單溝村、丁湖鎮的吳圩村、劉圩鎮的四山村、草溝鎮的孫巷村等「一鎮十村」進行了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及時掌握新農村建設補助資金使用的意向和項目申報情況。在調查中發現相關示範村鎮的廣大幹群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工作積極性較高,都能圍繞省里補助資金並結合本村實際情況進行反覆論證、認真勘察、科學決策,研究申報了一些較為可行的項目。村容村貌較差。對此,縣新農辦的同志認真幫助示範村鎮編報項目。

城鎮事跡

自2007年4月以來,在全縣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動員大會後,泗頂鎮9名區、市、縣派指導員積極響應區黨委號召,按照市、縣的統一部署和安排駐村入戶為民辦實事。在短短的五個多月里,共完成村屯建設規劃項目9個,開展各項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11期(受培訓人員5450人),幫助村屯群眾調解生產勞動糾紛21起,籌措建設項目資金31.54萬元。為村屯學校和群眾建橋修路16處(座),為農戶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困難和人畜飲水等實事34件。特別是振彩村新農村建設指導員肖顯祥(縣交通局幹部),自2007年4月以來,他在短短的五個多月里,為振彩村泗等屯的群眾建橋修路和架設高壓電先後奔跑了縣交通、公路、水電、審計、發改、林業、國土和勞動等部門和單位,共籌得各種贊助資金8萬多元,為泗等屯修建了一條總長約4公里的屯級公路和一座長為55米、寬4.5米,總投資4.5萬元的過水路面橋。肖顯祥指導員,不但為偏僻落後的泗等屯修通和架設了與外連接的致富橋樑,而且也為振彩村和其他村屯群眾解決了許多生產、生活上的實際困難。為此,泗等屯的退休教師韋昌南編了一首順口民歌:「最最落後泗等屯,解放以來沒電燈。不通橋來不通路,河水一漲免出門。今非昔比泗等屯,通橋通路通電燈。全靠幹部肖指導,脫貧致富引路人」。

視頻

廣西融安縣泗頂礦工宿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