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斑鸨指名亚种
波斑鸨指名亚种 |
中文学名:波斑鸨指名亚种 拉丁学名:Chlamydotis undulata undulat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鹤形目 科:鸨科 属:鸨属 种:波斑鸨 亚 种:波斑鸨指名亚种 命名时间:Jacquin,1784 外文名:Houbara Bustard |
波斑鸨指名亚种(学名:Chlamydotis undulata undulata )是鹤形目鸨科的大型地栖鸟类。体型较大鸨为小,外形似鸡,但仅具3趾。头顶有羽冠,颈侧有松散的羽束,下颈部羽束延长。下体自胸以下为白色,两胁有黑色横斑。初级飞羽基部有大的白斑,飞翔时十分明显。两性羽色相似,但雌鸟体型较雄鸟为小,颈侧的饰羽也较少。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 通常成群一起活动。十分善于奔跑,主要吃野草,也吃甲虫、蝗虫、毛虫等。分布于非洲北部。 [1]
目录
波斑鸨指名亚种外形特征
波斑鸨指名亚种 是大型陆栖鸟类。体长55~70厘米。体形介于大鸨和小鸨之间,而且雄鸟和雌鸟的羽色相似。上体为沙皮黄色,头部和颈部的颜色较淡,背部具有黑色斑点,头上具有黑白二色的长形羽冠。颈侧具有垂直向下的黑色和白色长形饰羽悬挂于胸前,而大鸨和小鸨均没有这种饰羽。
胸部至尾下覆羽为白色。飞羽为黑色,初级飞羽的基部有大块的白斑,飞翔时极为明显。幼鸟斑纹较多。虹膜金黄色,上嘴黑色,下嘴绿色或角黄色。脚和趾绿色、铅色或褐黄色。
雌鸟和雄鸟颈侧均有松散延长的羽束,内侧羽基部白,端部黑;外侧羽白色,形细长。 幼鸟:上体具许多沙色箭头状斑纹,羽冠和颈侧饰羽较为短小。 虹膜淡至鲜金黄色。上嘴黑色,下嘴绿色或角黄色。腿和趾绿色、铅色或褐黄色。
波斑鸨指名亚种生活习性
波斑鸨指名亚种 是栖息于荒漠和半荒漠的鸟类,在新疆多在植被盖度、高度和木本植物丰富度较低的地带繁殖栖息,其筑巢地的地势平坦,略有起伏,荒漠植物群落以假木贼(Anabasis salsa)和蒿(Artemisia sp.)为建群种,植被盖度15%一25%,高度10—15 cm,利用视野开阔的栖息地可以躲避沙狐(Vulpes corsac)的捕食。
白天活动,善于奔走,不爱飞翔;性机警,视力极佳,如遇惊扰即隐入草丛中,天气炎热时,喜欢在猪毛菜(Salsola arbuscula)灌丛下纳凉。
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木垒县野外直接观察发现,波斑鸨取食各种植物,如车前(Plantago sp.)和独行菜(Lepidium ferganense),也采食木本猪毛菜柔嫩多汁的叶;波斑鸨急速奔跑追逐并吞食沙蜥。
波斑鸨在中国新疆为夏候鸟,春季3月下旬迁来,秋季10月结群南迁。在中国内蒙古4月迁来,7月初雏鸟出壳,飞到内蒙古102°E处度过夏季,于9月回迁,也有一些分别到达伊朗和巴基斯坦越冬。
波斑鸨指名亚种分布范围
分布于非洲北部,东到埃及的中部和北部。
波斑鸨指名亚种繁殖方式
波斑鸨指名亚种 在木垒的产卵期开始于4月中旬,在地面建巢,浅盘状,巢中无任何铺垫物。巢的大小平均为直径21 cm,深2.33 cm。卵呈椭圆形,卵壳光滑呈青灰色或暗黄褐色,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
每巢产卵3—4枚,多为4枚,卵的大小为平均62.3 mm×45.1 mm,由雌鸟孵卵和抚育幼鸟,雏鸟为早成鸟。卵的孵化率为83.6%,雏鸟成活率为100%;巢的损失主要来自天敌捕食,如沙狐、大𫛭(Buteo hemilasius)和棕尾𫛭(Buteo rufinus)等。
波斑鸨指名亚种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