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47SP
波音747SP(Boeing 747SP),又稱為747-100SP,是美國航空器製造商波音公司所出品的大型商用機系列波音747底下的一種亞型。其命名中的「SP」是「特殊性能」(Special Performance)的縮寫,是因應超長程飛行而將機身縮短(較747-100/200/300/400縮短了14.35米,較747-8縮短了20米)、降低阻力,進而延長最大航程的機種。SP當初的開發目的是與DC-10及洛歇L-1011三星客機兩種三引擎飛機競爭。SP的載客量較少(三級客艙下只有220人左右),但是續航力特長,可以用時速980千米的速度,飛行12,300千米[1]。
目錄
簡介
波音是在1973年9月時發表747SP,1975年7月4日進行首航,1976年2月4日獲得認證,並在1976年3月首度交機(其啟用單位為泛美航空)。在整個銷售期間SP一共只售出45架,其銷售狀況不佳主要是因為SP的續航性能雖好但卻忽略了實務問題——距離間隔正好在6,000海里(約11,000千米)上下的世界主要城市其實不多,而且其中還有不少是隔着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國家,在冷戰時代西方國家的飛機並無法自由飛越這些地區而需繞道,導致總航線距離仍超過最大航程,而失去了用-SP替代一般的-200後,能一次飛到底不中途落地補給的好處,航空公司不如繼續下訂747-200就好。而很快在747-300與-400等引擎更省油的新機種出現之後,SP就更沒有競爭上的優勢了。
不過出乎波音當初意料之外的是,由於747SP的機身縮短,空氣力學特性與標準版的747-100或-200不同,工程師發現與機身總長相比,上層結構所占長度比例比較高的客機,擁有穩定氣流降低阻力進而減少油耗、提升續航力的周邊效益,於是依此理念波音推出了以747-100SUD/-200SUD為基礎的-300與-400型機種,他們的上層甲板都比初代747要長。同時747SP的垂直尾翼設計也在數十年後改裝的747-400LCF使用,算是747SP留下來的兩個影響。
此外,由於機身較小相對的操作成本也比一般的747低,SP成為許多國家的元首座機,且大部分都集中於中東地區。採用SP作為政府專機的國家包括了沙特阿拉伯、也門、阿曼、迪拜(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與伊拉克。中華航空(與其子公司華信航空)、中國民航(與後來改制而成的中國國際航空)都曾操作過747SP,用以執行越洋航線的飛行任務。除此之外,美國的NASA也改造過一架曾由泛美航空操作過的747SP[2],這架機身編號N747NA的747SP是同溫層紅外線天文台(SOFIA)計劃之下的產物,在機內裝上紅外線望遠鏡,鏡筒處的機身蒙皮改造為可開啟收合的構造,功能類似一般設置在地面上的天文台。
波音747SP之前一直為波音最失敗的噴氣式客機機型,直到2014年才被銷量僅37架的波音767-400ER打破。
視頻
參考文獻
- ↑ 老照片:波音量產最少民航機-波音747SP,網易,2015-03-17
- ↑ 揭秘NASA會飛的天文台:波音747改裝,IT之家,201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