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泰山仙人桥

泰山仙人桥被誉为世界十大最为令人毛骨悚然的桥之一。初识仙人桥,极震撼。明人有诗赞曰:“三石两崖断若连,空濛似结翠微烟。猿探雁过应回步,始信危桥只渡仙。”寓意凡人难过,唯神仙可行。仙人桥形势险要,神韵天成是泰山著名的奇景之一。该桥呈近东西方向,横架在两个峭壁之间,长约5米,由三块巨石巧接而成。相互衔接抵撑的三块巨石,略呈长方形,大小约2~3立方米。桥下为一深涧,南侧面临千丈深渊,地势十分险要,集险、奇、峻为一体,令人望而生畏。[1]

目录

名字由来

碧霞祠东南,有两崖陡立,相隔丈许,涧深数丈,非正午不见日月,两崖之间三石相连,悬于半空,风吹欲倾,纯属造化之奇巧,非神仙不能过,故名“仙人桥”。不过,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攀上攀下,留影于此,已不再是“非飞仙不能渡了”。

儿时梦想传说

在泰山顶上有个仙人桥,只要凡人往桥上一站,那就可以度化成仙。说的神乎其神,小时候也是听的如痴如醉啊。谁小时侯不做梦,不幻想啊,于是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上山顶看看这个能成仙的仙人桥。可是真等第一次上了山顶,看到这个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迹之后,就不再相信有鬼神之说了,但是依然被这几块神石所震撼啊!三个大石头在两个峭壁之间紧紧相连,虽然距离不长,但脚下的深渊却是数丈,大风一吹,这要站上边,那还真是战立不住,所以一直到现在,不知道去看过多少回了,却一次也没上去过,一个是没勇气,一个是可能真和这成仙无缘啊。[2]

传说

相传,吕洞宾因三戏白牡丹触怒了玉皇大帝,某日午时三刻就要斩首。吕洞宾整天逍遥自在,这样了此一生,他怎能善罢甘休?便想千方百计躲过这一关。吕洞宾想来想去,想到了梁灏身上。梁灏是文曲星下凡,考场上屡试不第,今年还不曾中得半个秀才,他那尺把粗的笔管,从来不被人注意,倒是个藏身的好地方。于是,吕洞宾便急急忙忙投奔梁灏。

吕洞宾找到梁灏,说明来意,向梁灏乞求道:“求老兄救我一命,他日,我保你科场高中。”梁灏见是散仙吕洞宾,便开口问道:“如何相救?”吕洞宾说:“倒也不难,到了那天,不管是风狂雷紧,还是鬼哭狼嚎,你只管握紧笔管不停地写,千万不要松手。否则,今生今世就再也不能相见了。”梁灏听说不过如此,便欣然应诺。是日,和风丽日,哪里有什么风呀雷的,梁灏以为吕洞宾又耍什么鬼把戏骗人。谁知不一会,天空滚云翻墨,狂风大作,地动山摇,电闪雷鸣,仿佛就要天崩地裂。梁灏谨记吕洞宾之言,紧握笔管大书特书。

午时三刻已过,梁灏还在大书不止,只听背后有人言曰:“谢梁兄救命之恩,容当后报。”梁灏抬头,才发现窗外已风住雷止,丽日当空了。吕洞宾见他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忙道:“凭梁兄这般才华,明年我保你中头名状元。”说完便飘然而去。

第二年,梁灏半信半疑地进京赶考,果然中了头名状元。皇帝见他年事已高,便赐给他许多金银财物,让他衣锦还乡了。

梁灏有言在先,如果今生中得头名状元,就给碧霞元君亲自挂袍进香。这天,梁灏在山顶还完愿,听到远处好象有人叫他,便寻声找去。只见吕洞宾端坐在仙人桥上向他招手,梁灏忙上前施礼,问道:“先师为何端坐在此?”

吕洞宾道:“我已在此等你多时了,你已功成名就,想携你离开这里,以报答你的救命之恩。”我乃凡夫俗子,怎能随你前往?”“只要你跟我从桥上走过就行了。”

梁灏偌大一把年纪,怎能爬得上这悬崖峭壁?再说就是爬上去,还不摔到谷底碎尸万段?便婉言辞谢了。无奈,吕洞宾只好一人从桥上飞走了。 [3]

地理构造

三石巧接成桥,既非天仙的垒砌,又非出自建筑师或能工巧匠之手,而是大自然的杰作。仙人桥东西两侧绝壁的岩石是一种古老的侵入岩,名为斑状二长花岗岩,它成为该桥的天然头堡,而构成桥身主体的三块巨石,中间的一块是一种长英质的脉岩,其旁侧的两块都是斑状二长花岗岩。那么三块巨石又是如何巧接成桥的呢?

在岱顶广泛出露的斑状二长花岗岩,呈浅肉红色,具片麻状构造,斑状结构,主要地矿物成分有斜长石石英微斜长石黑云母等,其中肉红色的微斜长石成斑晶出现,一般大于1厘米,分布比较均匀。在斑状二长花岗岩中,常发育有大小不等的长英质岩脉,其成分主要是石英和长石。此外,在该岩石中还常含有斜长角闪岩的条带。岱顶上的岩石,因受构造应力的破坏,裂隙比较发育,其中最发育而数量最多的是水平的和直立的两组裂隙,把斑状二长花岗岩切割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块体,尤其是近于直立的这组裂隙,常把岩石切割成薄板状,形成陡峭的绝壁。

在仙人桥未形成之前,该处的斑状二长花岗岩中含有一条近南北向延伸的宽约5米的斜长角闪岩条带,而在这个斜长角闪岩条带中又夹了一条形态不够规则宽度不一的长英质岩脉。斑状二长花岗岩因其主要矿物成分是长石和长英,质地比较致密和坚硬,抗风化耐剥蚀。斜长角闪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角闪石及少量斜长石,其中的角闪石是一种暗色的铁镁硅酸盐矿物,性质不够稳定,在物理化学风化作用下,极易发生水解而遭受破坏,生成一些铁的氢氧化物的粘土物质,最后被流水搬走,致使斜长角闪岩遭受到彻底破坏而土崩瓦解。斜长角闪岩中所夹的长质岩脉,因其矿物成分基本上都是硬度比较大和性质稳定的长石石英,抗风化能力强,不易风化瓦解。

在长期的外力风化剥蚀和搬运过程中,由于岩性不同,抗风化破坏能力大小的差异,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的斜长角闪岩首先被风化破坏,而斑状二长花岗岩和长英质岩脉难于风化破坏,结果两侧被水平裂隙和直立裂隙分割的斑状二长花岗岩处于临空状态,一旦发生重力不稳就会从两边向中间倒塌,滚落下来的两块斑状二长花岗岩的岩块恰好被残存下来的长英质岩脉中的一个岩块所支撑,形成了三石衔接支撑的势态,而其下面的斜长角闪岩不断被风化剥蚀,其风化破碎的碎屑又不断地被流水所搬走,并且边搬运边下切,日久天长,便在桥的下面掏空出一条5米深的深涧,巧接在一起的三块巨石和两侧峭壁互相顶拱支撑,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而牢牢地紧靠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今日看到的深涧绝壁悬仙桥的奇异景观。

三石巧接是外力风化剥蚀和重力崩塌共同作用的一种偶然的巧合,自然界中常有这种巧合现象,正是这种偶然巧合塑造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观异象。当你知道了三石巧接成桥的由来之后,不仅为仙人桥奇妙的景观所陶醉,而且也定会为大自然这种神奇造化赞叹不已。[4]

视频

泰山仙人桥景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