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斗母宮
泰山斗母宮位於泰山登山要衝位置,在萬仙樓北。創建年代無考,古時為泰山道觀,明代嘉靖二十一年 (1542 年)重修後更名為斗母宮,到了清康熙初年改為尼姑住持,成為尼姑庵。斗母宮是泰山景區中最為幽靜的景區所在。斗母宮古名「龍泉觀」,它臨溪而建,分為北、中、南3院,山門面西。鐘鼓二樓直接建於宮門兩旁並與山門連在一起,來到斗母宮,北看天門依然高掛,遙遙不可及;南望來路,一些低峰矮山卻盡在腳下了。
傳說故事
傳說當年斗母宮的尼姑不守佛規,鬧出緋聞,常為人所唾棄。清光緒二十五年,濟南才子劉廷桂登泰山,經過斗母宮,一怒之下寫下了「蟲二」二字,隱晦地辱罵尼姑只會搞風花雪月之事。據傳劉廷桂還送尼姑一塊匾,上面寫着「因受」二字。將「恩」、「愛」兩字去掉心就是「因受」,表示「恩愛無心」之義,也是在罵尼姑的水性楊花,無德無良。
斗母
斗母元君簡稱斗母,也叫斗姥,是道教崇拜的女神。道教說他是北斗眾星的母親,原來是龍漢年間的周御王的妃子,名叫紫光夫人。由於一個春天在花園遊玩有感悟,生下九個兒子。 在道教中,斗母崇拜十分普遍,許多道教宮觀都建有「斗母殿」、「斗母閣」、「斗母宮」,專門供奉斗母。
斗母崇拜十分普遍,許多道教宮觀都有斗母殿、斗母閣、斗母宮。「斗」即北斗七星,廣義上指所有的星辰,「斗母」就是諸多星辰的母親,斗母就是斗母元君,在道教中的地位非常尊貴。如今,在四川、甘肅及馬來西亞的華人區都有叫斗母宮的所在。[1]
目錄
布局介紹=
斗母宮分前、中、後三院。中院有西向山門,精雕石獅蹲列門下。門側分列鍾、鼓樓。院內正殿原祀斗母神,俗稱千手千眼佛。今置地藏菩薩銅像。東配殿原祀精雕紫檀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三菩薩,均毀於1966年,今為文物展室。
前院,北有僧房,東南有寄雲樓,均闢為茶室。院中有清光緒年間趙爾萃所建的天然池,蓄龍泉水灌溉田地。池北為南山門。
後院有正殿、配殿及禪房,東有聽泉山房及龍泉亭,供遊人小憩賞景。亭下澗內有「三潭疊瀑」如龍飛舞,名飛龍澗。遊人立於潭間,流水聲似絲竹奏鳴。西山門外有古槐巨枝伏地,如臥龍翹首,俗稱臥龍槐。
宮南西崖有「蔚然深秀」、「洞天福地」、「膚寸升雲」及「蟲二」諸刻,與山色輝映。「蟲二」字謎即「風月」二字拆去邊框,意為風月無邊,景色秀麗。
宮北有高老橋,傳古代黃老道徒高氏創建。橋北道西是人祖廟,原祀秦始皇,清代改為三官廟,祀天官、地官、水官。建國後改為小學。
文化
清·宋思仁
上方鍾磐出雲微,斗母宮嚴靜掩扉。滿澗松陰塵不到,夜深風雨有龍歸。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老殘遊記》,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殘的遊歷為主線,開掘社會矛盾,其二集的內容主要以泰山為背景,主角是泰山斗姥宮尼姑逸雲,林語堂也曾用英文譯為《A Nun of Taishan》(《泰山的尼姑》)在西方流傳。這裡所說的斗姥宮,就是現在的泰山斗母宮。
簡介
主祀斗母 正殿卻坐東朝西
斗母宮內有殿閣亭廊幾十間,分別座落在三進院落之中,布局疏密得宜,建築深秀莊嚴。斗母宮一進院由南山門、天然池、蘊亭、南穿堂、配房、寄雲樓組成,其中天然池為清光緒年間趙爾萃所建,後來在民間演變成了天然許願池,池內有 7 朵蓮花,代表富貴、平安、吉祥,還有五面銅鑼,分別代表福、祿、壽、喜、財,不時有遊客用硬幣敲擊銅鑼,祈福。
斗母宮主祀斗母娘娘,但斗母所在的大殿卻與傳統大殿坐北朝南不同,而是坐東朝西,讓人一直以為只是個配殿。據了解,斗母宮南側的大門是後來方便遊覽修建,正門是斗母殿前朝西的鐘鼓樓。宋思仁詩中的「扉」就是指的斗母宮的正門。據了解,斗母宮內供奉的神仙不少,佛家、道家都有。單是斗母殿內除了斗母娘娘,還有玉皇大帝、破軍星君、祿存星君、貪狼星君、文曲星君等神,不時有香客前來叩拜。
現在遊覽斗母宮一般是從後來修建的南門進,原本的正門出,正門是斗母宮的山門,兩側有石獅蹲列,南北分列鐘樓、鼓樓。此外,在正門兩側立有兩隻石獅子,北側的石獅子腳踏金蟾,右邊的石獅子腳踩繡球,兩隻石獅子身體都非常光滑,不時有遊客前來摸一摸,因為不知何時,在民間又了這麼一個說法「摸摸獅子頭,一輩子不發愁;摸摸獅子腚,一輩子不生病。」
在斗母宮內通往龍泉亭的拱形門內,一牆壁上有一處碑刻,碑刻內容是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臨濟正宗比邱尼世系圖》,這處碑刻內容記載了斗母宮內尼姑的譜系,左下角是斗母宮四至,東至東山頭,西至西嶺口,南至大石頭,北至人祖殿,描述了斗母宮的範疇,這處石刻可以說是斗母宮的「族譜」和「地契」。
品茗觀瀑 飛龍澗中龍飛舞
斗母宮不大,是少有的集佛道文化於一體的古建築群,三進院落隱於樹木之中,是泰山上最幽靜的所在。林木掩映中的斗母宮別有一番風味,沿着盤道來到斗母宮,北看天門依然高掛,遙遙不可及;南望來路,一些低峰矮山卻盡在腳下。斗母宮東有一亭子名為龍泉亭,坐在亭中,可以觀賞東側山澗內的三潭疊瀑,可以說是聽泉、觀瀑、品茗、賞景的勝地。
泰山由於地形高峻,河流短小流急,侵蝕力強,河道受斷層控制,因此多跌水、瀑布。斗母宮東澗內的三潭疊瀑就是由3個小跌水組成,每級落差3米左右,潭瀑相連,頗具特色,因瀑流如龍飛舞,人們又稱它為「飛龍澗」。
據了解,三疊瀑布的形成與新構造運動的間歇性抬升、河流的侵蝕作用、岩石中發育的垂直節理有關。杭州西湖有個著名的景觀三潭印月,三潭疊瀑也有着「小三潭印月」的美稱,每當夜深人靜之時,明月高懸,便會出現三潭印月的奇觀。在三潭疊瀑北側有一巨石,石頭上寫着三個大字「流水音」,這是袁世凱次子袁克文所題刻,描述的就是三潭疊瀑的美景。
當雨季到來,坐在龍泉亭內,沏上一壺泰山女兒茶,觀賞中溪之水跌宕而下一詠三嘆的美景。紅牆碧瓦掩映在綠樹之下,幽靜的山谷滿目翠綠,徜徉於溪水邊,聽叮咚的流水聲和古剎傳來的鐘聲,醉心滌慮,讓人流連忘返。一如宋思仁詩中所說:「滿澗松陰塵不到,夜深風雨有龍歸」。
名有深意 臥龍槐「母子情深」
宋思仁詩中提到的「有龍歸」中的「龍」,其實不僅指斗母宮東側的飛龍澗,也暗指了斗母宮西山門外的臥龍槐。
臥龍槐為明代嘉靖年間所植,或被雷擊傾倒,後干端着地生根。臥龍槐樹齡約400餘年,樹高14米,枝下高1米,冠幅東西9米,南北18米餘,樹幹平臥山坡,側枝生根,根際盤曲,樹冠仰起,婉如臥龍翹首,因此被稱為臥龍槐。
臥龍槐有個美麗的傳說故事。相傳明朝嘉靖年間,一陣狂風把位於斗母宮門前的槐樹颳倒在地,廟裡的尼姑想把槐樹賣掉,就聯繫了一個木匠,商定五吊錢賣掉槐樹。住在這附近的一個叫劉長庚的村民生性忠厚善良,這天晚上他做了個夢,夢到一位老人對他說明天帶着五吊錢去一趟斗母宮。第二天劉長庚醒來就帶着錢去了斗母宮,正好看到尼姑在賣槐樹,一問價格,剛好是五吊錢,便買下了這棵樹。後來,劉長庚得了噎食病,怎麼也治不好,有天他在斗母宮外遇上了一個賣野藥的,說可以治好他的病,藥金五吊錢,愈後付款。劉長庚拿了藥便下山回家了,一副藥下去,果然痊癒了,待劉長庚再次上山付藥金時,卻怎麼也尋不着那賣藥之人了。後來有人告訴劉長庚,賣藥的人就是他當初花五吊錢保的那棵槐樹仙。劉長庚感念槐樹仙恩情,便用五吊錢請人在槐樹上方的石頭上刻了「臥龍槐」三個字。有了這塊石牌,那槐樹兩頭便長成了兩棵槐樹,枝葉茂盛,當初颳倒的樹幹躺在中間,像條臥龍一樣。
此外,臥龍槐還有個名字叫母子槐。據說這母子槐當初只是一株普通的槐樹,後來長出了側根,生出了另一棵小樹。小樹長大後枝繁葉茂,老樹卻日漸枯萎。一日,小樹發現老樹上來了一窩烏鴉,老烏鴉日日叼食餵小烏鴉,小烏鴉羽毛豐滿後又捕食餵給老烏鴉。小樹受到了烏鴉反哺的啟發,開始將自身的養料輸送給老樹,使得老樹也煥發了新生,最終兩棵樹長成了母子槐,相互關照,度過了幾百年光陰。[2]
寺院歷史
斗母宮舊稱「妙香院」,又因東臨龍泉峰,泉水繞宮而過,所以又稱「龍泉觀」。 明嘉靖二十一年(1522),德王重建中院大殿。 康熙十二年(1673),觀音堂住持比丘尼性江於正殿後建觀音殿,中院東側建配殿。 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修中院正殿,建聽泉山房。 乾隆五十五年( 1790),建鐘鼓二樓。嘉慶道光年間均有修葺。建國後翻修,保持清代建築風格。 此宮初為道教宮觀,清初成為香火鼎盛的尼姑庵。宮內各殿像設均毀於「文化大革命」 期間。 今中院正殿置地藏菩薩銅像。 1979年恢復宗教活動。
斗母宮屬禪宗臨濟正宗派,其比丘尼宗譜是:智慧清淨,道德圓明,真如性海,寂照普同,心源廣緒,本覺昌榮,能仁正果,長衍寬洪,為傳法印,全悟惠隆,堅持戒定,永繼祖宗。據「世襲圖石碑」,從「性」字輩開始至「正」字輩,已有17代比丘尼在此廟住持。現有比丘尼2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