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網絡的圖片

洛(拼音:luò),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本義是水名,指洛水。也指發源於陝西省定邊縣的北洛河。後來人們也將洛陽簡稱為"洛"。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洛

拼音; luò

部首; 氵

五筆; ITKJ

倉頡; EHER

鄭碼; VRJ

字級; 一級字(編號:1676)

平水韻; 入聲·十藥

注音; ㄌㄨㄛˋ

總筆畫; 9

異體字; 洜、雒

統一碼; 基本區 U+6D1B

四角號碼; 37164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文字源流

形聲字。從水,各聲。"氵"表意,是水域、水流,匯至於江河湖海的意思,甲骨文水旁多作曲線或點狀,表示字義與河或水有關。"各"表聲,是各自、每個、彼此不同的意思。"氵"、"各"合為"洛",表示各個水流匯聚而成"洛"水。所以"洛"的本義為水名,指洛水、洛河。

圖(3)是"洛"在"虢季子白盤"上的金文形體,而圖(5)戰國"上郡戈"里的金文"洛"旁的水已出現"氵"旁形,說明戰國時代便已開始有隸變了。這形聲字在小篆里是圖(8)的形體,以後便循此發展為漢隸和現代的楷書"洛"。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洛)水。出左馮翊歸德北夷界中,東南入渭。從水,各聲。盧各切。

說文解字注 (洛)水。出左馮歸德北夷畍中,東南入渭。

左馮翊三字,當作北地二字。前志:北地郡歸德下,洛水出北蠻夷中,入河。入河者,入渭以入河也。此揔舉其源委也。左馮翊褱德下曰:洛水東南入渭。此言其入渭之處也。許之例,舉源地,不舉委地。然則當雲出北地歸德無疑矣。今甘肅慶陽府安化合水二縣,漢歸德地也。今陜西同州府朝邑縣有懷德城,漢縣也。括地誌云:洛水源出慶州洛源縣白於山。

方輿紀要曰:洛水出慶陽府合水縣北二十裏白於山。東北流經廢洛源縣。又經保安縣、安塞縣、甘泉縣、鄜州,又南經洛川縣南,中部縣東,而沮水入焉。沮水自中部縣子午嶺東南流而入於洛水,卽說文ࣻ�水,出北地直路西,東入洛也。自是洛水亦兼沮水之稱。又南流經宜君縣,過耀州,合漆水,歷三原縣、富平縣、白水縣,又東南流經澄城縣、同州府,至朝邑縣南入渭水。水道提綱云:舊合渭入河。自明時改流,徑入河,不南入渭。今洛口南去渭口三十里。按水經注本有雍州洛水篇,今亡之矣。禹貢道渭節謂之漆沮。職方雍州其浸渭洛。小雅瞻彼洛矣傳曰:洛,宗周之浸也。左傳、國語皆雲三川震。韋、杜以涇渭洛為三川。

從水各聲。

盧各切。五部。按雍州洛水、豫州雒水,其字分別,自古不紊。周禮職方:豫州,其川熒雒。雍州,其浸渭洛。逸周書職方解,地理志引職方正同。雒不見於詩。瞻彼洛矣傳曰:洛,宗周浸水也。此職方氏文也。洛不見於左傳,傳凡雒字皆作雒。如僖七年伊雒之戎,宣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是也。淮南墬形訓曰:洛出獵山。據高注謂雍州水也。雒出熊耳。據高注謂豫州水也。漢地理志弘農上雒下云:禹貢雒水,出冢領山,東北至鞏入河。豫州川。盧氏下云:伊水,出熊耳山,東北入雒。黽池下云:谷水,出谷陽穀,東北至谷城入雒。新安下云:禹貢㵎水,在東南入雒。河南谷成下云:禹貢廛水,出朁亭北,東南入雒。此謂豫州水也。左馮翊褱德下雲。洛水,東南入渭。北地歸德下雲。洛水,出北蠻夷中。入河。直路下雲。沮水,出東西入洛。

此謂雍州水也。已上皆經數千年尚未誤者。而許書水部下不舉豫州水,尤為二字分別之證。後人書豫水作洛,其誤起於魏。裴松之引魏略曰:黃初元年,詔以漢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於行次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變雒為洛。此丕改雒為洛,而又妄言漢變洛為雒。以揜己紛更之咎,且自詭於復古,自魏至今皆受其欺。

周禮、春秋在漢以前,誰改之乎。尚書有豫水,無雍水。而蔡邕石經殘碑多士作雒。鄭注周禮引召誥作雒。是今文、古文尚書皆不作洛,鄭、蔡ࣃ�不擅改經文也。自魏人書雒為洛,而人輒改魏以前書籍,故或致數行之內雒洛錯出,卽如地理志引禹貢旣改為洛矣。則上雒下曰禹貢雒水。不且前無所承乎。若郊祀志汧洛從水,後文宣帝以四時祀江海雒水,成王郊於雒邑,字皆從隹,又當時二字確然分別之證也。

廣韻 盧各切,入鐸來 ‖ 各聲鐸部

洛,水名。《書》曰:"導洛自熊耳。"《漢書》作雒。

康熙字典 古文:洜。《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各切。ࠀ�音落。《春秋說題辭》:洛之為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

又水名。《書·禹貢》:伊、洛、瀍、澗。《前漢·地理志》:洛水出弘農上洛縣冢嶺山,東北至鞏縣入河。《山海經》:讙舉之山,洛水出焉。

又雍州之浸。《詩·小雅》: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周禮·夏官·職方氏》:正西曰雍州,其浸渭、洛。註:洛出懷德。

又蜀有洛水。《山海經》:岷山之首曰女幾之山,洛水出焉。《水經注》:洛水出廣漢郡洛縣漳山。

又東海郡有洛水。《水經注》:水出太山南武陽縣之冠石山。

又洛陽,地名。《一統志》:洛陽,成周之地。漢為郡,宋初洛陽、河南二縣ࠀ�置,明屬河南府。

又洛南縣,屬西安府,本漢上洛。洛川縣,屬延安府,本漢鄜延。俱見《廣輿記》。

又洛洛,水溜下之貌。《山海經》:爰有淫水,其淸洛洛。註:淫與瑤同。

又與絡同。《莊子·大宗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註:誦,通也。苞絡,無所不通也。

又《韻補》葉盧谷切。音祿。馬融《廣成頌》:面據衡陰,箕背王屋。浸以波、溠,濥以滎、洛。

《類篇》:通作雒。○按《周禮》註:漢以火德王,忌水,改為雒。魏復改雒為洛。

要"氵"窄"各"寬,頂部"氵"低,底部"各"低。 "氵",第二點偏左,在橫中線。 "各",首筆撇從豎中線上端起筆;"㇇"的撇尖伸向"氵"下側;撇、捺相交於橫中線,罩住"口";"口"上寬下窄,首筆豎在豎中線左側。[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