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 |
luò yáng zhǐ guì |
反义词 :敬而远之 出 处 :《晋书》 体 裁 :成语 属 于 :褒义词 |
洛阳纸贵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读音为luò yáng zhǐ guì,比喻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出自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的《晋书·左思传》
目录
背景
西晋文学家左思勤奋好学,他的文章以辞藻华丽而出名。他写《齐都赋》时就小有名气,作为"著作郎",花费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当时著名学者皇甫谧及张载、卫王灌、张华等为之批注作序,一时洛阳抄写该书成为时尚造成纸价上涨。后遂以"纸贵洛阳"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原文
《晋书·左思传》:“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斯文吾有异焉,故聊以余思为其引诂,亦犹胡广之于官箴,蔡邕之于典引也。”陈留权又为思赋作略解,序曰:“余观三都之赋,言不苟华,必经典要,品物殊类,禀之图籍;辞义瑰玮,良可贵也。有晋征士故太子中庶子安定皇甫谧,西州之逸士,耽籍乐道,高尚其事,览斯文而慷慨,为之都序。中书著作郎安平张载、中书郎济南刘逵,并以经学洽博,才章美茂,咸皆悦玩,为之训诂;其山川土域,草木鸟兽,奇怪珍异,佥皆研精所由,纷散其义矣。余嘉其文,不能默已,聊藉二子之遗忘,又为之略解,只增烦重,览者阙焉。”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1]
典故
西晋的时候,有一位叫左思的文学家以写作《三都赋》而名声大振。他出生在一个世代研习儒学,但却很贫穷的家庭中,左思不仅相貌丑陋,还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他父亲对朋友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从那天以后,左思感奋自励,勤苦学习,最终成了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文笔力雄健、词藻壮丽而气势充沛。左思不好交友和外游,在家用一年时间写出了《齐都赋》,又准备写作以魏、蜀、吴三国国都为内容的《三都赋》。正巧这时,他的妹妹左芬因为有文才被晋武帝选进宫中纳为妃嫔,全家迁居京城洛阳。为了写成《三都赋》,左思竟辛苦创作了十个春秋。但他仍觉得自己见闻不广、知识浅陋,于是便上书朝廷,要求担任了管理国家藏书馆的秘书郎;还曾登门拜访著作郎张载,向他请教巴蜀之地的山川风物。左思家中的房屋庭院、篱笆墙垣、甚至厕所里面,到处都置有笔和纸,以便平时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只要想起妙词佳句,便立即随手记写在纸上。
在此期间,名倾当时的江南才子陆机来到了洛阳,他也正想写作《三都赋》。当听说左思正在写此赋时,他抚掌而笑,在信中对他弟弟陆云说:"洛阳这儿有一个齐地的乡巴佬,也正在写《三都赋》,我想,他写成后,他那抄写赋文的纸张,只配用来蒙盖我的酒瓮罢了!"左思笔耕不辍,《三都赋》终于问世了。尽管左思认为自己的《三都赋》并不亚于汉代班固所写的《两都赋》和张衡所写的《西京赋》、《东京赋》,但它的问世丝毫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左思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名位低微而使作品难以显露于世。
于是,左思把《三都赋》又分别抄送给当时的权贵和文坛名流,请他们鉴赏。结果不出所料,众人读后,纷纷大加称赞,皇甫谧为赋作序,张载、刘逵为赋作注,卫权为赋作略解。随即《三都赋》便盛誉大起,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豪富之家争相购纸传抄,一时间,洛阳纸价为之暴涨,变得异常昂贵。陆机见到《三都赋》后,也称绝叹服,并立即停止了自己还在进行的《三都赋》的写作。
视频
洛阳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