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洞穴 (较大的或范围不定的地下洞)

洞穴 (较大的或范围不定的地下洞) 洞穴(拼音dòng xué,英文Cave),即在土中、在峭壁上或在小丘里挖出来的空间,尤指有洞口通到地表面的天然地下室。通常由水的侵蚀作用,或是风与微生物等其他外力的风化作用形成。 最流行的洞穴分类方法就是按规模来分的。一个探洞者的成绩,也是通过探洞长度或深度的数据和来体现的。 水和可溶性的石灰岩是形成岩溶洞穴的前提条件。水将可溶性基岩溶解为重碳酸钙,年复一年,洞道空间不断增大,到无法承受顶部重量的时候,产生坍塌,坍塌只改变空间的形状,并不改变空间大小。坍塌物又随水流被带出,水流继续溶蚀基岩,如此反复,洞系也就形成了。以下的化学反应式就是洞穴形成的原理,但它又是可逆的。

目录

洞穴保护

做为洞穴探险者或爱好者,都应该身体力行的、积极的、自发的宣传保护意识和实施保护。在洞中,我们除了垃圾和照片外,不应带走任何洞内物品。不破坏任何生长物,不捕杀洞穴动物,不污染洞穴水。人多时,应走单线队列。在国外,大小便都是用特殊的容器装,离开时带出。 对洞穴的开发,应该本着科学规划、科学开发的原则。实践证明,在未进行全面的勘察、测绘和规划的情况下,急于开发,缺乏保护措施,会给资源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开发者来说,洞穴资源也不会有长的商业生命力。

洞穴代表

特色洞穴 培根岩:这是全球最美丽的洞穴景象之一,洞穴中岩石纹理颇似培根猪肉,它形成于倾斜洞顶饱含水分的方解石,之后变硬成为纤薄岩石体。有时,富含方解石的水分也含有氧化铁或者有

机物质,从而使“培根岩”具有黄色、褐色和橙色。伴随着水滴中有机物和氧化铁浓度不同,残留多层结构,颇似培根猪肉。

冰洞:冰洞主要是冰水物质构成,而不是地质岩石,这一结构非常壮观,具有各种形态。有时中空冰川形成一个洞穴,美国阿拉斯加州门登霍尔冰洞是在冰川之下形成的。

石枝:像其它洞穴中独特结构一样,石枝是富含方解石(碳酸钙的稳定形态)的水分形成的洞穴堆积物,它们通常从洞顶或者洞壁的钟乳石上延伸下来。

洞穴珍珠:洞穴珍珠形成于浅水池,池中水分饱和方解石,当二氧化碳从水滴中逸出,方解石沉淀物和一些物质残留在水池底部,其外型颇似珍珠,直径大约20厘米,虽然这些物质最初具有不规则形状,但最终形成球体,因为球体结构提供最小表面积实现最大化沉积。

蜂窝岩:蜂窝岩不同于沉淀或者蒸发作用形成的洞穴堆积物,它是岩石侵蚀或者分解形成的溶蚀痕迹,外型具有蜂窝结构。美国南达科塔州布莱克山风洞中存在着典型的蜂窝岩。

石架:石架是洞穴中扁平光滑的石质平台,看上去非常像带有一个玻璃桌面的咖啡桌,它通常形成于洞穴水池方解石沉积过程,这些析出物通常扁平,形成超薄的石质结构。伴随着更多的方解石沉淀,石架仅在水面以下生长,直至与岩壁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平台结构。

洞穴霜花:洞穴霜花通常是由蛋白石、石膏,以及水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霰石霜花。虽然多数霜花是白色的,但有时也具有多种颜色。霰石霜花具有非常独特的针状特征,它们可以生长成“灌木霜花”,霰石霜花具有化学不规则性,这是由于霰石在洞穴低压、低温状态下并不稳定。

洞穴花:洞穴花是由石膏等物质构成,当水与二氧化碳和硫磺溶合在一起,之后会从洞穴岩壁中渗出,伴随着水分蒸发,最终残留下石膏物质。但是该结构不同于钟乳石,洞穴花能够从渗透起始点“生长”,并以曲线形态向外扩张,看上去像微妙的花瓣。美国肯塔基州猛犸洞就有许多洞穴花。

气球洞:气球洞是鲜为人知的,科学家推测洞穴里出现的“气球”是由于高压液体从月奶石洞穴壁漏出形成的,通常情况下,月奶石是洞穴岩顶或者岩壁水滴形成的表层沉积岩,它是由方解石或者水菱镁矿白色细粒晶体构成。当遇到潮湿环境,月奶石会像奶油乳酪具有较高可塑性,从中渗出液体膨胀得像气球一样。

水晶洞:墨西哥奈卡矿存在着巨大石膏晶体,其奇妙结构令科学家大为吃惊。通常情况下,洞穴温度较低,但是奈卡矿洞在岩浆上方,温度保持在44摄氏度,湿度达到100%。2000年,人们在这里发现一个“水晶洞”,数十万年以来,洞穴内的水分富含硫酸钙,当温度达到58摄氏度,这些矿物质将转变为透明晶体。

记录历史

洞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个充满神秘的区域,欧洲人认为洞穴是通向地狱的通道,藏民认为洞穴是邪恶的地方,从不轻易进入。电影中描述的洞藏宝藏和守卫的巨蟒,还有各种附加在上面的神秘咒语,撩起了人们对洞穴的向往,也产生了恐惧的影响。 历史上对洞穴的科学记载和论述甚为悠久。早在《山经》(春秋战国时代)和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西汉时代)中就有关于岩溶洞穴及其内化学沉积物的记载。不少洞穴在隋唐之前就已有游人参观、探险,留下大量石刻、题记等文物。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1587—1641)亲自探查了南方300余个岩溶洞穴,成为世界洞穴探险和考察的先驱。近代,以北京周口店猿人洞为代表的中国岩溶洞穴考古和洞穴文化研究举世瞩目。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中外联合洞穴探险活动的开展,探测了一批探测难度很大的巨型洞穴系统,取得了一批新成果。越来越多的岩溶洞穴被发现、被探测、被开发。 据初步统计,已调查的洞道长度超过500米的岩溶洞穴在400个以上。截至2002年5月,中国实测长度超过3000米的洞穴有108个;被开发的游览洞穴总数约3000个;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洞穴近百个。已知的最大的洞穴系统是贵州绥阳双河溶洞群,探测总长度117多公里;第二是广西乐业百朗地下河洞穴系统,已探测到总长达75公里的洞穴通道;再次是湖北省利川县腾龙洞,水洞和旱洞总长度为52.8公里;贵州省修文白龙洞洞穴系统、镇远聋子河大溶洞、绥阳双河洞和多缤洞的洞道长度都超过20公里。许多洞穴中有巨大的洞穴厅堂,全世界已知平面面积大于30000平方米的单个厅堂共有24个,中国就占有7个,贵州格必河洞穴系统中的苗厅面积11.6万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二。从单个大厅的体积看,广西乐业县大槽洞穴中的红玫瑰大厅体积为700万立方米,居世界第二。[1]

洞穴环境

洞穴有自己的气候现象,主要是通过流动的水和对流的空气来调节的。洞穴内实际上是个相对恒温的环境。海拔对洞穴的平均温度有一定的影响,但一般都在11-15℃之间。这才有洞穴“冬暖夏凉”的由来。 洞中的空气流动,除了调节气候,对洞中钟乳石的生长也影响很大,所以在进行洞穴探险或洞穴开发的时候,不要轻易的去打通洞道,这样的后果往往是毁灭性的破坏。 进洞的人往往在进入一段窄小通道的时候,会感觉到很急的风,可一走完就立刻风平浪静了。这就要说一下“烟囱效应”,它是由于洞口(或裂隙)高度不同,造成洞内外不同温度的空气自然对流的现象。“烟囱效应”显示很强的季节变化,冬天洞中的热空气由下而上的运动,夏天则相反;而春秋天,在洞内外压力接近的时候,随洞外昼夜温度的变化,出现每日不同时刻的风向变化。 洞穴中有很高的负离子,能够刺激人体呼吸道的自我净化作用,提高免疫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进入洞穴后会有兴奋的感觉。 洞中还会有很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纯碳酸岩比其他岩石的放射性要低。但长期在洞中工作和停留的话,还是要注意停留的累计时间。这也是开发利用的洞穴都要进行放射性监控的原因。 对人体会引起的综合性生理变化,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生物韵律的破坏——洞中没有季节、时间上的变化因素,使“生物钟”被破坏,并且周期拉长。

2.气候混沌化——洞中没有温度、湿度的变化,长时间在洞中,可能产生混沌状态。

3.感觉混沌化——长时间处于静、黑的环境中,没有习惯的视力和听力的刺激,造成功能减退,导致中枢神经产生紧张,直至产生幻觉。

4.冷的作用——会导致在人的机体内适应紧张和超紧张的保护机制,产生慢速和快速的应激反应。[2]

洞穴分类

按地下空间 原生洞穴是地下空间与周围围岩是同时形成的。一般来说,与地下水没有关系。主要有熔岩隧道(俗称火山洞)和钙华洞。火山洞穴的形成是由于流动的岩浆内外温差造成的,外面的冷却快,就结成硬壳,而中部的岩浆保持高温继续流动,就不断的先前形成洞道。 次生洞穴是指先形成岩石,而后岩石又受各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洞穴。溶蚀作用形成的洞穴,有岩溶洞穴和半岩溶洞穴。岩溶洞穴在我国十分常见,也是洞穴科学考察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半岩溶洞穴比如四川绵延的砾岩喀斯特洞穴。机械侵蚀作用形成的洞穴,比如海浪拍打侵蚀形成的海蚀洞穴,干旱地区的风成洞穴,土层中的潜蚀洞穴等。 [4] 按空间形态 (也就是走向)分成水平的,倾斜的,垂直的和综合的四种。 按洞穴规模来分类分成四个等级…… 小型:长度小于50米,垂深小于50米

中型:长度50米~500米,垂深50米~200米

大型:长度500~5000米,垂深200~1000米

巨型:长度大于5000米,垂深大于1000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