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津血同源

來自搜狐網的圖片

津血同源(注釋:並非血同,血同是血同型半胱氨酸),生理學名詞。

津和血均源於飲食水谷精微,同屬人體的陰液。

二者在生理上互相轉化,互相作用,參與周身體液調節;病理上則互相影響。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津血同源

源   於; 飲食水谷精微

釋   義; 生理學名詞

屬   性; 同屬人體的陰液

概述

津液和血都是來源於飲食的精氣,並能相互資生,相互作用。津液耗 損常使氣血同時虧虛,而氣血虧虛,同樣會引起津液的不足。例如大 汗,大吐,大瀉或溫病耗損津液時,往往相繼出現心悸氣短、四肢厥 冷,脈微細等氣血虧虛的證侯;大量失血後,常有口燥渴、舌乾無津 、尿少便秘等津液不足的現象,故《靈樞.營衛生會篇》有"奪血者 汗,奪汗者無血"之說;《傷寒論》也認為經常失血或出血多的患者 (稱"亡血家")不可發汗。這些見解和經驗都說明津和血之間有密 切關係。

《黃帝內經靈樞邪客第七十一》:"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靈樞·癰疽》:"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靈樞·營衛生會》:"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亡血家不可發汗。"大汗則津泄,故對失血、血虛者不宜發汗。臨床所見大汗、大吐、或大瀉等津液耗傷者,往往相繼表現出心悸氣短,脈細無力,面白舌淡等心血虧虛證候。[1]

參考文獻

  1. 津血同源定義, 360國學 ,2016-02-02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