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印象(王肖)
作品欣賞
津門印象
一個人和一座城市的緣分,真的是說不清。有時候匆匆一面的好感,多年以後也許會再續前緣。而緣起的開端,一見鍾情的好印象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次來天津時的印象依然歷歷在目,儘管距今已有二十年的光景。那是剛參加工作不久,單位派我從青島到天津參加一個全國性的培訓,名額唯一,我沒有同事做伴兒,一個人風塵僕僕踏上了去天津的火車。那個時候的自己真是內心樸素得可以,想着給單位省點兒錢,沒捨得打車,坐公交從火車站去入住的天津賓館。下車後找不到去賓館的路了,在那個沒有網絡沒有導航的年代,只能找人打聽。正是因為問路,天津人的熱情讓我對這座城市有了特別的好感。
天津人的熱情不是簡單客套一下,也不會停留在表面淺嘗輒止。如果你問路,指路的那個人恨不得親自把你送到地兒,本來騎自行車的也不騎了,推着車陪你走,邊走邊說,順便客串一下導遊的角色,給你介紹一下津門好玩的、好吃的,談論一下津門的古今歷史和趣聞,有明晃晃的吐槽,亦有暗戳戳的誇耀;有面兒上的謙虛,更有心底兒的傲嬌。
特愛聽天津人說話,如同聽相聲的感覺。我說去吃狗不理包子,天津人會說:「來了天津,狗不理包子是一定要嘗嘗,不嘗,心裡總有着念想,嘗了,才能知道上當。」有意思不!我要買麻花,天津人又說了:「甭帶多,買兩盒回去吃吃就完了,除了油性,嘛兒沒有。不定一根麻花您得吃幾天呢!」得知你是外地遊客,出租車師傅會在你下車時說:「慢着,您呢,歡迎下次再來!」讓你忍不住嘴角咧開,不知不覺中被帶入他們的語境語調:「好咧!謝謝您呢!」不時跳躍而出的語氣詞,讓最平常不過的話語變得抑揚頓挫,原本平淡無奇的生活也仿佛瞬間有趣好玩起來。
第一次津門之行留下的好印象並沒有隨時間而消散,反而在我來天津定居後歷久彌新。雖然常說「距離產生美」,但有時候需要打消距離才能產生真正的美,距離沒有了,美就在眼前,不再朦朧,當你投身在一座城市真正生活,才會有因為走近而產生的親切。
再次踏入津門,我先去了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後來陸續去了古文化街、意式風情街、五大道和勸業場,還有很多名人故居沒顧上細細地去看。我總是對一座城市歷史上的人和事非常感興趣,想當年那麼多歷史名流在這座城市駐足、求學、奮鬥和生活,應該不僅僅只是因為天津的地理位置,這座城市一定有着它不同時期吸引人的魅力所在。當你看到那些有着悠久歷史和不同風格的建築,當你看到那些歷經歲月洗禮依然繁華的古街道和店鋪,你便感受到津門截然不同的城市風情和生命力。
實事求是來講,天津的衛生沒有青島、煙臺等其它沿海城市那麼乾淨,海岸線沒有那麼迷人,氣候也不夠舒適,有的地方隨處可見它作為一個工業城市的痕跡,有的小區撲面而來一種七八十年代工廠宿舍樓的既視感,但市區的河流和公園或多或少彌補了這些缺點帶來的煩惱,海河穿城而過,有山有水總會讓一座城市平添出令人愉悅的靈動來,而公園多的好處是你隨時隨地可以找尋到一片綠蔭安撫一下疲憊的身心。
生活在一個城市的感受,相對於身邊的風景,其實更重要的是你每天接觸的人。每一個活生生的人,才是一座城的靈魂與溫度。馮驥才老師說得好: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集體性格,天津人的熱情、幽默與悠閒深深刻在骨子裡。天津人熱愛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城市,但並不排外。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長得可愛或是有什麼懂事的舉動,素不相識路過的人也會停下來誇獎兩句。鄰里之間見面笑着打招呼,幫你按電梯之類更是司空見慣。這些毫不吝嗇的熱情給了這座城市不一樣的溫暖。
津門印象深刻的一點還有政府的人性化服務。窗口服務周末有人值班,態度親和。有一次,我去辦事兒,兩個審批環節有時間間隔,我順口嘟囔了一句:「上午批不了的話,我還要下午再來一趟。」沒想到經辦人員聽到後,指引我說:「你到那邊辦公室加急批一下,這樣我就可以進行第二步了,你中午之前就能辦好。」我瞬間感覺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優待,接下來果然非常順利辦理完畢。天津的警察也是特別可愛,如果你把車停在了不該停的位置,他不會過來就拍照罰款,而是耐心和你講話,勸你把車移走。一天,我帶老人去醫院看醫生,當時怕錯過了預約的專家號,我把車停在了醫院門口的路邊,先帶老人進去取號排隊,然後出來挪車,看到車前窗上夾着一張紙條,心想這次肯定要被罰款扣分了。待取下紙條一看內容:鑑於第一次違停,所以僅僅是提醒。這樣的處理方式真的很人性化,並且天津這邊停車已經是很便民了,免費停車場和路邊停車位挺多的,一般出行不用擔心到處找不到車位停車。
天津人特別想得開,不逼自己也不逼孩子。在網上看到一則數據:QQ表情大數據分析了全國對「喜悅」表情的使用頻次,天津用戶的指數是最高的。天津人愛用這個呲牙咧嘴的表情,隱隱透出親切而誠懇的通透和達觀。還有一個數據說天津人胖的挺多的,也許是因為心寬體胖;同時你會發現天津的小朋友們胖的很少,是不是也是因為大人的不內卷不焦慮,小朋友們不用天天坐在屋裡看書學習,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戶外活動和玩耍。
天津人對吃的熱愛既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在外賣盛行的今天,美食店鋪的門口還經常會排起長長的隊,吸引着路過的行人忍不住加入。早上會看到有人端着家中的盆或者小鍋來買早餐,伴隨着互相打招呼的有趣方言,空氣中瀰漫着熱騰騰的人間煙火氣,讓人不禁感嘆:這日子倍兒美!天津的小吃有着悠久的歷史,十八街麻花、桂順齋點心,熟梨糕、切糕、耳朵眼炸糕吃得那叫一個「全乎」,實在是讓人佩服。卷圈是我從沒吃過的做法,豆芽菜、香菜、香乾包在豆皮中,兩頭包上然後接口和兩頭用麵糊封口,用熱油炸熟,外脆里香,孩子們特別喜歡;煎餅果子可以卷一切,菱角湯其實就是餛飩,不過湯的味道更美;嘎巴菜則有點像北京的豆汁兒,實在享受不來,我看着旁邊的人吃得津津有味,只有羨慕的份兒。梁實秋先生說:「天津包子也是遠近馳名的,尤其是狗不理的字號十分響亮。其實不一定要到狗不理去,搭平津火車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販賣包子的高舉籠屜到車窗前,伸胳膊就可以買幾個包子。」如今舉籠屜賣包子的情景沒有了,但街邊的包子鋪仍然不少,店裡的姐姐們就坐在門口摘菜,在收銀台裡面手工包包子,店面雖小,但包子卻是衛生又好吃。或許正是因為天津人對自己美食的熱愛,才讓津門的中華老字號歷經百年經久不衰。除了美食小吃,還有石頭門坎、利順德、登瀛樓、正陽春等響噹噹的名號飯店,隨着時間沉澱下來的歷史與美食文化讓天津這座城市散發不一樣的光彩。
天津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諸多曲藝形式在這裡發源、興盛和發展,話劇、相聲到如今依然深受大家的喜愛。你生活在這裡,不僅僅是吃得好,還能聽得美、看得樂。相聲是天津城市生活的重要元素,天津相聲,讓天津人從「貧氣」變成了「幽默」。相聲里開玩笑逗你玩兒,真實、大度、風趣和「趕上嘛是嘛,樂呵樂呵得了」的娛樂精神,正是天津人性格的生動總結。
天津人把「愛」說成「耐」,其實頗有深意,「耐」就是「受得住、禁得起」,「愛」不正是和「耐」意義想通嗎?「愛」可不得有耐心嗎?「愛」就是要「耐」得起各種各樣的考驗。末尾兒了,咱就用天津人的方式總結一下津門印象,一句話:就耐這天津味兒![1]
作者簡介
王春燕,筆名王肖,山東菏澤人,熱愛文學,喜歡徜徉於文字的世界,偶有詩歌、散文作品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