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庆余
洪庆余, (1922—2007)安徽歙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授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历任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长办)枢纽设计处总工程师、处长,长办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顾问,长江委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江委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
目录
信息
中文名 洪庆余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歙县
出生日期 1922
逝世日期 2007
职 业 教授 级高级工程师
毕业院校 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系
主要成就 “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编写人
代表作品 三峡工程,长江流域、太湖流域等大江大河的综合利用规划。
荣 誉 全国工程设计大师
简介
194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系。1946年到南京长江水利工程总局工作,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即参加长江水利建设工作。历任长委会科长、处副总、副处长、处长、委员会总工程师(1981年-1986年)、长委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长办”副总工程师、长办总工程师,并兼任《人民长江》杂志总编辑。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生产者”称号。199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4年被评为全国工程设计大师。
成就
从事长江流域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工作和技术领导工作50余年,先后参与主持了汉江流域、长江流域、太湖流域等大江大河的综合利用规划;参加了长江流域中下游防洪规划,并参加了1954年、1998年等大水年的防洪工作,协助领导分析判断、正确决策,是规划、防洪的主要技术领导。作为长办枢纽设计负责人及长办总工程师,参与主持了丹江口、葛洲坝、陆水试验坝、万安、隔河岩、三峡工程等水利枢纽的规划、勘测、设计和科研工作,为我国特别是长江水利水电建设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参与主持编制“汉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促进了丹江口工程的开工建设,对丹江口工程规模、坝线选定、建筑物型式等的确定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对确定工程分期建设、复工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建设中,洪庆余同志始终参与了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决策,1985年长办荣获“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是主要获奖者之一。
在1986至1989年三峡论证过程中,洪庆余同志是长江水利委员会配合各专家组论证工作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全面组织协调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决策,多次参加有关三峡工程向中央的汇报,为1992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1989年完成的“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和1992年完成的“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枢纽工程)”的主要编写人和审稿人。他主要负责组织审定编写出版了“长江三峡工程技术丛书”,并撰写了其中的第一卷“三峡工程技术研究概论”,丛书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1983年,长江委在长江历史上第一次进行了大规模全面系统地编撰《长江志》,洪庆余同志任总编。他全身心投入修志工作,以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带领大家克服多种困难,终于在2007年初,卧病住院前全部完成并出版了《长江志》全套7卷23部共1000余万字巨著,为中华民族青史留下一页光辉篇章。 1996、1998年长江大洪水,洪庆余同志参加了防洪工作,对水情、工情作了深入研究,在洪水发展过程中积极提出防洪措施,为防汛调度提出意见,为领导决定献计献策。汛后对洪水的发生发展及特性研究,都作了全面的分析探讨,提出正确的见解,为各方所接受。 洪庆余同志退休后,担任长江委技术顾问,在长江水利建设中仍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1]
评价
洪庆余同志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50余年丰富的规划设计实践经验。他作风正派、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淡泊名利、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敢于直言,坚持真理,在我委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深受长江委干部职工及我国水利界的尊重。几十年来,洪庆余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他对工作一贯任劳任怨、认真负责,生活艰苦朴素,平易近人、说话和气、密切联系群众。作为长江委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在重大技术把关、培育科技人才、建设新的专业等方面倾注了毕生精力,为长江水利水电事业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