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
洪武(1368年-1399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的年號,也是明朝的第一個年號。
洪武年間全國沒有戰亂,社會迅速從元末的戰亂中恢復,人口迅速增加,經濟快速發展,史稱洪武之治。
明太祖朱元璋規定後代子孫登基後,在位時只能使用一個年號,故除明英宗因為退位後又復辟,故有兩個年號外,其餘均守祖制。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日(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同年其嫡長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翌年改元建文。
建文四年六月(1402年7月),通過靖難之役即皇帝位的明成祖朱棣廢除建文年號,改稱洪武三十五年,翌年改元永樂,夏燮《明通鑑》考異認為從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北京起兵開始其征伐地區復稱洪武年號,靖難之役後下令全國復用洪武年號[1]。
目錄
人物簡介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幼名朱重八,改名朱興宗,字國瑞,明朝的開國皇帝,濠州鍾離(今安徽省鳳陽縣)人。出生在一個貧寒的農民之家,少年時曾為地主牧童。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的家鄉遭旱蝗災害,瘟疫流行,他的父母及兄長都在這場災難中相繼死去。為了糊口,朱元璋投皇覺寺出家當和尚。但不久後的饑荒使得他不得不離開寺院外出化緣,游食於皖西、豫東三年,歷經磨難,認識了許多優秀的將領,為日後的起義人才打下了基礎。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占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於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2]。後結束了蒙元在中國的統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誅殺丞相胡惟庸,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視頻
洪武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明朝最悲情的明君:皇位被奪、年號被廢,還被人們罵成昏君 ,搜狐,2020-07-17
- ↑ 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網易, 20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