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醒夫
洪醒夫(1949年12月10日-1982年7月31日),彰化縣二林鎮人,原名洪媽從,意為順從媽媽的乖小孩,同學私底下叫他,<洪毛>。另有筆名司徒門、馬叢、洛堤、林邊,是家中的長子,其後有七個弟弟,三個妹妹。
洪醒夫 | |
---|---|
洪醒夫全集 封面 - 洪醒夫著 ; 黃武忠, 阮美慧主編 | |
出生 |
1949年12月10日 台灣彰化縣二林鎮 |
逝世 | 1982年7月31日 | (32歲)
職業 | 作家、小學教師 |
國籍 | 中華民國 |
代表作 | 《黑面慶仔》、《市井傳奇》、《田莊人》、《洪醒夫集》等 |
父母 | 父 洪來用、母 林彩鸞 |
兒女 |
洪承甫 洪承民 |
目錄
七零年代的鄉土文學-田莊作家
父親名曰洪來用,母親名曰洪林彩鸞,是勤儉刻苦的莊稼人。洪醒夫的家族世代務農,父母、叔叔、伯伯們都不識字,他必須在假日幫忙農事,農人生活的辛酸是他所熟悉的,因此對於貧窮加諸生活的壓力,他有深刻的體驗。生長的家鄉環境與童年的時光,是影響其作品的重要因素。
被譽為農民作家,有【田莊作家】之稱。畢業於台中師專,曾擔任小學教師,由於被學生暱稱為<毛毛蟲>,覺得不雅,所以改名為洪醒夫。[1]
生平
十八歲即步入寫作投稿之途,創辦《這一代》月刊,參加「後浪詩社」,助理《台灣文藝》的編務,主編《六十四年短篇小說選》、《大家文學選--小說卷》等。1967年在台灣日報副刊連載短篇小說,1968年和蘇紹連、蕭文煌在台中籌組「後浪詩社」,1970年與陌上桑、喬幸嘉、黃朝湖等人將已停刊的文藝雜誌《這一代》復刊,曾得吳濁流文學獎佳作。
1974年與台中師專同學林碧雲結婚,婚後繼續創作,與妻林碧雲育有洪承甫、洪承民二子。
1975年至神岡鄉社口國小任教。
1982年7月31日安迪颱風登陸當天,因颱風夜搭計程車出車禍傷重不治,得年33歲。遺孀林碧雲後來有另嫁他人。
洪醒夫曾經和友人說想將筆名取為「洪醒夫斯基」,向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看齊。[2]出身農村的他,作品都取材於真實的體驗,對70年代台灣農村的變遷有著十分細膩的描寫。隱地曾設「洪醒夫小說獎」以為紀念。
作品特色
洪醒夫是戰後台灣鄉土小說家的代表之一,作品中反應早期台灣農村社會的貧窮與落後,描寫的對象盡是卑微的小人物,不時呈現小說悲苦的情調。他常用嚴謹的文字、樸素的文字,以及鮮明的角色人物來寫出樸實無華,讀來卻溫暖動人的文章。
著作
著作分期
1967~1975(摸索期) | 1975~1982(成熟期) | |
---|---|---|
寫作特色 | 詩:對生命的思索和體悟,與勇於探觸社會底層悲苦的誠心。
小說:現代主義風格。 |
小說:關懷農村的小人物,擁抱台灣的土地與人民。 |
代表作品 | 詩:(噴泉)、(望夫石)
小說:(渴)、(人間遊戲) |
(散戲)、(吾土)、(黑面慶仔)、(豬哥旺仔) |
小說集
- 《黑面慶仔》(臺北:爾雅出版社,1978年)
- 《市井傳奇》(臺北:遠景出版公司,1981年)
- 《田莊人》(臺北:爾雅出版社,1982年)
小說選集
- 高天生編:《洪醒夫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遺作集
- 王世勛、利錦祥合編:《懷念那聲鑼》(臺北:號角出版社,1983年)
全集
- 黃武忠、阮美慧主編:《洪醒夫全集》(9卷:小說卷1-5、新詩卷6、散文卷7、書簡卷8、評論卷9)(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