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青
洪青,又名政新,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省婺源市)。生于1913年1月,卒于1979年8月。1932 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专门学校建筑科,法国巴黎高等美术装饰学校建筑科。 曾任上海新华美术专科学校图画系教授,西北建筑设计公司设计室副主任,西北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曾参加毛主席纪念堂设计方案室内外设计。 中文名 洪青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中国 出生日期 1913年1月 逝世日期 1979年8月 毕业院校 法国巴黎高等美术装饰学校建筑科
目录
个人简评
洪青是解放后西安早期建筑师的代表人物,在西安十余年的建筑生涯里创作了许多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享有极高声誉的作品。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形式创新、中西合璧,很多作品已经成为了西安标志性
出身
洪家自古书香门第、家境殷实,洪青的父亲是我国最早期的铁路桥梁专家,毕业于唐山路矿学堂,与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同窗兼好友。后在苏杭一带工作,洪青自小随父亲生活,深受父亲影响,对科学技术比较感兴趣,加之其爱好美术,便选择了建筑作为自己的专业。1928年,洪青远赴欧洲求学,首先来到了比利时布鲁塞尔圣律克艺术学院装饰美术科学习,该校是比利时非常著名的美术学院,曾培养出了著名漫画《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先生。1930年转入法国国立装饰美术学校建筑科深造。法国国立装饰美术学校是同巴黎美术学院齐名的法国著名美术院校,也是法国六所国家级的国立美院之一。均是属于巴黎鲍扎教育模式,建筑师被当作艺术家来培养,注重古典建筑的训练,强调古典建筑的秩序和比例尺度感。在课程设计上,对设计及与其表达直接相关的各类课程较为重视,而技术类和文科性的公共课份量相对较轻。洪青在校期间大部分功课成绩均十分优秀,为以后的建筑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2年洪青学成后回到上海开始了自己的建筑生涯。由于当时上海的大工程基本都被大的事务所垄断,洪青又没有什么背景和人脉关系,所以这段时间洪青的事业并不十分如意,只能在一些小的事务所和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当老师。
事业
1951年洪青响应组织的号召来到了西安进行创业,加入了当时的西北建筑公司(后并入了西北设计公司)。在西安初期的创作阶段,由于受到的上层政治影响比较少,洪青这时候的创作基本可以自由发挥出自己的创作理念,设计了人民大厦(在设计后期受到了民族形式的影响,没有完全实现原有的设计意图)、市委礼堂这两座比较著名的建筑。前者是一个中西合璧加上传统装饰图案的一个方案;后者是一个中国古典复兴的建筑。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影响,其作品也反映出了一些当时的政治要求,比较典型的是北门的陕西省建工局大楼、人民剧院等。洪青对于当时的“社会主义民族形式”还是保留着一些自己的看法。他不赞成一味地使用大屋顶,而是认为应该综合地吸取传统建筑各个方面的精华。在服从现代化的多方面需要的同时,在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运用传统民族形式的优秀部分。应当说这一理念还是比较超前的。这一时期洪青还参与了钟楼、鼓楼、大小雁塔的修复工程,他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修旧如旧”地古建修复原则。在1958年—1960年这一期间,由于大跃进和国庆十周年的进行,洪青的建筑设计生涯也步入了高峰,创作出了一系列风格类型多样的建筑作品,比较典型的有:钟楼邮政大楼、陕西宾馆、华清宫九龙池规划等。1960年至1979年逝世前,这一时期洪青因为身体的原因以及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冲击,他步入了建筑生涯的尾声,问世建筑作品不多,可考证的是参与了毛主席纪念堂的方案设计。
建筑思想
洪青留下来的文字资料不多,对他的建筑思想和理论只能从存世的一些资料和他的作品中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对西方古典建筑的理解 洪青求学于欧洲最著名的鲍扎教育模式之下,培养了他严谨完整的西方古典建筑知识体系,洪青也十分喜爱和希望运用到这些知识,他曾说道:“我年轻时就有一个设想,希望我国的文化建筑美术有欧洲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那种绚烂和光辉。自己很想在那大时代里生活。现在这些希望就要实现了,在解放后这繁荣安定的局面下,我要发挥着自己的技巧和能力去实现这个理想。”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体现出的严谨的西方古典建筑的比例构图法则。 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回应 解放后的中国百废待兴,曾经备受列强欺辱的中国人民终于等到了解放的那一天,民族认同以及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强化了自我的民族意识,这时的洪青也在这种历史际遇下,寻求如何使得中国古代建筑特征能够适应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需要,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满足现代使用功能的建筑风格。在建工局大楼、人民剧院、华清宫九龙汤这些作品中都能体现出他在这方面的探索。不仅如此,洪青还致力于挖掘整理的中国古典建筑文献和典籍。在业余时间他经常浏览西安的古迹建筑,画画速写,记记笔记,向老工匠讨教技术等等。另外,洪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也很广泛的:哲学、历史、文学及艺术等无一不涉及。在他身上强烈地体现着中国式文人的情怀。洪青喜欢绘画,不仅擅长速写,而且水彩画的功底也十分深厚。洪青还对中国古典诗词颇有研究,也非常的喜欢作诗,但从不轻易示人。 对装饰题材的运用 对于装饰题材的把握和运用在洪青的诸多建筑作品中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这也得益于洪青最早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圣律克美术高等学校装饰美术课学习,这是比利时非常著名的一所美术高等学府,尤以在装饰艺术方面的课程最为著名,洪青通过学习使自己在装饰艺术方面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同时期的建筑师作品在装饰性上大多比较单一。要么作品比较简洁,极少使用装饰图样;要么就是以中国传统建筑为载体,局部抽象和简化出斗拱、雀替等加以运用。而洪青在这方面有所区别于其他建筑师,他更擅长于将西方古典建筑的形式和装饰手法配以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和题材,达到了一种中西合璧的效果,这在当时的中国建筑界是十分少见的。当时的西北设计公司对于洪青也有很高的评价:“在建筑设计上富有创造性,具有独立创新精神,在作品中尽力创造属于中国的民族形式。”
此條目缺少頁面分類。請協助為此條目補上適當的頁面分類。參見頁面分類入門。(2019年12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