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洪麟閣(1902~1938),原名洪占勛,又名洪沖霄,號洪僑,滿族人,1902年出生在河北省遵化縣地北頭村。1924年畢業於直隸法政專科學校。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軍部軍法處長、唐山《工商日報》總編輯和河北工學院教授等職。抗日戰爭爆發後,以社會名流身份加入華北人民抗日自衛委員會任主任,參與組織領導了1938年冀東人民抗日武裝大暴動,任冀東抗日聯軍副司令員兼第一路軍司令員,同年10月在對日作戰中壯烈犧牲。時年36歲。[1]

洪麟閣

center     [https://gss3.bdstatic.com/-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  %3D0/sign=145442f8ccfcc3ceb4c0ce35aa7eb1b5/d62a6059252dd42a7b70cf71073b5bb5c8eab8eb.jpg]    [https://baike.baidu.com/pic/%E6%B4%AA%E9%BA%9F  %E9%98%81/2368131/0/d62a6059252dd42a7b70cf71073b5bb5c8eab8eb?fr=lemma&ct=single  原图链接 ]

 
出生 1902年
熱河省遵化市地北頭村(今屬河北省)
逝世 1938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洪占勛
職業 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副司令員兼第3路總指揮

目錄

人物生平[2]

洪麟閣 ,原名洪占勛,號洪僑,滿族人,河北省遵化市地北頭村人,國民黨員。他父親洪福祺,字得祿,曾在清廷擔任司法官員,因觸犯皇親獲罪,被貶為牢頭,後又遣放還鄉,從此,這原來的名門望族走向衰落。洪麟閣兄弟四人,他排行第四。[3]

1902年,洪麟閣出生在河北遵化地北頭村一個滿族中產之家,1921年升入地處天津的直隸法政專科學校。國內軍閥混戰貫穿了洪麟閣求學經歷的始終,由於政局動盪,學校經常停課,洪麟閣藉機走向社會,深入調查,和同學一道創辦地毯工人臨時醫務所、工人「千字課班」,還成立起「天津青年勉勵會」,並在1924年畢業後幫助「青年勉勵會」創辦起一所旨在普及文化知識的平民學校。

投筆從戎

1927年,北伐期間,年輕的洪麟閣以文職身份來到河南省某縣擔任主管司法的「幫審」。當時駐縣的馮玉祥部士兵中有人酗酒尋釁鬧事,洪麟閣在掌握證據後,立即將歹徒關押,並特向馮玉祥致函申明原委。馮玉祥看過信後,對洪麟閣的依法處置非常滿意。不久,在母校校長的推薦下,洪麟閣加入馮玉祥部取得軍籍,踏上了第一次從軍之路。初次投筆從戎,原名洪占勛的洪麟閣在填寫履歷表時為自己改名「沖霄」,寓意怒沖霄漢,為國家民族奮鬥到底。

1930年馮玉祥在中原大戰失敗,被迫放棄軍權。此時洪麟閣任第二集團軍軍部軍法處。 洪麟閣投筆從戎的七年中,參加過攻打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北伐戰爭。

抗日戰爭

1933年5月,日本軍隊相繼侵占長城各口和冀東各縣,華北形勢危急,經過黨的長期工作,馮玉祥吉鴻昌等在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進行抗日,洪麟閣隨抗日同盟軍進擊侵犯察北的日偽軍,收復一度被敵攻占的張北、沽源、康保等縣城。後蔣介石派軍隊對張家口地區包圍清剿,迫使馮玉祥下野。

1933年秋,洪麟閣輾轉抵達唐山,受工商日報總經理馬溪山賞識,出任報社總編輯。在此期間,洪麟閣旗幟鮮明地抨擊時政,大造抗日輿論,報紙曾一度被當局查封,洪麟閣、馬溪山等人都成了被告,被傳到北京。公堂之上,洪麟閣慷慨陳詞:「如今國家處於危急存亡之秋,凡引狼入室者為賣國,抗戰圖存者為愛國。我們報紙宣傳抗日救亡,罪在何處?」[4]

1935年夏,洪麟閣應好友楊十三的聘請,進入位於天津的河北工學院任職,分管齋務科行政事務。由於籌辦專供平民學生用膳、輪流幫廚的簡易食堂「窮膳團」,他深得學生愛戴。然而,正是這一年,華北形勢更加危急。

洪麟閣通過多方努力,同共產黨地下黨組織接上頭,從那裡弄到《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和紅軍到達陝北後發表的《為日本帝國主義吞併華北及蔣介石出賣中國宣言》,進一步看清前進的道路。

1935年11月1日,包括河北工學院在內的天津學生自治會聯合發表《為抗日救國爭自由宣言》,洪麟閣參與宣言的審定。文中無情揭露國民黨反動統治者的腐敗無能,控訴其兇殘刑禁殺戮青年的罪行,大聲疾呼:「地獄現形,人間何世」,要求國民黨政府「尊重約法精神,開放言論、集會、結社自由,禁止非法逮捕學生。」宣言發表後,很快掀起救亡運動高潮。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衝破國民黨反動政府的禁令,舉行了大規模的愛國示威運動,天津立即響應。 12月18日,天津學生組成兩支遊行隊伍,舉行了浩浩蕩蕩的愛國示威大遊行,沿途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全國團結一致抗日!」等口號,洪麟閣昂首闊步,走在隊伍中間。遊行中途遭到軍警阻擊,經多次衝鋒、搏鬥,衝破阻截,按預定路線行進,到南開中學操場,舉行全市學生大會,宣布成立「天津學生聯合會」,並發出通電和宣言。會後全市各校總罷課,學生們紛紛走出校門,深入各階層喚起民眾,揭開天津市抗日救亡的新篇章。洪麟閣自始至終地和學生們在一起戰鬥。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寇占領平津,侵略者的飛機有目標地扔下顆顆炸彈,河北工學院頓成火海,所有建築物夷為廢墟,課業也就難以繼續了。工學院代理院長路秀三召集洪麟閣、王若僖(國民黨員、天津電信局局長)、楊十三、連以農(國民黨員)、趙觀民(校友,任天津永利鹼廠分銷處經理)、碼澧(學院機電系主任)、張秀岩(曾在學院工作,當時任新東染廠經理),一起到法租界濱江道基泰大樓秘密聚會,共商對策。在座者同仇敵愾,認為中國已到了最危難的時刻,應該萬眾一心,拿起武器,抗擊日本侵略軍。經聯繫,他們在天津人民自衛委員會(地下組織)的名義下組織起來,公開名稱「工字團」。此時,黨中央派李楚離、胡錫奎]]到天津開展地下工作,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洪麟閣作為黨外人士、社會名流,被吸收為屬於統一戰線的抗日組織「華北人民抗日武裝自衛委員會」的主要領導成員,在黨的領導下,在天津市做了許多艱苦的組織發動工作,着手準備建立抗日聯軍,誓與日寇拚搏。

1938年2月,洪麟閣帶着中共河北省委以華北人民自衛委員會名義發出的組織發動冀東抗日暴動的指示,回到遵化縣地北頭村老家組織民眾抗日武裝。 5月,洪麟閣以地北頭村為大本營,在豐潤、玉田、遵化一帶組織抗日聯軍隊伍,方圓百八十里各村的民團,凡是願意抗日的便進行收編,不跟着抗日的,把槍交出來。開展武裝鬥爭碰到的第一個困難是經費不足,洪麟閣便變賣了自己的一半房產和四分之一的土地,連他妻子蕭雨村陪嫁的金玉首飾、銀幣也都獻出來湊款。他還專程去玉田縣於家鋪岳父家籌款,岳父蕭廣福是位名醫,得知女婿急需,便設法籌措大筆經費,還把自己的獨子蕭興亞送到洪麟閣的聯軍參加抗戰。同時,並對當地有交往的富家進行動員,能出錢的出錢,能出人的出人,能出槍的出槍。在他的影響下,大多數紳商都積極響應洪麟閣的號召,為抗日捐款捐物。

洪麟閣的集資舉動,深為天津、唐山的愛國人士嘆服,天津眼科大夫黎宗堯就曾捐出巨款支持洪麟閣抗日,教育界、政法界和新聞界的友好也不惜重金援助。這些款資,經由楊十三周密策劃,從天津買到軍用物資,順利地運到了唐山,藏在工商日報社,然後轉移到地北頭村。

1938年初,李楚離、楊十三、洪麟閣以玉田十里坨楊壽卿家裡作聯絡點,着手抗日暴動的準備工作。4月底,楊十三、馬其廷、馬溪山、連以農等人來到地北頭村,他們分析,遵化這個地方北靠長城,南接平原,四面環山,可攻可守,是冀東抗日根據地的中心,而地北頭村位於南口出處,於是決定將地北頭村作為大本營,洪麟閣的家,成了大本營的中心。 為進行暴動準備工作,洪麟閣經常以宴請賓客為名,邀集各村進步人士,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同時,把本村青年組織起來,在洪宅門房裡上「千字課」,通過識字、學文化,動員他們參加抗日。洪麟閣還由外邊找來四五個評書老藝人,每晚在村頭莊心,打開場子說評書《水滸》、《楊家將》、《說岳全傳》等,說書前後加有時事宣傳小段,鄉眾聽得簡直入了迷,群眾愛國救亡情緒更加高漲。

在正式起義之前,地北頭村很快組織了五六十人的隊伍,這批青年後來都成了抗日聯軍的骨幹。到5月底,活動逐漸公開。這時村裡有姓劉的漢奸通敵報信,勾來沙流河警察局偽官兵到地北頭搜抄洪麟閣的家,砸壞家具,撕毀衣服,甚至放火燒民房。為對付情況的變化,聯軍活動地,由洪家轉移到村北山溝的二郎廟。這時,李楚離、餳效昭也來到地北頭,李楚離和楊十三負責給暴動隊伍上政治課,沙麟閣講軍事,讓同志們明了抗日使命,進行作戰訓練,苦練實戰本領,培養軍事骨幹。

1938年6月底抗日暴動前夕,冀熱邊特委在豐潤縣北田家灣子村召開軍事會議,有遵化、遷安、灤縣三路起義軍負責人參加。會上宣布正式建立冀東抗日聯軍,高志遠任司令員,李運昌、洪麟閣任副司令員。李運昌為第二路總指揮,洪麟閣為第三路總指揮,政治部主任楊十三。李楚離以華北人民自衛委員會的身份參加,領導洪部。會議決定7月16日在遵化、豐潤、遷安、灤縣等六個縣同時舉行起義。 洪麟閣將起義的點設在遵化縣地北頭村,部隊定名為冀東人民抗日聯軍第三軍區第四軍分區游擊隊,活動範圍在豐、玉、遵三縣。司令部下分八大處,政治處長楊十三;軍法處長馬溪山;軍需處長連以農(因連經常外出聯絡,由張秀岩代理)。所有領導人的職務,全是華北人民自衛委員會任命的。 冀東抗日大暴動的日子臨近了。洪麟閣和楊十三、李楚離一方面抓緊做起義的準備,一方面仔細研究戰局和社會動向。不料,起義計劃被叛徒告密,玉田縣沙流河偽警察巡官果振鈞獲得情報,報知豐潤縣偽縣長,於7月5日拂曉拉出警備隊擾地北頭村。洪麟閣率眾奮起抵抗,擊退了敵軍。當場擊斃偽警察果振鈞。由於發生這一意外情況,決定起義時間提前到7月9日。 洪麟閣與楊十三率部在地北頭村宣告起義後,受到日偽軍的進剿,洪麟閣率部星夜兼程轉奔小狼山。這時,豐潤縣偽縣政府的日本顧問親自出馬,調來玉田、豐潤的偽保安隊民團l000多人,日軍200多人,從側翼拉網包抄,直向小狼山撲來。當時聯軍分散各村,倉促間來不及通知,洪麟閣便帶11OO多名戰士,扼守住山口。之後,洪麟閣見敵眾我寡,隨即組織突圍,直奔玉田縣境內,集結抗日聯軍300多人應援,第二天傍晚,返回小狼山。這時,小狼山既無槍聲,也不見聯軍蹤影。詢問當地老鄉,得知李楚離、楊十三已率隊去魯家峪。日偽軍和民團發覺我軍全部突圍,洪麟閣又從玉田搬兵,見勢不妙,便放棄小狼山尾隨追襲。此時,李楚離、楊十三、包森等由上寺看廟人領路,從山背陰轉移出去,集合人馬,到達豐潤境內。洪麟閣在中途聽說李楚離、楊十三已率部甩掉敵軍,便從敵人背後繞到豐潤,牽制住地方民團的阻截,終於使兩股隊伍勝利會合。

在豐潤,洪麟閣、楊十三又召集預約起義的同志,各地百姓一呼百應,紛紛揭竿而起。偽警、民團懾於抗聯威力,相繼走散,剩下的100來名傷殘的日軍,一名日本顧問,一名警備隊隊長,狼狽逃回縣城。這時,很多民團在大勢所趨的情況下持械投奔洪、楊,抗日聯軍力量日益壯大,到處破交通、砸汽車、砍電線杆,攪得敵偽惶惶不可終日。縣、鎮是的偽官僚緊閉城門,龜縮不敢出動,驚呼「洪楊之亂」如阿如何。

此時,洪部已經發展列1000多人,組成三個總隊:一總隊隊長趙根威;二總隊隊長楊壽卿;三總隊隊長常予英(兼管後勤衛隊)。隊伍休整了10多天之後,洪麟閣拉出部分隊伍,從地北頭出發,進攻沙流河據點。

聯軍一到,藉助地形,打一陣轉一陣,鬧得敵人暈頭轉向,把守西門的警備隊打開大門就往南跑,洪麟閣率部趁勢進了街,經過兩小時激戰,繳獲槍支600多枝,俘敵700多人,拿下沙流河鎮。在戰鬥中,洪麟閣哥哥的獨生子洪步余,在老磚窯附近光榮陣亡。

聯軍離鎮的時候,附近村莊的鄉親絡繹趕來為洪步余弔唁,向洪司令表示慰問。洪麟閣站到集合好的隊列前面講了話,他說:「日寇侵略中國,要把中國變成他們的殖民地,讓我們父老兄妹淪為他們的奴隸。凡有血性有骨氣的同胞,誰能容忍?洪步余是我兄長的獨生子,他不甘當亡國奴,跟我們一起舍家拋業出來打鬼子。現在,他為國犧牲了,大家都哀悼他。他只是個普通的農民,聯軍中的普通一兵,能受到人民的稱讚和懷念,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光榮,同樣也是我們全體抗日戰士的光榮。人民推舉我洪家帶頭抗日,我洪家應當先以英勇獻身作出表率。革命就得流血,流血先由我們洪家開始。如果人人都不畏犧牲,我們這支隊伍就會同鋼鐵一般堅強,也就稱得起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了。」

在洪麟閣的帶領下,聯軍越戰越勇。他們拿下沙流河後,北進遵化縣魯家峪。魯家峪東峪有個民團頭目叫劉玉離,是洪麟閣三哥洪占榜的舅子,手下有百八十人,經常壓迫周圍百姓。洪麟閣對他狠狠地訓斥了一頓,並將民團收編,然後南折奔赴玉田縣境,先後在北小家和王莊子一帶擊潰從玉田縣城出來「掃蕩」的日偽軍,旋即攻克鴉鴻橋、窩洛沽兩大重鎮,連同沙流河在內共拔掉日軍在冀東腹地插下的三顆釘子。 7月12日,洪麟閣率部攻打玉田縣城。由於薊縣第五縱隊的協助,士氣很旺盛,守敵武器雖強,但人數只有幾百,日軍又於前兩天調離,我方乘虛而入,守敵猝不及防,未戰而潰。在一座古廟香案底下的炕氈筒兒里,搜出日本顧問石本。聯軍張貼了安民告示,開監釋放在押的「政治犯」和無辜良民,處決了作惡多端的偽警備隊隊長傅德雲。

7月8日在遵化縣地北頭一帶舉行抗日起義,所部曾發展到四五千人,主要活動在遵化,玉田、豐潤三縣的邊界地區。1938年10月15日,在西撤途中於薊縣馬伸橋台頭村遇敵,作戰中陣亡。洪麟閣犧牲後被安葬在冀東烈士陵園。 攻下玉田縣城,大大增強了鄉民的抗日必勝信念,踴躍參加聯軍。洪麟閣部擴大到5000多人。按冀東人民抗日聯軍第十三軍分區司令部的分工部署,高志遠具體領導三、四、五、六四個縱隊;李運昌領導七、八、九、十四縱隊;洪麟閣領導一一總隊二中隊隊長)傳遞情報,因此洪麟閣掌握了敵城防戒備、設施、軍械裝配等情況。當洪麟閣下令北進,隊伍沖向珠山、筆架山時,偽縣政府發覺聯軍行動,禁閉了羅靈雲,密派偽滿部隊和日軍,趁夜潛伏珠山、筆架山北坡,早7點多鐘繞過山頭撲向聯軍。由於敵軍勢眾,又居高臨下,久持不利,在趙振威指揮下且戰且退,準備退轉到山下再奪得優勢,迂迴反圍。趙振威身先士卒狙擊,使大部隊得以退轉,而自己卻不幸被飛彈擊傷,壯烈犧牲。

趙振威犧牲後不久,洪麟閣派出50名有文化的精壯士兵,去鐵廠宋鄧支隊參加為時一個月的軍訓,厲兵秣馬,把義旗更高地舉起,迎接新的戰鬥。 經過幾次較大戰役,洪部進駐玉田縣鴉鴻橋,李楚離專程來駐地找洪麟閣、楊十三研究下一步工作,轉達了八路軍四縱隊首長的建議:「讓正規化隊伍再回原地配合八路軍作戰」。隨後洪麟閣率全軍由鴉鴻橋開往遵化鐵廠,白天駐村,夜間行軍,沿途遭遇小股敵軍,可8月27日,由鄧華主持,四縱黨委、冀熱邊特委及抗聯各路的指揮員在鐵廠舉行會議,洪部派代表參加。會上總結了暴動取得的成績,提出建軍建政和建設根據地的任務,決定成立冀察熱遼軍區統一指揮抗日軍隊,但鐵廠會議精神有全部付諸實施。日本大量增兵,反手對付冀東人民的暴動。為此,四縱黨委決定退出豐、玉、遵三縣,把軍隊開到平西整訓。總部高志遠李運昌等領導成員都對這一決定提出異議,洪麟閣也認為主力西撤,在客觀上只能挫傷抗日軍民情緒。

殉國

9月下旬,在中央和北方局電令尚未下達之際,河北省委、冀熱邊特委、四縱和抗聯各部隊主要負責人在豐潤縣九間房村開會,四縱首長擔心現有軍隊不足以應付未來的局面,為「保存實力」起見,仍宣布四縱和抗聯各部隊西撤,只留三個小支隊堅持冀東。

在西撤中,洪部走在最後,隊伍一字拉開,沿山前進。行至范家塢、燕山口一帶,日軍發覺我方動向,調兵堵截,洪麟閣沉着指揮,一晝夜之內戰士們槍不下肩,腹空無食,冒着大雨,英勇殺退敵軍。為防敵人增援,洪麟閣率隊迅速轉移,取道大小商各莊、頭百戶、九百戶,再由馬伸橋以西開往穿芳峪。那裡的老鄉說:李運昌司令員的隊伍剛從這裡過去,洪麟閣未敢久留,火速趕路,當夜駐在距馬伸橋八里的台頭。 洪部所經之處,軍紀嚴明,秋毫無犯。進駐台頭村,村民慕洪麟閣威名,熱情慰勞。次日,即1938年10月15日,天剛亮,據情報有11輛日本軍車由西往東去馬蘭峪,經過馬伸橋,由100多日軍護送。聯軍在洪麟閣指揮下,設伏於台頭村南山小廟和道旁,沒多久,敵軍車接連不斷地開過來,進入埋伏圈後,聯軍一陣猛襲,把押車的日軍打得暈頭轉向,10多名日本兵斃命,其餘的跳下車撒腿就跑。

這次伏擊繳獲60箱軍械和大米、白面、罐頭等。為防止敵人報復,洪麟閣集合隊伍,打算立即撤離此地,但當時王益三分隊遲遲未到,耽誤了時間。洪麟閣命令大部隊由楊十三、馬溪山帶隊西行,他與連以農等少部分人留下守候,藉機打掃戰場。這時,駐馬蘭峪的日軍騎兵隊反撲過來,不一會兒,就來到東新莊。洪麟閣派人通知西行的二總隊接應。同時令所帶隊伍各占地勢投入戰鬥。洪麟客分析敵人來勢洶洶,伺機報復,應避其鋒芒,設法拖住敵人,免得大部隊蒙受損失。不料機槍連調號聲響,目標暴露,洪麟閣當機立斷,率部投入戰鬥。這時,日軍馬隊由北向南沿公路繞了過來。洪部在兩個山頭設伏的三挺機槍,輪番射擊。突然機槍射手王會英的機槍卡住了子彈,而日軍的槍炮連連向聯軍陣地轟擊。在前進不能後退不得的情況下,洪麟閣當即下令後撤,從北面向外圍迂迴,終因敵眾我寡,造成很大傷亡,洪麟閣的頭部和腿部負了重傷。警衛員、通訊員、司號員,扶住洪麟閣寸步不離。

十七歲的通訊員靳成軒(玉田縣歡坨人),用央求的口吻說:「司令,您掛花了,我背您走。」洪麟閣厲聲說:「快快撤離,不要管我。」說着,從一棵楊樹上扯下一段樹皮,用血寫了一句遺囑:「還我河山」。轉過身來,發現敵人正往上衝來,便拋出手榴彈,結果了10來個日本兵。這時,敵人火力更凶,洪麟閣又負傷多處,直到剩下一顆子彈,舉槍對準自己的頭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流盡最後一滴血。待楊十三、連以農帶隊趕到,戰鬥已停,見到洪麟閣烈士的遺體臥在台頭村北穿芳峪山窪草叢中。同志們默然脫帽致哀,指戰員們不禁痛哭失聲。

老鄉抬出最好的柏木棺材,將洪麟閣的遺體安葬在別山的一個陡峭山崖頂上。為紀念洪麟閣殉國,當地人特意給那個高山頭起名叫「洪山嶺」。

洪麟閣犧牲後,由李楚離代行職務。西撤中止後,抗聯隊伍編入李運昌司令員重建的總隊,東返遵化、玉田地區,與留在冀東的包森領導的八路軍二支隊匯合,成為開創冀熱遼抗日根據地的骨幹力量。鬥爭形勢的勝利發展,終於實現了洪麟閣殞身不懈追求的願望。 後來,楊十三、連以農等歷盡艱辛,到達八路軍總部,向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匯報了冀東抗日暴動情況。楊十三說:「我和洪麟閣剛起義,經歷很簡單。當時,我們對冀東老百姓說:『不願當亡國奴的,跟我走!」結果,就有幾千人跟上來啦!目標只有一個——抗日救國!為了打倒日本鬼子,人家情願拋頭顱、灑熱血,洪麟閣烈士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人物評價

朱德總司令對冀東抗聯極為稱讚,對洪麟閣的犧牲表示惋惜。他說:「革命的成功要靠共產黨人的英勇奮鬥,沒有黨外傑出的志士仁人的協力共助也是難以成功的。洪麟閣就是我們革命隊伍非常需要的愛國知識分子,也是代們黨非常需要的軍事人才。他的犧牲對我們是一重大損失。」 [5]

洪麟閣烈士後來被安葬在冀東烈士陵園。

2014年9月,洪麟閣名列第一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參考資料

  1. 捨身為國的冀東抗日聯軍副司令員洪麟閣(圖),搜狐網,2015-05-15
  2. 洪麟閣 ,博雅人物網
  3. 洪麟閣 ,人民網,2015-08-06
  4. 洪麟閣:一位知識分子的熱血抗爭 ,人民網,2015-05-22
  5. 抗日英烈洪麟閣故居 唐山市人民政府網,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