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活在當下(陳小丹)

​​ 活在當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活在當下》中國當代作家陳小丹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活在當下

冷暖哪可休,回頭多少個秋,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車上的音樂,我的方向盤轉着光。清晨柔軟細膩的光芒,灑在車裡,也灑在了我的心裡,我的記憶里… …

這是1989年香港無線電視劇《義不容情》的主題曲,是我第一部看的港劇,也是我學會的第一首粵語流行歌曲。歌聲伴隨着我的記憶,飄向遙遠的時空......

90年代初,隨着電視機開始進入千家萬戶,從電視上,也看到了香港眾多的粵語港片。我看的第一部港劇,便是《義不容情》。這部劇雖是1989年在香港那邊上映,但直到我家有彩電的時候,已經是1992年的事了。當時我大概十來歲。那天,彩電剛剛接上線,母親打開電視,剛好在重播此劇,並且,也剛好是主題曲演奏的時刻。一切是那麼的美好。那旋律,那音調,那發音,配合得如此默契,天衣無縫。我也是初次,聽到如此動人心弦的粵語歌曲。當時年紀尚小,對歌詞大意懵懵懂懂,但那種唱腔及曲調,卻已經深入骨髓。就這樣,從此便愛上了它。每次劇集開播之前,我都會先備好紙筆,端坐在電視機正中央處等待。劇集一開播,我便立即飛速地用緊握手中的筆,歪歪扭扭地在本子上記錄着歌詞。但歌詞似風而過,終究是超越我記錄的速度。加上粵語當時對我而言,始終晦澀難明,就這樣看了好幾集後,卻也沒能記下幾行,間斷不連貫。

抄錄歌詞雖舉步維艱,卻並未令我放棄。我又想到了一個絕妙之策,「錄音」。我找來錄音機,又軟磨硬泡讓母親買了塊空白磁帶。在主題曲即將播放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按下錄製按鈕。錄完整首後,我便逐字逐句,不斷反覆聽,邊聽邊回憶歌詞,進行抄錄。終於,在耗費長達近三、四周的時間之後,歌詞總算大功告成。自然,裡邊錯別字,也自是不在少數。有了這份歌詞,我便興致勃勃地跟着錄音帶學唱。就這樣,它成了我第一首會唱的粵語歌曲。也因為它,我從此對港劇着迷,也愛上了粵語。或許是有着較強的語言天賦,看了幾部港劇之後,我大致上能聽懂粵語了。一直以來,我都覺着自己的母語「潮州話」不怎麼好聽,略嫌土味。反而「粵語」,既動聽,又特別,且在當時的年代,會講上幾句「粵語」,那絕對是一種令人崇拜的時尚。當時在班級里,就因為「粵語」這件事,讓我接受了不少崇拜的目光。對於與香港鄰近的廣州,它所講的「白話」,與「粵語」發音大致相同,但音調的微妙之處,卻有着區別。我最終認定,在悅耳方面,「粵語」更勝一籌。

不久後,隨着港劇在內地市場的大幅度開拓,港劇的周邊,也別開生面的百花爭艷,各式海報、錄音帶、錄像帶應接不暇。我時常帶上積攢的零花錢,到夜市的小攤,買上兩盒翻版的港劇錄音帶。就在這漫長的學生時代,終日港劇與粵語中流連忘返,別人看港劇,喜歡選國語,我看港劇,非粵語不可。就這樣,我的粵語水平也突飛猛進,不需看字幕,便也全能聽懂,還能說上幾句。只能說上幾句,原因在於,害羞所致。畢竟,自己母語的環境裡,說着其他方言,終究心理上,覺得突兀。

直到,我去廣州上大學,才真正意義上的開啟了粵語演說之路。大學裡,很多是廣州本地的同學,都是講「白話」。基本都是夾雜廣東口音的「白話」,與潮汕人說「普通話」,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卻也有幾個操着港味「粵語」。我就喜歡跟這幾個港味「粵語」的同學廝混,為的是能學習到更加地道的「粵語」。一開始,我的潮汕口音所說出的「粵語」,還是異常彆扭。夾雜着濃郁的母語的鄉音。且又扭捏,難以啟齒,始終不敢多開口。阻力不小,但我卻是下了決心的。每日,我除了堅持用粵語與那幾個同學交流之外,連平日看雜誌、看書本,都是用粵語在心中默讀。大學附近有報刊亭,香港各刊的娛樂雜誌,都有售賣,價格不菲。對此,我卻很捨得,寧願節儉其他方面,也要每期不落,幾本周刊全都要購入。香港娛樂雜誌作為一本具備本地特色的期刊,裡面的所有內容,也都是用粵語特色口吻、語言來記載。尤記當時,宿舍里的舍友,便擺了個大烏龍。那是來自山東的一名舍友,很喜歡向我借閱各期香港雜誌。有次,午餐時分,大夥都打了飯上宿舍邊吃,邊看雜誌。突然,這位山東舍友,扭過頭,指着雜誌裡面的兩個字,問我說:「什麼是啤梨?」我一看,嘴裡的飯菜噴得滿牆都是,抑制不住,笑得那叫一個人仰馬翻。原來,粵語裡的「草莓」,讀寫為「士多啤梨」,而這位可愛的舍友,索性遺漏了前兩個字,單單指着後面兩個字,不明就裡的發問。時至今日,只要偶然想起,仍會讓我忍俊不禁。

對於粵語這份堅持,完全超越了自己的專業日語。有時想想,要是當年我對自己的專業也有這份執念的話,那現在應該也是頗有名氣吧。即便如此,我對粵語的感情也從未有過改變。甚至將手機內置設為「香港地區」,為的就是要全繁體顯示,輸入法也都使用繁體輸入,只為了與粵語更加靠近些。當然,當年的堅持,自然也換來不錯的成效。這幾年間,已經能夠說得上一口流利的粵語。父親公司的香港客戶,也是偶爾用上我的粵語去進行交流。畢竟,對着客戶說粵語,親切感也倍增,生意也便簡單多了。而且,相比起在廣州讀完大學、甚至工作了好幾年的表妹、表弟們,他們至今連聽懂都困難,我也算是表現傑出了。也因為這樣,對香港的人文歷史、時尚潮流,我都非常感興趣,喜歡去了解那裡的一切。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吧。

「一生何求,曾妥協也試過苦鬥。夢裡每點繽紛,一消散哪可收。一生何求,迷惘里永遠看不透。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少年不知詞中意,看懂已是詞中人。年少的我只是覺得這首歌旋律優美動人,卻似懂非懂個中意思。不惑之年才明白所含深刻意味:活在當下。

[1]

作者簡介

陳小丹,筆名圓蛋,中國檔案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湘橋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學刊物《嶺南文學》副總編,《神州文學》副主編。希望餘生能夠霽月光風,不縈於懷。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