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版
活字版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活字製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1]
目錄
活字版的價值
原來活字版古籍是中華印刷術一脈相承的經典。北宋 沈括 《夢溪筆談》中關於「布衣畢升」發明 活字印刷術的記載,是小學課本中就有的內容,為何不將歷代活字版古籍作為專題收藏,非要等其身價萬倍後才來唏噓? 收藏一行肯定有人先知先覺,而這早人半步的悟性,必然來自深厚的版本學 知識。將歷代活字版古籍作為專題收藏並非始於今日。原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中國東南銀行襄理趙元芳先生積畢生巨資集藏明代、清初銅活字版古籍,並因此躋身藏書家行列。 天津市原副市長、紅色實業家周叔先生晚年也致力於明清活字版古籍專題收藏。他在謝世時立遺囑將400餘種歷代活字版古籍捐贈給天津市 圖書館。今天的天津市圖書館能以活字版古籍、方志等善本奇多而名列於世界名館之林,周叔先生的捐贈是功垂名史的。1981年,天津市圖書館將館藏曆代活字版古籍編印了《館藏活字本書目》,成為 研究活字古籍的專著。惜這部收錄700餘種活字版古籍的書目為油印 線裝本,只印了200冊,市面上極難見,拍賣場上拍過三次,均以千元成交,足見珍視。
中國「 四大發明」之一的 活字印刷術對世界文化的影響極大,而最早效仿中國活字印刷的是 日本和古 朝鮮。古 朝鮮盛產精銅,歷代高麗王室把印刷中國典籍奉為文化盛事。高麗本 漢籍歷來受到國內學者重視,不僅因其字大悅目,尤為可貴之處在於其錯訛較少,接近古本原貌。故高麗銅活字本價格近幾年上升幅度更大。 活字本書籍市場上能夠見到的多為 乾隆年 擺印,清初活字本尤為稀見。清代雍正年內府銅活字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是中國出版印刷史上輝煌的高峰。 活字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的零本在2000年之前平均每冊售價500至800元,近幾年已逐步漲到每冊2000至3000元。2005年以後,此種內府銅活字本書籍大有直衝5000元一冊的趨勢。清乾隆帝因「活字」稱謂不雅,統一改稱「聚珍版」,並在宮內「武英殿」專設印刷出版機構,成為 中國印刷史上的奇蹟。但史載清乾隆年「武英殿聚珍版」發行不久,即有以 木活字仿製翻印此書者,愛好者不得不防。
顯而易見,將歷代活字版古籍作為專題收藏,其史證價值遠超出其史料價值。
起源
用 活字印刷的這種 思想,很早就有了, 秦始皇統一全國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詔書, 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中國活字排印的開始,不過他雖已發明,未能廣泛應用」。古代的印章對 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啟示作用。關於 活字印刷的記載首見於 宋代著名科學家 沈括的 《夢溪筆談》。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畢升用膠泥制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 松香、 蠟、 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着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要印的字印,擺滿就是一版。然後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進行印刷。用這種方法,印二、三本談不上什麼效率,如果印數多了,幾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為了提高效率常用兩塊鐵板,一塊印刷,一塊排字。印完一塊,另一塊又排好了,這樣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製成20多個字,以備一版內有重複時使用。沒有準備的生僻字,則臨時刻出,用草木火馬上燒成。從印板上拆下來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內,外面貼上按韻分類的標籤,以備檢索。畢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實驗發現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漲變形,與粘藥固結後不易去下,才改用膠泥。
畢升發明 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 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 統治者和 社會的重視,他死後, 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他發明的 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
發明人畢升
畢升(約1051)北宋布衣, 淮南路蘄州 蘄水縣 直河鄉,即今 湖北省英山縣 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 實踐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艱難,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發明 活字印刷術。其方法, 沈括在《 夢溪筆談》中有具體記載。畢升創造發明的膠泥活字,是中我國印刷術發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的改革,是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 人民長期 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對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作出偉大貢獻。
在此之前,只有 摹印、 拓印和雕板印刷,既笨重費力又耗料耗時,不僅存放不便,有錯字又不易更正。畢升發明的 活字印刷方法既簡單靈活,又方便輕巧。其製作程序為:先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統一的單字,用火燒硬,使其成為膠泥活字,然後把它們分類放在木格里,一般常用字備用幾個至幾十個,以備排版之需。排版時,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 紙灰混合製成的 藥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一個個從備用的木格里揀出來,排進框內,排滿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烤。等 藥劑稍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待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版型。印刷時,只要在 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紙,加上一定壓力,就行了。印完後,再用火把 藥劑烤化,輕輕一抖,膠泥活字便從鐵板上脫落下來,下次又可再用。
畢升的膠泥活字首先傳到 朝鮮,稱為「 陶活字」。後來又由 朝鮮傳到 日本、 越南、 菲律賓。十五世紀,活字板傳到 歐洲。公元1456年, 德國的戈登堡用活字印《戈登堡聖經》,這是歐洲第一部 活字印刷品,比中國的活字印刷史晚四百年。 活字印刷術經過德國而聲速傳到其他的十多個國家,促使文藝 復興運動的到來。十六世紀, 活字印刷術傳到 非洲、 美洲、 俄國的莫斯科,十九世紀傳入 澳洲。從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畢升發明的 活字印刷術傳遍 全世界。全世界 人民稱畢升是印刷史上的偉大革命家。畢升於1051年(宋仁宗皇 右三年)逝世,與其妻李妙音合葬於今 英山縣 草盤地鎮五桂墩村睡獅山之陽。1052年(宋仁宗皇右四年)二月初七日,其子畢嘉、 畢文、畢成、畢榮,其孫文顯、文斌、文忠為之立碑。
1990年畢升墓碑在英山盤地 五桂村家坳發現,墓地西3公里處為畢家鋪,南一公里處的肖家大屋傳為原畢宰相府,東十五公里處有宰相畢翰儒墓。經 中國印刷技術協會、 中國印刷博物館籌委會、 湖北省文管會等單位委託中國歷史博物館 研究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史樹青等28名專家者鑑定,確認無疑。
發展歷程
1965年在 浙江溫州 白象塔內發現的刊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鑑定為北宋元符至崇寧(1100~1103)年 活字本。這是畢升 活字印刷技術的最早 歷史見證。 宋人 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為濟國公,老年時從 沈括那裡學來了畢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點小改動,把鐵板改為銅板。銅板比鐵板傳熱性好,易使粘藥熔化,但銅板比鐵板價格貴,這對一個公爵來說就算不了什麼。
元代的 姚樞(1201~1278)提倡 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用活字版印書,印成了朱熹的 《小學》和《近思錄》,以及 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書。不過楊古造泥活字是用畢升以後宋人改進的技術,並不是畢升原有技術。
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 饒州推官,集磁戶,造青磁 《易經》一部。所謂青磁(活字)據專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燒成的 陶活字。
1718年 山東泰安人徐志定製成 陶活字,印《周易說略》。他將泥土煅燒後製成活字用以排版印書,採用的仍然是畢升用過的方法。
19世紀 安徽涇縣的 翟金生,因讀 沈括的 《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畢升泥活字技術,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書的想法。他費事30年,制泥活字10萬多個。1844年印成了《[[]]泥版試印初編》。此後,他又印了許多書。20世紀60~70年代在 涇縣還發現了 翟金生當年所制的泥活字數千枚。這些活字有大小五種型號。他以自己的 實踐證明了畢升的發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對泥活字可行性的懷疑。
1962年發現於安徽 徽州的翟氏泥活字模。
與楊古同時代的 王禎(1271~1368年)創製了木活字。 王禎是山東東平人,是一位農學家,做過幾任縣官,他留下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作——《農書》。 王禎關於 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這本書內。他在安徽 旌德請工匠刻木活字3 萬多個,於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試印了6萬多字的《旌德縣誌》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 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用輕質木材作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七尺,輪軸高三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把 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裡。他做了兩副這樣的大輪盤,排字工人坐在兩副輪盤之間,轉動輪盤即可找字,這就是 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 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元代木活字印本書雖已失傳,但當時 維吾爾文的木活字則有幾百個流傳下來。
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採用宋元傳統技術。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余錄》、嘉靖間(約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00個。印成《英武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用金屬材料製造活字,也是 活字印刷的一個發展方向。在 王禎以前,已有人用錫做活字。但錫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難,難於推廣。公元15、16世紀之際,銅活字流行於 江蘇 無錫、 蘇州、 南京一帶。銅 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 《古今圖書集成》了,估計用銅活字達100~200萬個。
描寫活版印刷的 《活板》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 板本。 慶曆中有布衣畢升,又為 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 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 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餘印,以備一板內有重複者。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作者: 沈括。
複製術
早在西元前 十七世紀,一本名為"Phaistos discus"的書,是用個別符號,一個接一個的蓋印成螺旋形狀,至今仍然可以辨認。另一項重要的印品是在十二世紀時,位於 累根斯堡(Regensburg,現德國南部城市)附近一所Pruefening修道院裡的一份祈禱文,使用我們熟悉字母的單獨木塊字印成。
後來, 羅馬軍區也使用過單獨的木刻字;今天我們仍然能夠找到他們烘乾的泥土官印。早期,字母不止蓋進潮濕的泥土裡;而且也刻在堅硬的金屬上所形成的鋼印,在許多方面與顧氏的型態甚為相似。
除了這類形式外,尚有用泥土、木塊或 金屬做成的圖章,同時也有極多 鑄字的例子:幾乎所有 鍾鈴上的字都是用單個木模鑄於其上,同時也有很多錢幣與獎牌用鑄造的方式做成。
(一)活字版的發明
早在1409年,第一本使用 活字印刷的文件是由市立印刷所印成的,花費相當大。在韓國的 漢城與中國,甚至較顧氏更為早期,在 韓國有印刷術前的幾個世紀,就有用分離字型印刷的紀錄。
中國古代的文獻指出,由於中國字形結構複雜,雕刻木版工作一直非常緩慢而費時,在1041年時(宋仁宗慶曆年間), 杭州冶金鍛工畢升發明用膠泥做成活字,再用火烘烤而成堅固的膠泥活字,排成印刷版,這便是中國 四大發明之一。
然而,至今雖未保存任何這種脆弱的活字遺物。無疑的,在中國與韓國用 活字印刷確實是早在顧氏時期之前。
於1430-1440年間,由 西歐金銀匠們對刻模技術非常精通,而原為德國緬茵茲市(Mainz)的約翰,顧登堡(J. Gutenberg )解決了金屬活字的鑄造技術,到1450年時,他成功的以83%鉛、15%銻、2%錫熔成合金鑄成個別活字,經檢字、排版後可得一致高度的印版,如此鉛字可一再使用,省時又省力。為了解決印刷問題,他也製造了第一部實用的印刷機。
顧登堡氏(J. Gutenberg)綜合了西歐的冶金、金藝、雕刻、金屬品製造與 活版印刷所的需求,加以巧妙的安排,解決了鉛字、墨水、紙張和印刷機的各種技術問題,結合而成一項綜合的工藝。
他的發明恰逢其時,使十四和十五世紀在知識上增進了廣面的發展,在 城鎮、 大學、 文藝復興和學者中吸引了一群廣大的讀者。從 十四世紀起, 歐洲紙張產量的普遍增加且能充分供應,圓滿解決了紙張問題,與羊皮紙相比,則是便宜得太多了。活字版
(二)顧登堡時期的檢排術
自顧登堡氏(J. Gutenberg)發明 鑄字術後,直到自動行鑄機發明期間為止,在排版史上大約有四百多年沒有多大變化,這段期間 印刷廠均是使用手工方式做鑄字、 檢字、排版等工作。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其速度真是相當的緩慢。本文特對當時的各項作業狀況,敘述如下:
銅模-做 銅模前,先在一根鋼棒上用 銼刀、 鑿子、與其他工具雕刻,做成一個反紋字模,再將凹下部份用鑿子鑿掉,這支鋼棒便成凸字母模。用鐵 將之衝壓在一塊銅塊內,再用銼刀在擠出的銅胚上細心研磨,即成銅模。
參考文獻
- ↑ 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區別搜狗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