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順其自然
活着,就順其自然,無論怎麼,你都不必讓人家一個眼色來不堅定信仰,企圖改動自個。世界上沒有兩個徹底相同的人,造物主給了每個人絕無僅有的天分,你要做的即是順其天然,把自個的天分發揮到極致
目錄
原文
——禪語
老子曾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世界上最大的規則是天然規則,人的規則本來是最小的。所以,順其天然才是人類的生存之道。 藥山惟儼禪師是唐代聞名禪宗大師,他與很多高僧相同,長於從眼前小事物下手,啟示弟子們的悟性。
有一次,惟儼禪師帶着兩個弟子道吾和雲岩下山,途中惟嚴禪師指着林中一棵枯木問道:「你們說,是乾枯好呢,仍是旺盛好?」
道吾一揮而就地答覆:「當然是旺盛的好。」
惟儼禪師搖搖頭道:「繁華終將不見。」
這一來,答案好像現已清晰,所以雲岩隨即轉口說:「我看是乾枯的好。」
誰知惟儼禪師仍是搖了搖頭:「乾枯也終將變成過去。」
這時,正好有一位小沙彌從對面走來,惟儼禪師便以相同的疑問來「考」他,機靈的小沙彌不緊不慢地答道:「乾枯的讓它乾枯,旺盛的讓它旺盛好了。」
惟儼禪師這才點頭讚賞道:「小沙彌說得對,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應該聽其天然,不要固執,這才是修行的情緒。」
萬物的隆替有其規則,花兒不會由於大家喜歡而常開,月亮也不會由於大家不滿而不缺。天然的規則是博大的,也是嚴酷的,昌盛也好,乾枯也罷,跟着時刻的消逝,終究是要不見的。《心經》里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是這個道理。
人生在世,美貌、權力、財富、聲譽都不過是過眼煙雲,人應該學會順其天然地活着,越是刻意追求反而會被其所累,迷失了自個。
以前在報紙上看過這麼一個故事:有一位老先生在聽完女歌手的演唱後,來到後台通知她:「你有演唱的天分,但照現在狀況繼續下去,你不會成功。」
女歌手很訝異地說:「為何呀?」
老先生說:「不瞞你說,你長有齙牙,所以你在歌唱時一向想要掩飾它,嘴巴不禁要合起來,這時你在台上很不天然。如果你信任我,那我通知你,齙牙並沒有啥不好,相反它恰是你的特色。所以,不要忌憚它,只管好好歌唱,你會唱出最美的歌聲。」
這位女歌手由於這位老一輩的點撥,在歌唱上脫胎換骨,終究變成成功的歌手。
齙牙是天然生成的,不是你的錯誤,何須耿耿於懷,讓它影響了你在舞台上的發揮呢?
人生本來就像一個舞台,或許你天然生成一副笨嘴笨舌的姿態,那是你的本性,何須憂心如焚;或許你天然生成一副多情善感的姿態,但絕不要違反心裡顯現你的剛強……大樹有大樹的風貌,小草也有小草的心愛。山雞披上孔雀的茸毛,不是鳳凰;小鴨學着天鵝的嗓子,也永遠成不了歌王。
無論怎麼,你都不必讓人家一個眼色來不堅定信仰,企圖改動自個。世界上沒有兩個徹底相同的人,造物主給了每個人絕無僅有的天分,你要做的即是順其天然,把自個的天分發揮到極致。
人活着必須順其天然,按照不一樣的才能和愛好,得到不一樣的成功和成就。咱們的社會,潛藏着一種呆板的錯誤觀念,成功就一定要怎麼怎麼,美好就必須怎麼怎麼,好像只需到達某個規範的人才算成功美好。本來,人生不是競賽,美好和成功也不需要終點。只需你稍加留心就會發現,很多在工作上很成功的人,他們的日子未必美好;在日子上過得愉悅安閒的人,未必具有巨大的工作。只需你能認清這一點,你就會必定一個現實:真正的成功和美好是能接收自個和必定自個,讓全部順其天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