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瀏陽市太平橋鎮

瀏陽市太平橋鎮位於瀏陽河中游北岸,瀏陽市中部偏西。相傳清朝時,當地有一名叫鄧朝海之人,建石橋一座於門前小河上,因渴望太平,故將此橋取名為太平橋,太平橋因此而得名。1995年12月撤鄉建鎮,鎮政府駐地太平橋集鎮,距瀏陽城僅6公里。全鎮總面積98.36平方公里。

根據湖南省2015年鄉鎮區劃調改革方案,太平橋鎮和集裡街道合併為新的集裡街道。合併後,轄區總面積153.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7萬人,下轄18個村(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地擬設集裡街道辦事處駐地,太平橋鎮被成建制撤銷。[1]

中文名稱: 太平橋鎮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瀏陽市

下轄地區: 橫橋村 韓家村 小水沖村

電話區號: 0731

面 積: 98.36平方公里

人 口: 20456人

車牌代碼: 湘A

目錄

簡介

太平橋鎮位於瀏陽河中游北岸,瀏陽市中部偏西。相傳清朝時,當地有一名叫鄧朝海之人,建石橋一座於門前小河上,因渴望太平,故將此橋取名為太平橋,太平橋因此而得名。1995年12月撤鄉建鎮,鎮政府駐地太平橋集鎮,距瀏陽城僅6公里。全鎮總面積98.36平方公里。

基本情況

太平橋鎮位於瀏陽西郊,北枕焦溪嶺與焦溪鄉接壤,南臨瀏陽河岸與棖沖鎮隔河相望,西連葛家,東接集裡。交通十分便利,老319國道橫貫東西,距市區僅6公里。全鎮轄2個居委會,4個行政村,206個村(居)民小組,5704戶,20456人。鎮域總面積98.36平方公里,耕地1116公頃,其中水田960公頃,旱土156公頃;山地7200公頃。域內地勢東北部山多衝多,山脈綿延,西南部瀕臨瀏陽,地勢較為平坦,屬海拔小於300米的高丘陵地貌。溪流密布,水系完整,氣候為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型,四季分明,雨量豐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有利於雙季水稻及各類喜溫植物生長。

太平橋鎮是以煙花鞭炮生產為主的工業重鎮,也是綜合性農業經濟區。工業經濟中煙花、豆豉、釀酒、竹地板製造逐步發展為特色產業,成為全鎮主要經濟支柱。目前鎮內有工業企業105家,其中規模企業23家,已基本形成了以花炮、釀酒、竹地板製造三大產業為主體,豆豉、造紙、印刷、化工、黑火藥、機械製造等全面發展的全新工業格局。種植業以水稻、花木、瓜果、藥材為主,養殖業主要以牲豬、黑山羊、優質魚種苗為主; 2008年,實現地方生產總值9.2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64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010元。

所轄村

橫橋村 韓家村 小水沖村 倉灣村 山棗村 水圍村 里仁村 爐前村 馮家村 紗帽村 槐樹沖村 柳溪村 長埠村 田心沖村 唐家村吉安村新民村社沖村。

基本概況

瀏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前身為2000年3月15日成立的瀏陽市政務公開中心)成立於2003年4月11日,總建築面積逾10000平方米,其中辦公面積近8000平方米的新辦公大樓於2008年6月正式啟用。全市42個部門的268項審批服務項目入駐中心。中心為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歸口市政府辦管理,定編12個,設有辦公室、業務科、督查科、「一站式」收費科,設有黨組、紀檢組、黨支部、工會、團支部、婦委會等黨群組織。市優化效能辦、市行政效能投訴中心在中心辦公,現有工作人員近200人。中心擁有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電子顯示屏、觸摸屏、監控系統、播音系統、指紋考勤系統、局域網、中央空調等現代辦公設施。

主要職能

瀏陽市政務服務中心主要辦理國內、外投資者在我市申請投資生產性、經營性項目等需報經各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核發的各項批准文件、證、照;辦理供水、供電、交通等基礎設施使用權方面的審批;辦理各類經濟組織和城鄉居民申領的有關證照;受理各類投資政策、稅收政策及各類證照申領的諮詢等事項;負責相關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性收費和專項基金的集中收繳;辦理經濟服務方面的其他有關事項。同時,市政務服務中心擁有市人民政府授予的行政審批權、統一收費權、效能監督權、人事管理權和政風評議權。

運行方式

瀏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堅持「一本冊」管理、「一站式」服務和「一票制」收費的原則,按照「依法行政、運行高效、服務一流、環境優化、人民滿意」的工作要求,採用「一門受理、窗口運作、統一收費、承諾辦結、鄉鎮代辦」的方式運作,對進入中心的審批服務事項實行辦事依據、辦事程序、申報資料、承諾時限、收費標準、投訴電話「六公開」;實行一般事項的直接辦理制、特殊事項的承諾辦理制、重大事項的聯合辦理制、上報事項的負責辦理制、控制事項的明確答覆制「五辦理制」;開發使用了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軟件,按「窗口計費、財政開票、銀行收款、財政統管」的原則實行「一站式」收費;按「窗口受理運作、首席代表負責、啟用行政審批專用章、部門圍繞窗口轉」的原則實行「一站式」服務。中心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監督格局:市優化效能辦和市行政效能投訴中心入駐中心現場監督;在全市各界人士中聘請了30名優化效能監督員,在37個鄉鎮街道幹部中聘請了80名全程代辦和政風監督員;中心工作人員進行行政效能承諾,並在中心大廳設立了效能測評意見箱,在網上設立了公眾監督欄目,在大廳安裝了全程監控系統,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

經濟面貌

2001年5月,進行村級行政區域(並村)調整後,轄2個居委會,4個行政村,206個村(居)民小組。2006年總戶數5380戶,人口20166人。轄區東臨瀏陽市集裡辦事處平水、八仙地域,西與葛家鄉的新聯、白關、侶佃接壤,南以瀏陽河為界與棖沖鎮的高家洲、青草、德益、班竹隔河相對,北以蕉溪嶺、山棗嶺為界與蕉溪、洞陽相連。境內多屬丘陵地帶、變質岩低山地貌,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北面多山地、多山沖、多旱土,山地多為粘質黃泥土和青石構成;西南面瀕臨瀏陽河,地勢較為平坦,地質多為沙質壤土。水系完整,河網密布。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型,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有利於雙季水稻及各種喜溫作物的生長。太平橋鎮是綜合性農業經濟區,也是以煙花鞭炮、釀酒、豆豉生產為主的新興工業重鎮。全鎮耕地面積15119畝,其中水田12376畝,種植業以水稻、蔬菜、花木、瓜果、藥材等為主,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後,2002年糧經比例為6∶4。林地面積7085.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2.1%,森林植被覆蓋率達66.8%,樹種資源豐富。養殖業主要以生豬、黑山羊、優質魚種苗為主。境內有幸福小Ⅰ型和西沖小Ⅱ型水庫各一座。工業經濟鞭炮煙花、豆豉、釀酒逐步發展成為特色產業,成為全鎮主要經濟支柱。1988年以來,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到2002年末,國內生產總值達34360萬元,比1988年增加31579萬元,增長了近11倍;財政總收入2955萬元,比1988年增加2709.9萬元,增長了11倍多。2002年實現農業總產值7726萬元。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大力發展種養大戶。蜜桔、板栗、百合、藥材等已逐漸形成優勢,暢銷省內外市場;養殖業也已初步實現由傳統養殖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2002年生豬出欄29546頭,黑山羊8054隻,出籠家禽32萬羽,魚1119噸。通過招商引資,先後引進以林、農產品深加工為主的瀏東竹木業有限公司和名河酒業有限公司。2002年實現企業總產值3.4億元,出口交貨值突破2億元;工業對財稅的貢獻率達到了90%以上,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5600餘人。全年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079萬元,激活民資3700萬元,新建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企業6家,使規模企業總數達到10家。目前,全鎮工業企業共有126家,基本形成了以花炮、釀酒、豆豉三大產業為支撐、造紙、印刷、機械製造、化工、黑火藥、竹地板加工業等全面發展的全新工業格局。1998年以來,城鎮建設相繼建成地稅四分局、經管站、派出所辦公樓和衛生院門診大樓。2002年依託太平橋城建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實行市場運作,滾動開發,完成了集鎮老山河改道、景泰路、農貿市場和行政中心等八大工程項目建設,徹底改變了太平橋鎮「半邊街」的歷史。1999年以來,通過多方籌資新修了太田、金韓、長柳、吉安瀝青公路,金雞、太平水泥公路,目前,鎮內通車裡程達120公里,等級公路網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49.3公里。1999-2002年累計投資800多萬元,進行了農村電網改造。1994年開通程控電話以來到2002年底止,全鎮共擁有程控電話2860多台,入戶率達53%。1999年新建聯通、電信移動差轉台3個,移動信號遍布全鎮每個角落,2002年底全鎮移動電話擁有量達1500多部。自1995年開通有線電視以來,2000-2001年投資近200萬元,開通了城鄉一體的有線光纜輸送網絡體系,目前已發展有線用戶1200多戶。

全鎮現有中學1所,中心完小1所,村小學5所,在校學生2498人。1988-1995年累計投資300萬元,修建校舍5000平方米;1996-2001年累計投資420萬元,完善了中學、中心完小教學設施,新建電化教室3間,購置電腦106台。1998年「兩基」驗收達標合格。1999年創辦農科教中心,開設中專班和大專班各1個。科技事業不斷發展,目前企業自辦科技開發機構的有24家,有專業技術人員81人。2002年全鎮共推出了30多個科技含量較高的新產品,美太、銀河出口廠研製的煙花產品榮獲市新產品研製一等獎,太平橋豆豉廠研製的新產品天馬山牌豆豉獲省第四屆農博會金獎。1999年籌資140多萬元,新建成了衛生院門診大樓。衛生院下設村級醫療點8個,村衛生室5個,現有醫療技術人員30人,逐步成長為以專科為特色的綜合性醫院。計劃生育通過建立健全鎮、村、組三級計生服務網絡,推行村民自治,人民群眾的生育觀念得到了根本轉變,創出了一條新形勢下計生事業依靠自身優勢自我發展的新路子。計劃生育率為99.5%,措施及時率為100%,人口出生率為12‰。隨着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518元,比1988年增加1987元,增長了近五倍。人民群眾居住條件不斷得到改善,92%以上的農戶住進了紅磚樓房,99.8%的農戶用上了電。高檔家用電器和家俱進了尋常百姓家。據2002年小康情況調查的不完全統計,每百農戶擁有摩托車52輛,擁有彩電24台,每百農戶擁有小汽車3.3輛。全鎮人民正滿懷信心,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為率先在全面邁入小康社會,鑄造新世紀第一個太平盛世而奮勇拼搏。

人文生活

革命戰爭年代,這裡還走出了人民軍隊高級將領程悅長將軍。鎮內有「太平寺」、「寶印山」、「十八洞」、「七犟山」等旅遊景點。太平橋鎮有文化站一個,站長許焰芳除了長年堅持開展陣地宣傳、組織農村文化活動外,每年還撰寫各類通訊報道40餘篇,並在省、市、縣報刊、電台、電視台發表。他多次被市、縣評為模範通訊員。該鎮有民間鑼鼓隊7個、鼓書藝人2個,每年「七一」、「十一」節日期間,都要舉行鎮文藝演賽活動。參與者有企事業單位、鎮機關幹部職工,以及村組農民。另外每年春節至正月十五前後,許多村組自發組織龍燈、蓮船、花燈等民間藝術形式,到各村拜年演出,從而活躍了當地群眾文化生活。

鄉鎮合併

太平橋鎮和集裡街道合併為集裡街道。合併後,轄區總面積153.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7萬人,下轄18個村(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地擬設集裡街道辦事處駐地。

視頻

瀏陽市委書記鍾鋼調研太平橋鎮和集裡街道辦事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