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潯陽區九江中心城區,位於江西省北端。總面積50平方千米。總人口29萬人(2013年末)。全區轄7個街道:甘棠街道、湓浦街道、人民路街道、白水湖街道、金雞坡街道、濱興街道、西二路街道(其中,濱興街道、西二路街道由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區政府駐甘棠街道庾亮北路2號。

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地勢平坦,東南部分有丘坡。水網稠密。湖泊有甘棠湖、南湖、白水湖、八里湖等。九江港上通川鄂、下達蘇滬、內河航線可抵沿江縣、市及鄱陽湖域。長江和京九鐵路在此交匯。主要街路有大中路、潯陽路、濱江路、十里大道、長虹大道等。景點有潯陽樓[1]、能仁寺、煙水亭、琵琶亭、鎖江樓塔等。

目錄

歷史沿革

潯陽史稱柴桑、江州。1949年5月17日,九江解放。同年,由潯陽鎮改設九江市,九江縣政府駐此。此間,歷為九江市(行署、地區)、縣置地。1959年九江縣、市合併,1961年縣、市分開。

1980年3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將九江行署領導的九江市改由省直接領導;5月20日,江西省政府批准同意成立九江市潯陽區;5月26日,《九江市革命委員會關於設立廬山區、潯陽區和郊區建制的通知》(市革發(1980)22號)正式宣布潯陽區成立。

1984年,將廬山區七里鄉、茅山頭墾殖場(包括園藝場)和十里鄉三里村、黃土嶺村第七組劃歸潯陽區管轄(贛府廳字[1984]492號)。1990年2月17日,撤銷七里湖鄉;將潯陽區十里辦事處劃歸廬山區(贛民字[1990]28號批覆)。

1996年,全區面積71平方千米,人口約29.3萬人,轄7個街道:甘棠街道、濱興街道、湓浦街道、白水湖街道、金雞坡街道、人民路街道、西二路街道。區政府駐延支山路19號。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潯陽區常住總人口297704人,其中,甘棠街道68290人、湓浦街道27432人、濱興街道38513人、人民路街道58720人、白水湖街道41858人、金雞坡街道34241人、西二路街道28650人。

2003年末,全區總人口29.7萬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潯陽區常住總人口402758人,其中,甘棠街道97451人,湓浦街道31559人,人民路街道94475人,白水湖街道55259人,金雞坡街道28992人,向陽街道(九江經濟開發區)48184人,濱興街道(九江經濟開發區)46067人,茅山頭企業集團(九江經濟開發區)771人。

視頻

潯陽區 相關視頻

《一分鐘看潯陽區》
潯陽區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