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紗石
浣紗石 |
浣紗石 亦作"澣紗石"。 石名。在苧蘿山下,浣紗溪畔,相傳 西施 在其上浣紗,故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浣紗石 [1]
又名 澣紗石
名字來源 相傳 西施 在其上浣紗
相關詩詞 唐 李白 《浣紗石上女》
歷史記載
1、在苧蘿山下,浣紗溪畔,相傳為當年西施浣紗之處。系一巨大方石,古樸蒼褐。上鐫"浣紗"二字。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手筆。南北朝劉宋孔靈符《會稽記》雲:諸暨苧蘿山,有西浣紗石。《輿地誌》、《十道志》、《嘉泰會稽志》亦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苧蘿山賣薪女,曰西施。山下有西施浣紗石"。歷代文人學士喜作歌驪之行,唐大詩人李白《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雲:"西施越溪女,明艷光雲海……未入吳王宮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在。"浣紗石現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名勝辭典》列有條目。1964年原《人民日報》社社長范長江,遊覽苧蘿後時,寫有"浣紗石上留蹤跡,越女英名傳四方"長律一首。如今在浣紗石上方,重修了古色古香的浣紗亭,又修建了游步道和棧橋,還有著名書法家沙孟海題寫的"西施浣紗處"摩崖。
2、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苧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句踐臥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句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句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蟬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諸暨城關南部的苧蘿山,是絕代佳人西施的故里。浣紗石是苧蘿山的縮影。
十里長山的支脈苧蘿山,自西北向東南方向延伸,直至碰着浣紗江。支脈的西北段十分低矯,東南段因之成了一座獨立的小包。2400多年前,西施就出生在這山包的西北一角。
現在的苧蘿山,已經被各種各樣建築所覆蓋,難見原貌了。當年可不是這樣的--它林木蔥籠,百鳥歡歌。那時浣紗江也沒有今天這樣高的堤埂,江水一直滿至山的東北坡。西施和她的女伴,就是沿着山腳小路,來到苧蘿山東頭江畔浣紗。浣紗江由東南方向流來,到浣紗石拐了個彎,往北流去。一次次的洪水沖刷,使這兒變得特別深。洪水過後,沙泥沉澱,此處的水就特別清,特別綠。所以,西施她們就找准了這個地方浣紗。
浣紗江是浦陽江流經諸暨城關一段的另稱,其實是後人給命名的,浣紗石當然也是後人命名的。苧蘿山瀕江之處,石壁兀立,巨石不少,為什麼獨獨選中這地塊呢?恐怕只能歸功於書聖王羲之--他題寫的"浣紗"二字鐫刻於這塊石頭。浣紗石之得名與王羲之的題字不可分割。王羲之後約100年,南北朝劉宋孔靈符在《會稽記》中寫下了"諸暨苧蘿山,有西施浣紗石"的文字,亦可以佐證"浣紗"題字絕非唐宋人之偽托。否則,唐大詩人李白不會寫出"浣紗古石今猶在"的詩句,宋大中祥符進士杜衍也會有"兩字忠貞昭白石"的吟唱。
1627年秋,紹興文學家王思任在《游苧蘿記》中,曾提到"浣紗"二字旁,"右"字未滅,說明當時右軍的落款已殘缺了。浦陽江有小黃河之稱,每年洪水期,浣紗石下部就要受到洪水沖刷,加之苧蘿山石質不佳,年長月久,落款處就給沖落了一塊。1980年春,修鑿"浣紗"二字時,輪廊已十分模糊,難怪有人說現在這字不太像右軍手跡。
近此年,浣紗石終於提到了有力的保護、修繕,以浣紗石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小景點。
浣紗石北首高坎上的浣紗亭,目標顯着,老遠就能看見,可以說是浣紗石象的擴大。沿亭東側拾級下而下,有一塊小平地,右手高坎上沙孟海書寫的"西施浣紗處"五個石刻大字,首先映入眼帘。小平地南端,就是浣紗石了。古人游浣紗石,常常是乘船而至。可以乘船的日子,肯定不是洪水期,浣江水位就低,人坐在船中仰視,又隔了一定距離,浣紗石相應地顯得高大凝重起來,人的心境也會變得隸穆而虔誠。現在人們可以貼着浣紗石拍照,還可以用手摸索摩崖石刻,雖失卻了曠古幽遠的韻味,卻讓人感覺歸化歷史的親近。
相關詩詞作品
唐 李白《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未入 吳王 宮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存……若到天涯憶故人,浣紗石上窺明月。"
唐 李白 《浣紗石上女》:玉面耶溪女,青娥紅粉妝。一雙金齒屐,兩足白如霜。
唐 張籍《寄遠曲》:"浣紗石上水禽棲, 江南路長春日短。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