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浮小麦,中药名。为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全国产麦地区均有生产。

入药部位: 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

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归心经。[1]

功效: 除虚热,止汗。

目录

主治

用于骨蒸劳热,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 15-30g。生用或炒香用。

相关配伍

治盗汗及虚汗不止: 浮小麦不以多少。文武火炒令焦,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一法取陈小麦用干枣煎服。(《卫生宝鉴》独圣散)

治男子血淋不止: 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砂糖煎水调服。(《奇方类编》)

采集加工

一般在夏至果实成熟时采收,取瘪瘦轻浮与未脱净皮的麦粒,拣取杂质,筛去灰屑,用水漂洗,晒干即得。

炮制方法

炒浮小麦: 取净浮小麦,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棕黄色,取出放凉。

生理特性

秆直立,丛生,具6-7节,高60-100厘米,径5-7毫米。

叶鞘松弛包茎,下部者长于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长披针形。

穗状花序直立,长5-10厘米(芒除外),宽1-1.5厘米;小穗含3-9小花,上部者不发育;颖卵圆形,长6-8毫米,主脉于背面上部具脊,于顶端延伸为长约1毫米的齿,侧脉的背脊及顶齿均不明显;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8-10毫米,顶端具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几等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