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浮游藻类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浮游藻类是一个名词术语。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录

名词解释

浮游藻类与水生高等植物共同组成湖泊中的初级生产者,在某些缺少水生高等植物的湖泊中,它则是唯一的初级生产者,而且是维持湖泊中一些动物和微生物食物的主要来源和基础。湖泊中浮游藻类包括蓝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黄藻门、金藻门、硅藻门、裸藻门和绿藻门等种类,其中尤以蓝藻、硅藻和绿藻门的种类为最多。

浮游藻类评价方法:污水生物系统、指示种 、优势种、群落结构演替、 多样性指数、生物密度。

污水生物系统:水体受污染后形成的特有生物群落,可以用来进行水污染生物学评价。污水生物系统是德国学者Kolkwitz 和Marrson于20世纪初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是河流受到有机物污染后,在污染源下游的一段流程里,会产生自净过程,即随河水污染程度的逐渐减轻,生物种类也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河段出现不同的生物种。据此,可将河流依次划为4个带:多污带、 α-中污带、β-中污带(即甲型、乙型中污带)和寡污带,每个带都有自己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5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经过深入研究,补充了污染带的种类名录,增加了指示种的生理学和生态学描述。1964年日本学者津田松苗编制了污水生物系统各带的化学和生物特征表。

指示种:狭义的“指示生物”即以某些种类的存在或消失作为监测指标。公认的“指示种类”应用的鼻祖是Kolkwitz 和Marrson ,他们不仅提出河流有机污染的污水生物系统,还为各个不同污染带举出了不同的指示生物,而后被许多研究者(Patrick 1949; Liebmann 1995; Fjerdingstad 1964; Sladecek 1973)不断的修改和补充提出各种污染带中更为详细的指示生物名录。1969年Palmer对许多忍受有机污染的藻类作了综合分析,并对这些藻类的指示作用作了评分。 另外,藻类的种群结构和污染指示种是湖泊营养型评价的重要参数,尤其是那些在某种特定的环境(营养)条件下能大量生存的藻类,即污染指示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反映出环境条件的改变和水体的营养状况。

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藻类学家在“指示种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整个藻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群的变化来评价污染的方法。 Fjerdingstad(1964)年用群落中的优势种来划分污染带,在污水生物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受生活污水污染的水体中优势生物种类的不同,划分为9个污水带。

粪生带:无藻类优势群落,基本无藻类。

甲型多污带:无藻类优势群落,基本无藻类。

乙型多污带:裸藻群落,优势种为绿裸藻和静裸藻。 丙型多污带:绿色颤藻群落。

甲型中污带:环丝藻群落或底生颤藻群落或小毛枝群落。

乙型中污带:脆弱刚毛藻或席藻群落(包括蜂巢席藻、韧氏席藻)。

丙型中污带:红藻群落,优势种群为串珠藻;或者绿藻群落,优势种团刚毛藻或环丝藻。 寡污带:绿藻群落,优势种为簇生竹枝藻;或环状扇形藻等。 清水带:绿藻群落,优势种为羽状竹枝藻,或蓝藻群落眉藻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