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漢語二級字, 讀作浯(wú),水名、地名、山名;形容水流中立、平靜。[1]
康熙字典 《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𠀤音吾。水名。《說文》水出琅邪靈門壷山,東北入濰。
又溪名。《廣輿記》浯溪,在永州府祁陽縣。
又江名。《陳懋仁·泉南雜誌》泉州有浯江。
1、水名。〔~水〕水名,在山東省東部,源出沂山東麓,東北流經安丘、諸城兩縣境入濰河。
2、山名。在山東省莒縣北,又名巨平山、壺山。 浯水注之。水出浯山,世謂之巨平山也。――《水經注》
3、古地名。即「蒼梧」,在今廣西境內。 以像湡、浯。――《淮南子》
4、〈形〉形容水流中立、平靜。
鄭碼:VBXJ
GBK:E4B4
筆畫數:10
部首: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