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
此條目已被提出存廢討論。請前往此處就该条目是否应该被删除进行讨论。 |
海上钢琴师(电影)
《海上钢琴师》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
该片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海上钢琴师》 | 编 剧 | 朱塞佩·托纳托雷、 |
外文名 | The Legend of 1900 | 亚利桑德罗·巴里克 | |
又 名 | 海上钢琴师1900、 | 主要演员 | 蒂姆·罗斯, |
声光伴我飞、一九零零的传奇 | 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 | ||
出品时间 | 1998年 | 片 长 | 165分钟 |
制片地区 | 意大利 | 上映时间 | 1998年10月28日 |
导 演 | 朱塞佩·托纳托雷 | 对白语言 | 英语,法语 |
制作人 | 马可·科里门兹、 | 类 型 | 剧情片 |
劳拉·法托里、 | 制作公司 | Medusa Produzione (意大利) | |
弗朗切斯科·托纳多雷 | Sciarlò (意大利) |
剧情简介
本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
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蒂姆•罗斯 饰)。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 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
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声惊艳世界?他将怎样谱写自己非凡的人生。[2]
作者简介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Alessandro Baricco)
于1958年生于都灵。巴里科最初的职业是音乐评论家和社论撰写人,还制作过一些广播和电视节目。
1991年,他的第一部小说《愤怒的城堡》一面世,就获了坎皮耶洛精选作品奖(Premio Selezione Campiello), 并且被译成多国文学。
1993年,《海》的出版又为他赢得了意大利维亚雷焦文学奖(Premio Viareggio)的殊荣。而读者对他近几年出版的新书《蚕丝》和《都市》,同样好评如潮。
除了小说,他还致力于尝试剧作创作,他的独角戏剧本《十九世纪》不仅在意大利各大剧场频频上演,还被改编成电影《海上钢琴师》。
为了使广大的文学爱好者能有一个和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为了能把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技巧传授给更多的人,巴里科还在他生活的城市都灵开了一所名叫"杰尼霍尔登"("Holden")的写作学校,在创作的同时,开始了他的教授生涯。[3]
人物介绍
1900
海上钢琴师1900显然是一位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交织的受苦者,但却也是一位高贵的典型。与那些宁可忍受惊涛骇浪也愿去美洲"淘金"的移民不同,他丝毫没有到陆地世界去寻找"金矿"的冲动。要不是因为那场"该死的战争",1900的人生倒也是纯美的。然而,1900最终步入了绝境,在效果上获得"毁灭"的表现,这一点与古希腊的悲剧秉承一致。
但是,与反抗命运的悲剧不同,1900接受了自我毁灭的结局,从而也就没有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反而从中产生了荒诞感、孤独感、恐惧感和绝望感,缺乏了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他所表现出的种种悲剧意识显然是消极的,固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悲剧意识作品的典范。
1900的故事虽然是象征的,却是真实的,不仅是艺术的真实,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他的种种消极悲观情绪正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消极情绪的极端表现。
角色介绍
| |
| |
| |
| |
|
其他演员
演员 | 角色 | 演员 | 角色 |
---|---|---|---|
尼尔·奥布赖恩 | 饰 港务长 | 彼得·沃恩 | 饰 “流行乐”店长 |
加布里埃莱·拉维亚 | 饰 牧场主 | 弗农·纳斯 | 饰 弗里茨·赫尔曼 |
阿尔贝托·巴斯克斯 | 饰 墨西哥锅炉工 | 西德尼·科尔 | 饰 音乐家 |
哈利·迪特森 | 饰 史密斯船长 | 费米·孚代 | 饰 侍者 |
埃蒙·盖根 | 饰 军士 | 则基·阿伊达 | 饰 床垫制造商 |
库利·布克 | 饰 少年时的1900 | 斯蒂法诺·佩格尼 | 饰 船员 |
伊斯顿·盖奇 | 饰 青年时的1900 | 皮耶路易吉·科波拉 | 饰 乐队演奏 |
朱利安·洛维特 | 饰 幼年时的1900 | 安杰洛·迪·洛蕾塔 | 饰 厨师 |
音乐原声
序号 | 曲名 | 时长 |
---|---|---|
1 | 1900's Theme | 1:42 |
2 | The Crisis | 2:50 |
3 | A Goodbye to Friends | 2:37 |
4 | Playing Love | 4:30 |
5 | Child | 2:48 |
6 | Danny's Blues | 2:13 |
7 | Peacherine Rag Alexander Ragtime Band | 2:41 |
8 | Before the End | 1:15 |
9 | I Can and Then | 2:21 |
10 | Silent Goodbye | 1:41 |
11 | Lost Boys Calling | 5:19 |
12 | 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 8:08 |
13 | The Crave | 1:50 |
14 | Study for Three Hands | 1:03 |
15 | A Mozart Reincarnated | 2:02 |
16 | 1900's Madness #1 | 2:18 |
17 | Second Crisis | 2:07 |
18 | Nocturne With No Moon | 2:45 |
19 | Playing Love | 3:06 |
20 | 1900's Madness #2 | 1:51 |
21 | Ships and Snow | 2:31 |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 | 名称 | 获奖对象 | 获奖情况 |
---|---|---|---|---|
1999年 | 欧洲电影奖 | 最佳摄影 | 拉乔斯·科泰 | 获奖 |
意大利金球奖 | 最佳编剧 | 吉赛贝·托纳多雷 | 获奖 | |
意大利大卫奖 | 最佳导演 | 吉赛贝·托纳多雷 | 获奖 | |
最佳摄影 | 拉乔斯·科泰 | 获奖 | ||
最佳制作设计 | 弗朗西斯科·弗里格利 | 获奖 | ||
最佳服装设计 | 毛里齐奥·米兰诺提 | 获奖 | ||
最佳音乐 | 埃尼奥·莫里康内 | 获奖 | ||
1999年 | 桑尼奥电影节 | 最佳影片 | 《海上钢琴师》 | 获奖 |
最佳服装设计 | 毛里齐奥·米兰诺提 | 获奖 | ||
1999年 | 意大利银丝带奖 | 最佳导演 | 吉赛贝·托纳多雷 | |
最佳制作设计 | 吉赛贝·托纳多雷 | |||
最佳艺术指导 | 弗朗西斯科·弗里格利 | |||
最佳服装设计 | 毛里齐奥·米兰诺提 | |||
最佳制作人 | 梅杜莎·普罗达尼 | |||
2000年 | 美国金球奖 | 最佳配乐 | 埃尼奥·莫里康内 | 获奖 |
2000年 | 德国艺术院电影公会 | 最佳外语片 | 《海上钢琴师》 | 获奖 |
作品鉴赏
《海上钢琴师》的悲剧性就体现在他人生的荒诞性上,因此,它是受存在主义文学影响的一个典型的荒诞派剧作。存在主义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存在主义文学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产生,它是以文学的形式宣传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其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因此,"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它一方面描写资本主义世界的荒诞性,另一方面表现人的不幸与毁灭,以及人类的孤独、失望、恐惧与厌世的种种消极思想情绪。《海上钢琴师》中1900的人生就像一面镜子,极端地反映出现代人心理中最黑暗、最隐私的那一部分消极思想情绪。[4]
在朋友MAX的眼中,1900的生活范围是狭小的,狭小到他的整个一生都只在"佛吉尼亚人号"船上度过,至死都没有踏上陆地一步。他的生命始于此,也终于此。1900以这种离奇的生活经历,犀利地揭示了现代人心中的一道伤痕--孤独感。在心理学里,孤独感是指长时间地独处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指在孤独环境下的一种心理反映。1900的孤独仅仅是由于环境的隔绝而产生的,而现代生活中的现代人,一方面生活在熙熙攘攘甚至是拥挤的人群中,另一方面却像得了感冒似的被孤独情绪包围着,这种身处闹市的孤独却发自人们的内心深处。面对着种种欲望的破灭,激烈竞争阴影下的身心疲惫,信任感的丧失危机以及浓浓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些都无不使现代人产生了要去关闭感受社会情感大门的愿望,孤独感反倒成了现代文明带来的"富贵病"。每个人都在心中或多或少地守着自己的"佛吉尼亚人号",不但守着,还愿意像1900那样享受这种"孤独",把"佛吉尼亚人号"视为永恒的家,精神的寄托,生命的堡垒。但是,这种孤独感毕竟是消极的,就像1900的命运悲剧一样,一旦被这种"孤独病毒"感染,就不愿从自己心中的"佛吉尼亚人号"中走出。孤独感也就成了现代人悲观情绪的墓志铭。
1900享受孤独的情绪是美丽而悲怆的,但是这种美丽是一种病态的美丽,隐藏在他命运悲剧背后的潜在因素是一种"恐惧感"。这种恐俱感来自他幼小的心灵,并在他成年之后结出了毒果。作为一名弃婴,人生的开始就是一个悲剧。虽有养父的疼爱,但因养父怕失去他而不让他离船一步的恐惧感慢慢注入他的心灵。成年后的1900虽然显现出令人瞩目的音乐才华,但心里的恐惧情节却注满他的孤独人生,导致他人生的残缺。
"佛吉尼亚人号"是1900生活着的世外桃源,而陆地世界是他所恐俱着的"猛虎遍地的国度"。"我眼中的整个世界,美丽而可怕。太过美丽。恐惧带我后退。重新回到船上,永远。"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使他产生了对陆地某种程度上的隔阂,甚至是敌意。越是恐惧,越是封闭,甚至连最美最纯的爱情,飞黄腾达的前途都无法激起他人生的支撑点。这种恐惧感不仅推进着情节的发展,还作为一种氛围,弥漫了整部作品,使其成为恐惧意识的艺术升华。与孤独感一样,1900的恐惧感也被现代人感同身受着。面对现代社会的生存竞争和精神危机,人们也往往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怯懦、迷茫和恐惧。在这种阴影下展现出的往往是人性的懦弱和自主有为精神的缺乏。可是,人毕竟是社会的一份子,不是与社会相对立的东西。尽管怀有令人懊恼的恐惧感,可生活还得继续。1900则给读者展示出了一种另类的美好人生。"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琴键之上,音乐无限!这一点,令我欣喜,生命也得以延续。你弹奏着自己的幸福,在那并非无尽的键盘上。"1900的确是幸福的,他的爱,他的智力甚至整个人生都被那架钢琴所占用,他不允许这部分爱和智力涉足他不擅长的领域。恐惧把1900关在一个排外的小圈子里,让他忘却了外面冰冷的世界,这种另类美好人生是其恐惧心理的艺术升华。但是,这种消极情绪并不能使现代人也去效仿,因为美好的人生只能存在于美好的社会中。虽然某种爱好使人们暂时享受着幸福,但这也只不过是一种逃避的手段,使人暂时忘却眼前的恐惧。
部分影评
有没有一部音乐片能让一个准音乐盲重看五遍而不厌倦?当然有,它就是《海上钢琴师》。 [5]
《海上钢琴师》的精神内核无疑是纯真与自由:天赋秉异的1900就是这样的象征,他放荡不羁、不为世俗所动,只因演奏是他毕生所爱,他不必下船只要一直沉浸在音乐中就得到了最纯碎的快乐。就像节目所说:这部影片就是献给那些始终向往单纯、远离喧嚣的人。纯真是他们固有的属性,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 而导演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愿不愿意相信世上还存在这样的纯真”,交给观众自己去选择。“这样的电影并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如果你相信,1900就是真正存在的人;如果你早已遗失内心对于纯真的向往,认为这只是一个童话故事,那你就永远无法感同身受。” [6] (网易娱乐)
我不是因谁而存在,电影海上钢琴师这句话最让我印象深刻。这部影片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该片主人公是一个被人收养的孤儿,生在船上,活在船上,最终死在船上。他的一生为钢琴而存在,并在船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凄美而又短暂的一生,令人深思。[7]
主人公的”恋船”情结,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对故乡的眷恋,就好比中国人对家的观念。在中国人看来这就是一种传统。主人公他是一个孤儿,幼年时失去了养父,这艘船承载了太多了他的记忆,他的一生,他的全部情感,他的追求。对于这艘船,这份情即使到死他也不会离开。[8] (网易娱乐)
视频
《海上钢琴师 一段旷世奇才隐秘传说》
資料來源
- ↑ 海上钢琴师的真实演奏者,钢琴弹的最快的人 2018年12月30日发布
- ↑ 海上钢琴师"电影原声音乐演奏家—吉达·布塔钢琴大提琴视听音乐会—上海站2016.11.19
- ↑ 巴里科 论一个人如何在世上消失 2015年08月29日02:43 新京报2015年08月29日02:43 新京报
- ↑ 《海上钢琴师》:一部关于音乐与孤独的电影 18-03-0716:12
- ↑ 评论:柔情似水--五看《海上钢琴师》 2003年05月22日10:02
- ↑ 《龙斌大话电影》致敬经典《海上钢琴师》 2013-11-12 14:42:28
- ↑ 优酷视频
- ↑ 《海上钢琴师》,你们必看的经典!18-06-04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