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八哥
海南八哥 |
中文学名:家八哥 拉丁学名:Acridotheres tristis 别 名:印度八哥,海南八哥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科:椋鸟科 属:八哥属 种:家八哥 分布区域:印度及邻区, 现引进至世界各地 |
海南八哥,即家八哥,学名:Acridotheres tristis。原分布区在印度及邻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出现北移 ,且被引种到世界各地。 海南八哥为中型鸣禽,体色接近巧克力色或灰色,头颈部呈黑色,体长约二十五至二十六厘米,鸟喙、眼斑、脚与爪部则为黄色,飞行时翅膀上可见白色斑纹。 海南八哥可以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也能像八哥一样模仿人语。 [1]
目录
海南八哥形态特征
海南八哥 属于中型鸟,全长250mm左右。体型和八哥类似,无羽冠,整个头颈及耳羽亮黑,微具紫光;后颈至上胸灰棕,上体褐色,尾黑具白端。次级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葡萄褐色,次级飞羽先端略染青铜色,初级覆羽纯白,初级飞羽黑褐,各羽基部有一白斑,飞行时翼闪明显。胸、胁淡褐,腹以下白。虹膜略红,嘴和脚黄色。
海南八哥栖息环境
海南八哥有很强的伴人性,是一种伴随人类居住区分布的鸟类,和人类关系较为密切。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等开阔地区,尤以农田、草地、果园和村寨附近较常见,也见于城市公园。多活动于居民点附近,喜集小群活动。
海南八哥生活习性
海南八哥常成群活动,有时也和斑椋鸟混群。主要在地上活动和觅食,也常伴随家畜活动和觅食,有时站在家畜背上啄食寄生虫。休息时多停于树上或电线杆上,很少进到森林和无人居住的地方,是一种和人类居住环境联系密切的鸟类。 海南八哥属杂食性鸟类,主要以蝗虫、蚱蜢、甲虫、蚊、虻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谷粒、植物果实和种子等农作物和其他植物性食物。
海南八哥分布范围
海南八哥种下分两亚种, 指名亚种 A.t.tristis(Linnaeus, 1766)国外原分布从阿富汗沿喜马拉雅山脉至马来半岛和新加坡, 国内主要分布于琼、桂、川、云、藏。 斯里兰卡亚种 A.t.melanosternusLegge, 1879则局限于斯里兰卡。
近百年来该种分布大幅度扩散,,原因有二:一是捕作笼鸟并引入全球很多地区, 然后逃逸或放生到野外并归化形成自然种群,该种在大洋洲、南非和欧洲(法、德、荷 )及我国东南沿海(闽、台、粤、港)的出现, 即为人工扩散(外来物种入侵)的结果;二是全球气候变暖对鸟类分布、种群动态以及物候等产生了影响, 5种椋鸟作为指示种已明显出现北移,该种在中亚和我国西部 (新、渝)的扩张, 即为自然扩散的结果。
海南八哥繁殖方式
海南八哥繁殖期3-7月。通常营巢于屋顶下和树洞中,也在建筑物裂隙、悬崖洞穴和裂缝等洞穴中营巢,偶尔在树枝杈上营巢。巢用枯枝、枯草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茎、草叶、羽毛等柔软材料。
在洞中的巢多呈杯状,在树上的巢呈有圆形顶盖的半球形。有时也利用旧巢,在稍加修理和补充后即可利用。每窝产卵4-6枚,卵淡蓝色、光滑无斑富有光泽,卵的大小为27.6-35.0mm×19.2-23.2mm。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7-18天。
雏鸟晚成性,雌雄鸟共同育雏,经过23-24天的喂养,幼鸟可离巢。幼鸟独立后会形成小群体,多数的八哥在九个月大时就会配对,但只有少数的年轻雌鸟会在一岁大的时候就交配产卵。
国内已经有人成功人工繁殖海南八哥,国外较国内基础更为坚实,有更加成熟的繁殖技术与经验。但由于人工繁殖海南八哥的成本和难度均较高,所以市面上百分之98的雏鸟来自野外捕捉。 树洞巢穴中的海南八哥
海南八哥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海南八哥保护级别
海南八哥被列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