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海南散记:雨中游东山岭(李殿平)

《海南散记:雨中游东山岭》中国当代作家李殿平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海南散记:雨中游东山岭

东山岭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很陌生,我没有在任何书籍文件中见过,也从没听任何人提起过。当然,这只能说明我的孤陋寡闻。

导游在车上说,下一站去XX山。在我的意念中,海南岛除了五指山石山火山群,再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山了,所以根本没在意。就当是这次旅游的一个安排,走走过场吧,连山的名字也没记住。

到了景区门前,导游去买了门票,送我们进入景区,景区的导游就接管了我们。没有耽搁,我们上了电瓶车就往山上走。

这时天已经阴得很重,气温也有些低,加上电瓶车没有车厢,跑起来带着风。我穿着短袖丝绸衫,感到有些凉,甚至冷。这时我后悔把外套落在了大巴车上。在五指山时,因为考虑到海拔高度,我特意做了准备,手里拿着外套。结果并没有穿,反觉得是个累赘。东岭山肯定没有五指山高,又在五指山的南面,气温应该不会太低,自然更用不着外套了。没想到在这里还真需要穿件外套,却又没在手上。这算不算命运弄人?好在时间不长,也就三四分钟吧,咬咬牙就到了山顶,也许是山腰。下了车,再加上一活动,就不冷了。

电瓶车卸完了人,立刻就往回返。我生出了一点担忧:没有车,怎么下山?坐车虽然只有几分钟,但要走,还是得走一会儿。导游说下山不坐车。我们就只好跟着导游,沿着另一条路下山。我猜想这里的规矩,是上山坐车,下山游览。

然而天不作美,又下起雨来。大家本来就没有游览的兴趣,现在更没有兴致了,都急着快一点下山,导游反倒落在了游客的后面。导游也理解我们,走得很快。但他还是没忘自己的职责,尽量简短地向我们介绍沿途的景观。我带着雨伞,不太着急,还能跟着导游。

我们匆匆地往山下走。但走着看着,一路的景象还是渐渐地吸引了我。山上没有别的,主要是石头和树。这些石头虽然没有千丈崖壁那样雄伟壮观,也没有溶岩水岸那样奇巧灵秀,却也有自己的特点。或者平铺地上,或者斜悬空中,或者兀自独立,或者相互交叠,或者棱角分明,或者外形浑圆。有的相接成桥,有的幽深为洞。我们下山,不是小心翼翼在石上,就是弓背屈膝在石下。借用一个词,也算是“移步换景”吧。一些石头上还雕刻了文字,旁边也修建了栈道和看台,让这些原始天然的石头都像在向游客解说着什么。如果不是下雨,走得匆忙,慢慢地观赏,一定会有不少的收获。

有两处景观给我的印象最深。一处是“东山奇观”。一棵大树,分不清树干树枝树根,通体枝条交错,舒展遒劲。更奇特的是,这些枝条紧贴在石壁上,仿佛和石壁成为一体。树身有十几米高,贴着石壁的枝条,没有一片叶子,而上面高出石头的树枝,却是枝叶繁茂,绿意婆娑。让人觉得,贴着石壁的枝条,原来都是扎进石头的树根,是石头被剖开了,才暴露出来。我见过树根扎进石缝中生长的大树,见过在悬崖上生长的大树,却没有见过树干紧贴着石壁生长的大树。如果没有上面的枝叶,我会以为这是树的化石,或是在石壁上雕刻出来的大树。

一处是“飞来石”。因为打着伞,我顾不上看远处的风景,只能看到眼前的景观,是导游提醒了我。他指着远处说:那就是飞来石。听到飞来石这个名字,我立刻提起精神,顺着导游指的方向望过去,看到很远的一个山顶上放着一块巨石。这块巨石摇摇欲坠,看着似乎很熟悉,是在什么电视剧里见过。根据形状,我无法想象,如果这块巨石和大山原是一体的,如何才能经过风化剥蚀形成这个样子。所以我只能相信这是一块天外飞来的石头,落在了山顶上。可惜我是用手机拍照,又下着雨,又离得太远,无法拍出清晰的照片。

在下山的路上,我看到一块石头上刻着“海南第一山”字样。心想,好大的名气!以前怎么没听说过呢?不会是景区为了招揽游客自我抬举的吧?这时我竟想不起这座山的名字,也不好意思问别人。出了景区,赶紧看大门,才知道是“东山岭”,并记住了。

回来后,我写了篇小文记叙这次浏览,发到网上,有朋友向我介绍这个景区的景观,说得很详细,原来这里还有“笔架山”,“一线天”等景观,让我一时产生了拍掌顿足的感慨。没能好好看看,真是很遗憾。

旅游就是这样,如果事先有较高的期望值,结果可能会有不满足的感觉;而如果开始没有什么认识,后来则可能有意外的惊喜。东山岭就是这样,既然导游安排了旅游点,就一定有道理。只可惜时间太短,在匆忙中下山,又下着雨,所以走的地方少,看得不细。不过,我觉得像东山岭这样的地方,就算开始是乘兴而来,也一定能尽兴而归。

东山岭是一个很又特点的景区,有多处可以观赏的景点。我暗下决心,以后有机会,一定再到东山岭,仔细游览一番。 [1]

作者简介

李殿平,原籍黑龙江,75年开始在省市报刊发表文章,作品不多,现有《指间心语》,《心海之波》,《教者自语》几种散文随笔集出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