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口白石溪海口遠郊瓊山區域的一條河流,白石溪流長,「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傳說是仙女下凡沐浴之處。旁邊地貌神奇,形似一尊如來佛像,又形似一朵盛開的蓮花,蓮花座下的白石溪像一條玉帶環繞,民間俗稱這裡為「如來佛地」、「蓮花寶地」。白石溪因河流而成地名。

東昌農場所在地的白石溪,是海南著名的革命根據地。在白石溪東500米處有一斷崖,深10米,寬20米,溪水奔流至此直瀉深潭,形成瀑布,稱為美麗的白石溪瀑布

==介紹==  

白石溪距海口市65公里。邊界距海岸線僅32至40公里。是東昌農場所在地,從海南省國營東昌農場場部穿流而過。是東昌農場所在地,是東昌農場的形象化身。1926年春,白石溪一帶地方就成立了農民自衛隊,進行土地革命戰爭。白石溪在近代海南的革命史中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白石溪景區位于海口市大坡鎮。從地勢地貌上看,整個景區象一尊如來佛像,民間稱作「如來聖地」;從輪廓上看,整個景區像一朵蓮花,由兩條河流(即白石溪和中宮河)彎彎曲曲自西向東貫穿全區;從高處看,兩條河流就象兩條銀帶一樣供養着幾座山峰,民間稱作「蓮花寶地」。

白石溪溪東500米處有一斷崖,落差10米,寬20餘米,溪水奔流至此直瀉深潭,形成瀑布,稱為美麗的白石溪瀑布。美麗壯觀,氣勢恢宏。旱季,瀑水宛若素白的絹簾,輕盈飄逸;雨季,瀑水恰似脫韁的野馬,奔騰飛流,是遊客溪降的好去處。由此形成白石溪景區。

目錄

地理位置

白石溪位于海口市瓊山區東南部的東昌國營農場場部,距海口市65公里。邊界距海岸線僅32至40公里。地勢平坦沒有天然屏障,每年夏秋季節熱帶氣旋發生頻繁,是重風害地區。

主要景點

白石溪

白石溪河發源於文昌市蓬萊鎮,流經大坡鎮,橫穿東昌農場白石溪,注入文昌市境內新橋鎮,總流程為18.13公里。兩岸綠樹蔥蘢,白水輕波,錦團花繡般幽靜美麗的環境,靜動有序,柔剛互補,是香客遊人四季聽水總相宜的好去處。

溪畔有水泥車道曲折着,有石板小徑逶迤着。有小橋流水,有亭台樓閣,更有廟宇山門。只可惜惡草叢生,廟宇樓閣油漆斑剝,一派衰敗清冷景象,令人深思,發人警醒。

白石溪瀑布

白石溪瀑布,因明代瓊北大地震引起地面斷裂沉陷,造成平靜流淌的河水瞬間跌入面積1000平方米的巨大深潭,產生寬20餘米,落差10米的瀑布景觀。 旱季,瀑水宛若素白的絹簾,輕盈飄逸;雨季,瀑水恰似脫韁的野馬,奔騰飛流。白石溪瀑布,常年流水不斷甚為壯觀。*[1]

仙人洞

仙人洞口寬56厘米,高67厘米。洞幽且廣,內有天然石床、石椅,石几。裡面都是水 ,不敢貿然進入。如刀切成的碧石上刻着「將軍相」三個大字。懸崖上的題刻,曰:「將軍護井。將軍原駐防在離瀑布上高約四百米處的深潭。雷稱為將軍潭。大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玉帝的小女兒來到人間,玉帝命令駐防猿井,後來玉帝招回仙女,並派雷公大王炸斷天橋後,將軍化作中硫砥柱----」可知,此深潭叫將軍潭,亦稱為「猿井」。玉帝的小女兒來過。

白石溪烈士紀念亭

白石溪烈士紀念亭位於瓊山區國營東昌農場(即白石溪瀑布對面),建於1991年2月,於1992年落成。該亭占地15畝,共籌集資金14.5萬元。碑柱正面的12個大字由書法家鄭志聰題寫,碑座四面鑲有黑色大理石,正面鐫刻的碑文,簡明扼要地概括了白石溪地區的歷史貢獻和地位。紀念碑高8米,正面為「白石溪地區革命烈士紀念碑」,背面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基上刻着革命烈士名單,此外,還建有二個涼亭,供遊人觀光。 白石溪地區是個革命老區,為革命而在此地區戰鬥死難的烈士有361名、群眾數千人。該亭由原海南瓊縱老戰士王昆、王若夫、林鴻盛、李恩銘等同志發起建成。

歷史傳說

有傳說道,天宮裡的七位美麗仙女,也經常偷偷下凡,到潭邊游水嬉戲,享受這難得的人間美景。潭水邊的斷崖上,有一深洞,長三千餘尺,居住着一群猿猴,人們就稱其為「猿洞」。仙女們在水裡嬉鬧的時候,猿們就免不了攀緣在樹枝上偷竊,也免不了偷走仙女們的衣衫,玩些惡作劇。不打不鬧不相識,久而久之,仙女與猿們就變成了好朋友。一次,七仙女中最小的妹妹沒有順天梯返回天宮,而是留了下來,與猿們結伴而居,成了猿洞裡的新居民。從此,小仙女就領着猿們上山採藥,為當地百姓治病除疾,而深受百姓擁戴,百姓遂將猿洞改稱 「仙女洞",沿而至今。

小仙女的父親玉皇大帝得知小女私下流落人間凡界,惱羞成怒,就派天兵天將來到白石溪,抓走了小仙女,還命雷公炸斷了天梯,絕了仙女下界的道路。那條被炸斷了的天梯,至今還遺留在瀑布邊的斷崖上。而小仙女後來的命運,就不得而知了。仰望星空,「七姊妹星」中有一顆最暗的星星,據說那就是她了——想必她己默然失色。

因為雷劈火燒,原來潔白如玉的一溪石頭,全變成了莊嚴凝重的黑色。

神話傳說是美麗動人的,但那畢竟只是傳說而已。據說仙女洞還曾為革命做出過貢獻——抗戰時期,許多抗日誌士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追殺,在洞裡藏過身。為此,白石溪人集資在瀑布前修建了革命烈士紀念碑,以作紀念。

景點現狀

如此神奇的白石溪瀑布,由於遊人稀少,缺乏管理,如今已變得有些荒蕪。

周圍未有相應的農家樂服務,遊覽不方便。周邊衛生狀況也比較差,垃圾袋、食品包裝袋隨處亂扔,水質並不如圖片上清澈。不能達到游泳的水質要求。單純做為攝影目的地可以一去,如果舉家出遊,白石溪瀑布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的周邊游農家樂的選擇。

地震的造物

石溪瀑布常年流水不斷,甚為壯觀,氣勢恢宏。這裡還流傳着七仙女下凡的動人傳說,有一石床據說七仙女曾在上面睡過,不過俺木有認出來在哪裡。上世紀90年代這裡曾被開發為旅遊區,周邊搞了許多配套工程,後來逐漸勢微最終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

不過,據說目前有萬國博覽村等多個旅遊項目在建,在返程的路上,確實看到有施工單位在一座廢棄的多孔橋邊大興土木,想必此言不虛。

有種說法,白石溪瀑布,源於明代北大地震引起地面斷裂沉陷,造成平靜流淌的河水瞬間跌入面積1000平方米的巨大深潭而形成。俺在瓊山、文昌文史資料庫上沒有找到相關記載,不能確定真偽。但文昌位于海南新生代構造活動帶的北端,地下熔岩多噴發,斷裂活動強烈。是地殼運行較為活躍地區卻是不爭的事實。

據清咸豐八年續修的《文昌縣誌》記載,自明朝以來的數百年間,文昌曾多次發生地震。破壞最嚴重的一次是明代萬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時(公元1605年7月13日午夜),在瓊北發生的強烈地震(即瓊北大地震),震級約為7~8級,極震區烈度11度,震源深度約22千米,最大沉陷深度超過十米。極震區波及瓊山、文昌、澄邁、臨高等縣。主要長軸走向,西起臨高縣,東至文昌縣。文城官署、城廓、民房、寺廟,石橋、坊表等,倒塌殆盡(唯有孔廟獨存)。瓊山縣東北部和文昌縣交界的一百多平方千米陸地沉陷成海,傳說沉沒了72個村莊,成為今天一片汪洋的鋪前灣、東寨港。 據文昌市地震局資料記載:瓊北地區屬東西沿海地震區外帶,地震活動水平較高,自1365年至1992年本區共發生MS在三級以上的地震達137次。強震多發生在瓊東北地區,文昌處於7至8度的地震高烈度區。資料反映文昌地震主要與鋪前——大致坡——清瀾的北西向斷裂帶有關,是重點防震地區。

這樣看來,雖不能確定白石溪瀑布與瓊北大地震有關,與瓊北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脫不了干係是必定無疑的。

造物主真是任性的很啊,一方面給人類帶來了災難,同時也給大自然留下了巧奪天工的遺產!

參考文獻

  1. 夏日清涼好去處:瓊山白石溪瀑布. 30 八月 2013 [20 三月 2020]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