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洋生物地球化學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海洋生物地球化學是中國生態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展台上一顆無可取代、熠熠閃光的明珠[1]。漢字之美,美在莊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2]。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目錄

名詞解釋

海洋生物地球化學是研究生物過程作用下,海洋及鄰近環境中生源要素或生物有關化學物質的分布、遷移、轉化、富集、分散的規律以及海洋生態系統對這些化學物質變化的反饋機制,側重對碳、氮、磷、硅、氧、硫等生源要素的研究。

海洋生源要素系指控制海洋有機生產的水平,決定海洋基礎生物生存生長所必須的一類關鍵化學要素或化學物質,包括營養鹽在內的碳、氮、磷、硅、氧、硫等。

從海洋生物地球化學(Marine Biogeochemistry)這個詞很容易看出這是一個複合詞,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綜合產物。有關它的發展歷程,則應該首先從生物地球化學的產生談起。

有關生物地球化學產生的時間,眾說紛紜,很難確定。一般認為,生物地球化學這個詞最早正式提出是在1939年,前蘇聯著名的地球化學家維爾納斯基(V.I.Vernadsky)院士首次創立並發表了系列論文,而後在1943年,由哈欽森(G.E.Hutchinson)引入到英文中,他對生物地球化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這方面的早期研究主要涉及生物體對微量元素的富集,研究生物體與環境中的元素比。這是生物地球化學作為獨立研究領域發展的第一個階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