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街道
海濱街道交通便捷,轄區東臨溫陵路,西至江濱大道隔江與浮橋相望,北接鯉中街道,南與臨江街道為鄰,出市區距晉江機場約二十公里,距福廈高速公路僅5公里,距後渚港約6公里,境內中山路、新門街、塗門街、新華路等交通要道縱橫交錯,是泉州半小時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境內交通四通八達。"海濱"來源於宋。理學家朱熹來泉講學,察泉州民風淳樸,文學興盛,被孔孟之化,重道德仁義。因讚譽日:"海濱鄒魯",海濱由此而得名。明、清屬晉江縣南隅三十五都的柳通、慈濟鋪,民國時期屬晉江縣第一區。[1]
中文名: 海濱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
地理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海濱街道
面 積: 1.8 km²
人口數量: 40689人(2010年)
車牌代碼: 閩C
目錄
街道概況
海濱街道位於鯉城區中南部,因轄區內的孔廟立有宋代理學家朱熹的題碑「海濱鄒魯」而得名。轄區總面積1.8平方公里,轄7個社區居委會。是泉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域內駐有市政府和鯉城區政府部分機關,橫亘着打錫街、塗門街、新門街等商業旺區,散落着孔廟、市舶司、釋迦寺等古蹟,伸展着江濱新區,方寸之地濃縮着泉州古城悠久歷史和現代風華。在改革開放不斷向縱深發展的歷史新時期,海濱街道以打造「平安海濱、誠信海濱、溫馨海濱、魅力海濱」為目標,揚「團結務實、負重拼搏」的海濱精神,實施「黨建帶動、項目推動、商貿聯動、服務互動」戰略,促經濟穩步發展,社會事業和諧共榮。街道先後獲得國家「城市體育先進社區」、「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科普進社區先進單位」及「省級科普示範街道」、「基層創安工作先進單位」等各級榮譽稱號。海濱街道交通便捷,轄區東臨溫陵路,西至江濱大道隔江與浮橋相望,北接鯉中街道,南與臨江街道為鄰,出市區距晉江機場約二十公里,距福廈高速公路僅5公里,距後渚港約6公里,境內中山路、新門街、塗門街、新華路等交通要道縱橫交錯,是泉州半小時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境內交通四通八達。
發展歷程
黨建創先永不止步。2008年8月,街道被中紀委確定為福建省唯一的黨務公開工作聯繫點。街道新經濟組織黨的建設、社區黨員教育、廉政文化及群團組織建設等工作走在全區前列。2007年所轄金山社區黨支部榮獲「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經濟工作跨越發展。街道始終把經濟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致力於更新發展理念和模式,深化挖潛增效,推動科技進步,確保經濟發展。2010年完成工商總稅2.2億元,稅收完成情況和經濟綜合考評均位居全區第一。文化環境健康向上。海濱街道因所處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責無旁貸地肩負着每一項創建迎檢的使命和挑戰。近年來,在配合泉州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環保模範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等各項榮譽的爭取上,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街區面貌得到巨大改觀。街道所轄8個社區有6個被評為區級以上文明社區。和諧構建民本為重。以實行生活、就業、醫療、就學、住房等「五大」援助工程為重點,不斷拓展民政優撫工作領域。近年來,先後設立「愛心超市」、「愛心服務點」、「社區愛心互助中心」、「愛心服務一-」等一系列愛心工作領域,為和諧街居的建設奠定良好基礎。近3年來,街道綜治「三率」穩居全區前列。海西建設,百舸爭流;搶抓機遇,時不我待。在全省上下大幹「十二五」開局之年、全力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大背景下,海濱街道定將巧借東風,乘勢而上,搶占新一輪發展制高點,贏得新一輪發展主動權,確保全面完成區委、區政府交予的各項任務!
區劃沿革
"海濱"來源於宋。理學家朱熹來泉講學,察泉州民風淳樸,文學興盛,被孔孟之化,重道德仁義。因讚譽日:"海濱鄒魯",海濱由此而得名。明、清屬晉江縣南隅三十五都的柳通、慈濟鋪,民國時期屬晉江縣第一區、溫陵鎮。一九四九年屬晉江縣城中鎮、城南鎮。一九五零年屬晉江縣城關區,一九五一年縣、市分治劃歸泉州市臨江區管轄。一九五五年成立第二街道辦事處,一九五八年改稱海濱人民公社。一九八零年更名海濱街道辦事處。
經濟發展
位於舊城區中心偏南,屬鯉城區。東臨南城河塗門水關,南以金剛巷為界毗鄰臨江辦事處,西南緊鄰浮橋鎮,北以花巷、承天巷連接鯉中街道辦事處。面積轄12個居委會及筍浯村委會。設241個居民小組,2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0258戶,人口40689人(2010年),土地面積1.8平方公里。漢族,通閩南方言。辦事處駐地新門街。市、區兩級政府駐本轄區。境內的水門巷,宋元時期曾是泉州海外交通貿易要地,宋代設市舶司於此。今泮宮周圍宋代就是繁榮的商業中心。一九五一年泉州市成立以後,以塗門街為中心。包括中山路、新門街、塗門街形成市區繁華的商業區,各門類商店鱗次櫛比。新門街、新華路一帶相繼建成市農械廠、皮革廠、源和堂蜜餞廠、水泥製品廠等,是市區工業區之一。有華僑大廈等。隨着開放改革力度的加強。海濱街道企業迅速發展,至一九九零年底已有街辦工業企業,已形成了以海濱手套公司為主的勞保手套生產的集體規模經營企業。產品出口國家,年產值7840多萬元。境內交通發達,市區有公共汽車。福建省汽車運輸公司泉州分公司設在境內,有上千輛客貨車通往國內外。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設施有中學一所,小學9所,有人民醫院、保健院3所、影劇院3所。文物古蹟有孔廟,是福建省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其規模壯觀的大成殿是全國少見的宋代建築樣式遺址。有水門市舶司遺址。釋迦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見證。本街道有7個社區居委會。人口40689人(2010年)。海濱街道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圍繞"鞏固企業立街、調整結構興街、街區繁榮旺街、盤活資產強街、項目帶動富街"的發展思路,開拓創新,形成"四街三路一帶"。轄區商貿發達,中閩百匯、江濱沃爾瑪超市成為泉州市民購物中心。街道各類工業11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11家,工業龍頭企業泉州海天輕紡有限公司被評為2006年度國家級重點新產品-導濕快乾麵料(國家科技部)、2006年度紡織品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金太陽電子在國際市場上擁有自主品牌"GODENSUN",國際市場占有率達60%。2006年街道實現工商稅總收入9618萬元,位居全區第二。街道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近幾年,街道先後榮獲了國家"城市體育先進社區"稱號、省級"科普示範街道"、"基層創安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創建文明社區示範點"和全國"青年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鯉城區海濱街道下屬單位:水門社區、金山社區、筍浯社區、新門社區、海清社區、塗門社區、東魯社區。
視頻
濱海新區海濱街道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