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解作用
海解作用是中國生態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目錄
名詞解釋
海解作用是海底風化作用的簡稱,是指在沉積作用微弱或完全沒有沉積作用的海底上發生的海水與沉積物之間的地球化學反應過程。大洋中的鐵錳結核、海綠石、某些沸石都是海解作用的產物。
化學沉澱物質海水中含有大量複雜的鹽類,在適當條件下可直接從海水中沉澱下來,屬於自生沉積物。有些沉積物堆積海底,經歷複雜的化學和物理作用,它與自生沉積形成過程不同。
在海水和沉積物的界面上,由于海底風化作用(海解作用)而溶于海水中的物質和陸源輸入的溶解物質,通過化學沉澱而析出各種水成礦物。儲量極高的錳結核,就是鐵、錳等金屬離子經過漫長的化學作用而形成的這種海洋自生礦物。
參考文獻
- ↑ 雲端超市•第407期┃「說文解字,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文字」——篆書研究 主講人:倪文東,搜狐,2022-10-28
- ↑ 為什麼中國人會發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