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縣
海陽縣常用地名,中國有四個地方名稱海陽,廣東省潮州市、河北省唐山市、安徽省休寧縣、山東省大嵩縣。"海陽"一詞出現於公元前1115-1091年,是先秦時位於嶺南一帶的方國,國名就是海陽國,又名南甌國、正南甌、甌鄧,南甌國位於今福建、廣東兩省交界的廣東省境內。[1]
目錄
廣東省潮州市
"海陽"一詞出現於公元前1115-1091年,是先秦時位於嶺南一帶的方國,國名就是海陽國,又名南甌國、正南甌、甌鄧,南甌國位於今福建、廣東兩省交界的廣東省境內。
晉並吳後,晉太康元年(280年),在原漢揭陽縣的大部分地域上置海陽縣,海陽縣地域今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梅州大部。其地廣及明初之潮州府、當今的汕潮揭梅四市,且介乎漢揭陽縣與晉義安郡之間,在潮州的建置沿革歷史中起重要作用。
晉海陽縣是潮州、潮州府的前身,潮州的沿革前期可表述為:漢揭陽縣-晉太康海陽縣-晉義熙九年義安郡-隋潮州。海陽立縣以後,在不同時期,直接析地置潮陽縣、程鄉縣、揭陽縣、饒平縣、澄海縣、豐順縣6縣,又間接從這6縣原海陽地中析出惠來縣、普寧縣、平遠縣、鎮平縣、南澳縣和汕頭市政廳。
海陽縣乃嶺東首邑,在民國之前將近二千年的時間裡,一直為州、府、郡治所在地,是廣東東部(包括今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梅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因與山東省海陽縣同名,民國元年(1912)海陽縣更名為潮安縣。
南朝南齊永明元年(483年)析義安郡海陽縣設程鄉縣(梅縣建置之始),程鄉轄境包括今梅江區、梅縣區、蕉嶺縣、平遠縣全部及豐順縣部分,南齊義安郡轄海陽、潮陽、海寧、義招、綏安、程鄉6縣。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以原義安郡地域置潮州,州治駐海陽縣,潮州轄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程鄉6縣。
唐承隋制,仍稱潮州,潮州共轄海陽、潮陽、程鄉3縣。割部分與泉州南部合置漳州。
北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廢梅州,程鄉縣隸屬於潮州。宋元豐五年(1082年),復置梅州,領程鄉縣。宋宣和二年(1120年),梅州賜名義安郡,屬廣南東路。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割海陽縣之永寧、崇義二鄉和延德鄉之龍溪、鮀江、鱷浦、蓬州四都復置揭陽縣。
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併入海陽縣。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析海陽縣復置揭陽縣,隸屬潮州。紹興十年(1140年),建縣治於玉滘村(今榕城區),揭陽縣建制自此至1991年12月不變。 南宋紹興六年(1136年),廢梅州,程鄉縣隸屬潮州。紹興十四年,又復置梅州,仍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州為路。梅州升為梅州路總管府,隸屬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廣東道宣慰使司。至元二十三年,復降為州,領程鄉縣。元貞元年(1295年),梅州隸屬潮州路;延佑五年(1318年),改直隸廣東道宣慰司。
明成化十三年(1477),析海陽縣太平鄉的宣化、信寧二都,光德鄉的灤州、清遠、弦歌三都,懷德鄉的秋溪、龍眼城、蘇灣三都,共8都置饒平縣。
明嘉靖五年(1526)劃出光德鄉的灤州、清遠兩都置大埔縣。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正月,朝廷決定從廣東省潮州府潮陽縣分出洋烏、減水、黃坑三個都的地域新置普寧縣。
嘉靖四十四年(1565)劃出懷德鄉的秋溪都歸海陽縣,劃出蘇灣都置澄海縣。
至清乾隆三年(1738),分海陽縣北部永寧鄉豐政都,合揭陽縣崇義鄉藍田都、大埔縣光德鄉清遠都,三縣之邊鄉僻都設置豐順縣,豐順縣是從海陽縣分出的最後一個縣,縣治初駐原海陽縣地豐政都,故名豐順縣。
民國元年(1912)海陽縣更名為潮安縣。
解放初定名潮安縣,1958年11月,劃饒平縣鳳凰鎮、大山鎮歸屬潮安縣。1992年建潮州地級市,舊潮安城與潮安郊區分治,郊區另設潮安縣,縣治庵埠鎮。
2013年6月28日國務院批准:一、同意撤銷潮安縣,設立潮州市潮安區。以原潮安縣(不含磷溪鎮、官塘鎮、鐵鋪鎮)的行政區域為潮安區的行政區域。潮安區人民政府駐庵埠鎮潮安大道68號。二、將原潮安縣的磷溪鎮、官塘鎮、鐵鋪鎮劃歸潮州市湘橋區管轄。至此,潮安作為縣的歷史告一段落,設立區進入城市化的新階段。[2]
河北省唐山市
西漢設,時屬遼西郡,今河北省唐山市灤縣西南。三國魏、晉、北魏因之。北齊省遼西郡入北平郡,省海陽縣入肥如縣。
安徽省休寧縣
休寧縣名稱變更的過程:休陽(東漢建安)~海陽(吳元安)~海寧(西晉太康)~休寧(隋開皇)
休寧自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建縣,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縣名為隋文帝欽定,取休陽、海寧各一字,含"吉慶平寧"之意。作為古徽州的"一府六縣"之一,自古以來,休寧便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賈之多、文風之盛而名聞遐邇,被譽為"東南鄒魯"。今屬安徽省黃山市。
秦統一天下,設古黟、歙二縣,漢屬丹陽郡,東漢末丹陽敗亂,土著首領金司、毛甘、陳仆、祖山分治之,無所屬。逐附會稽郡。建安十三年孫權遣中郎將賀齊平之,平黟、歙後從古歙縣的東面(偏南)分出始新縣、新定縣,從古歙縣西面分出黎陽縣、休陽縣,加上黟、歙二縣共六縣建置新都郡,治所始新(今淳安西),由此看出新都郡就是原古歙、黟二縣的組合。這是徽州建置之始。
吳元安元年(258年因諱吳主孫休,改休陽為海陽)
晉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新都郡更名新安郡,轄區、治所未變,但新定縣更名為遂安縣,海陽縣更名為海寧縣。南朝大明八年(464年)黎陽併入海寧縣。梁普通三年(522年)壽昌縣劃歸新安郡。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海寧為休寧,又於天寶十三年(750年)移休寧邑十三里西,即今之休寧;唐開元二十八年(741年)由休寧分出婺源。
唐元泰二年(766年)由黟縣分出祁門;由歙縣劃出華陽鎮置績溪縣(梁大同元年曾劃出華陽鎮為良安縣,唐武德七年又廢);劃出歙、休部分地置歸德縣。
唐大曆五年(770年)廢歸德縣地復歙、休二縣地,自此州領歙、績、休、黟、祁、婺源六縣。這六縣也是建新都郡時古歙、黟二縣之主體。
宋宣和三年(1121年)鎮壓方臘起義後改歙州為徽州。
自建安十三年以來近二千年的共同生活,在徽州各縣形成了諸多共同文化。人們一提到徽州就會想到那裡有獨一無二的很多高大的粉牆黛瓦與馬頭牆又有精美的木雕、磚雕、石雕的古民居群;那裡的文化底蘊很深厚,有着很多名人、高士,到處都有"狀元及第"等的石雕牌坊及其群落,那裡有聞名全國的四大文房四寶中的徽墨及歙硯;那裡有全國十大名菜系列的徽菜;歷史上那裡有譽滿全國的徽商,因而有無徽不成鎮之說。有的被分割出去(例婺源)的縣,他們還是講"我是徽州人"。這就是近二千年共同生活形成而割不斷的情絲。
山東省大嵩縣
漢設觀陽縣,明置大嵩衛。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海陽縣,因地處黃海之北而得名。據《登州府志》:"以其地在海之陽,故名。"1996年4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民行批[1996]27號文批覆,撤銷海陽縣,設立海陽市(縣級),仍屬煙臺市。
今承"海陽"這個名字的地方,即今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