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溫度
海面溫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又稱海表溫度、表面洋溫,是指接近海洋表面的水面溫度。對於表面的定義會有不同種的詮釋,取決於檢測方式,但通常是海面以下1毫米到20米之處。地球表面的氣團直接受到海面溫度的影響和改變。溫暖的海面溫度是已知的一類熱帶氣旋生成原因。
目錄
衛星監測海面溫度
中國沿海地區海溫分布氣象衛星可以在紅外大氣窗區測量洋面、海面發射的輻射,按普朗克公式由這種輻射可以監測洋面和海面溫度。由於大氣的吸收和視線的傾斜等原因,現有多種方法監測海面溫度:①單通道海面溫度求取,建立全球海面溫度計算業務,這一技術在1980年前的業務中使用;
②1981年以後,多通道海面溫度估算技術投入業務[1],這一技術較之以前有很大改進,包括消除雲和水汽訂正,使計算結果精度有很大提高。
颶風增多與海面溫度升高有關
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發表報告說,大西洋上的颶風活動增加在很大程度上與海面溫度升高有關。
英國倫敦大學的馬克·桑德斯等人使用一個統計模型分析後發現,大西洋颶風的頻率和強度等變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用兩個變量來解釋,即海面溫度和海面附近信風速度。除去信風的影響後,科學家發現,八九月間海面溫度升高0.5℃會使颶風活動平均增加40%[2]。
分析還顯示,1996年到2005年間的大西洋颶風活動增加,有40%要歸因于海面溫度的上升。在這10年間,熱帶北大西洋地區的海面平均溫度是自1950年有記錄以來最高的。
視頻
海面溫度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衛星監測海面溫度,中國科普博覽
- ↑ 研究顯示颶風活動增加與海面溫度升高有關,搜狐,2008-02-02